韩省华:蘑菇人生
原创: 酱爆
韩省华有个绰号,叫“蘑菇王”。采蘑菇、养蘑菇、吃蘑菇、卖蘑菇、画蘑菇……这些贯穿了他的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
与蘑菇“共事”的40多年里,韩省华参与了蘑菇的采集、培植、加工、研发、经营和文化推广,获得过30多项有关研究蘑菇的县级以上政府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专利20多项。
并且他坚持创作与菌菇相关的散文、诗歌、词赋,以及风格多样的菌类绘画,在国内外办过近10场画展。
科研的严谨和艺术的浪漫,完美地融合在韩省华的蘑菇世界中。
1
爱它,就为它建个资源库
韩省华8岁就跟着父亲上山,学习如何识别中草药,认识可以食用和入药的菌菇。
在年少的韩省华眼中,这些菌物(蘑菇类)就像“坠入凡间的精灵”,在幽暗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中闪闪发光,让他对菌菇这一神秘“仙草”产生了兴趣。
后来,韩省华作为科技人才来到庆元县工作。在这个浙江传统的产菇县,他成功开发出食用菌栽培新成果“促酵剂”。
他还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出灰树花多糖产品——“保力生”,至今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菌类抗癌药,被国内外行业专家称为“灰树花之父”。
1999年,韩省华来到杭州,在国家级项目《高效珍稀食用菌技术推广与深加工》中为杭州市引进了22个食用菌的新种类,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流水线和配送中心。
自宋代以来,杭州一直是中型城市,山峦中的森林资源没有遭受过大的破坏,因此杭州也是个菇蕈富库。
韩省华在西湖周边的丘陵谷地、山坞林间采集过近600种野生菇蕈,其中有一些是历史上未曾有过记载的新品种。
2009年,韩省华手上已有3000多份食用菌标本,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中心)”
并与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共同建立大学生食用菌实习基地。
“杭州这么丰富的(菌菇)资源,但是研究它的人很少,如果我能把杭州的大部分资源搞清楚,告诉大家,可能后面的人会省很多力气。”
2
科研要做,艺术也要搞
采访时,韩省华说着话,很自然地就拿起了放在窗台上的陶泥蘑菇,边说话边刻着陶泥蘑菇伞面下的菌褶,专注的神情仿佛我们的到来从没有打断过他的思绪和创作。
几句话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可爱陶泥蘑菇的雏形就完成了。
他的办公室窗台上摆满了各种形态和材料制成的蘑菇工艺品,有青瓷的,有陶泥的,有布艺的,有针织的……
办公楼墙上也挂满了他创作的蘑菇绘画,韩省华的个人博客中也经常发表与菌菇相关的散文、诗歌,词赋。
通过油画、国画、蜡笔画、白描、速写等形式,韩省华以丰富的线条和艳丽色彩将千姿百态的蕈菌世界向世人展现。
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观察感悟,使他笔下的蘑菇世界充满了灵动和灵性。
有些人不解,堂堂大专家,为何“不务正业”?
在韩省华看来,画、歌、颂、咏,是他爱蘑菇的另一种路径。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菌类文化的挖掘与弘扬,除了创造大量文艺作品,还协助多个地方,建立菌类文化村、博览园和专题小镇等。
“一个产业要稳固发展,除了品质过硬外,更重要的是产业文化的挖掘和塑造。”韩省华希望通过菌类文化的挖掘和培植,为从业人员提供情感依托,也利于相关知识的普及。
“科研要做,论文要写,但这些毕竟是和少数业内专家在交流,而通过绘画、诗歌等更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能让大众更易接受和喜欢菌菇文化。”
把职业当爱好,把爱好当专业,韩省华在研究与创作中,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交替转换。
正是这种独特的休息与工作方式,让他的热情不减,精力不断。
跋涉菇山40多年后,如今的他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不仅要做菌菇种植专家,做农业科技好手,更要成为菌菇文化推手,将我国的菇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