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初夏,走进《书屋》杂志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8  已读:3181 次  文章来源:


(吴优赛 整理)

 

五月中旬,与黄剑同学陪同山水画家、作家、恩师朱亦秋老师,三人直奔长沙《书屋》杂志社。胡长明执行主编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进行了深入讨教和交流。次日,在胡主编的安排下,又与湖南师大的几位博士生导师、学术界精英,进行了交流,脑洞大开,收获颇丰。

IMG_0287 A A.JPG

《书屋》杂志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旗下公开发行的月刊,19955月创刊。以“荟萃思想精华,提高文化品位,开阔生活视野,激扬人生情怀”为宗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言远旨近,意味深长。

《书屋》杂志在中国知识界享有盛誉,作者中既有资中筠、王蒙、李泽厚、残雪、易中天等资深学者和作家,也有张远山、周泽雄、狄马、傅国涌等中青年学术新锐,可谓名流雅士咸集,卓见奇思,色彩纷呈。被读者称为“文化的殿堂,思想的华屋”。

IMG_0313 A.JPG

《书屋》杂志择稿标准鲜明,特色显著,思想类的文章讲究科学性,科学类的文章讲究艺术性,艺术类的文章讲究思想性。向社会介绍国内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展示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文化界思想律动和人文关怀的刊物。

《书屋》杂志依托优质的作者和文化资源,实行书刊互动,从2005年起,编辑出版“书屋文丛”系列图书,进一步展示作者们的学养和才情。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勤奋耕耘,精益求精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专题性和个人风格。目前已出版《又一轮睁眼看世界》、《沙土下的河水》、《河畔青芜堤上柳》、《湘水波澜今犹在》等30多种,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湖南教育出版社一套既有丰富文化含量,又有强劲思想冲击力的品牌图书。

《书屋》五大特色:“思想的交响,绚烂的和弦,个性化的复调,通俗化的雅乐,人本的主题”。视角新颖,叙述生动,将引领着一代思想者从时代的低矮屋檐下走出来,把低迷已久的中国文化推向一个衰极复振的新的高峰。主要栏目有书屋絮语、书屋讲坛、学界新论、灯下随笔、书林折枝、书屋品茗、人物春秋、域外传真、前言后语、说长论短、史海钩沉、来稿摘登等。

《书屋》期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维普期刊网收录、万方数据库收录、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书屋》杂志鼎盛时订阅量高达五万份,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仍有二万份。年收到稿件三千多份,采用率10%。仅5名编辑,没有商业广告,不收版面费,却办成了中国大陆著名的人文知识分子杂志。

读者点评一:现在过多沉迷于手机的简便快捷,有事无事,拿抓着手机翻,好像获取了很多资讯,其实都是浮光掠影,一会儿便不记得了。品读《书屋》杂志,很喜欢杂志中的一些思想性和文史类文章,有深度、有内涵,长了见识,颇有收获。

读者点评二:传承了知识,更诠释了深层次的美。寻求真理的探索之美、未来的智慧之美、万物的自然之美,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杂志。

读者点评三:实事求是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读者点评四:杂志审稿很严谨,对文章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给的意见非常有针对性,审稿意见总体上对论文质量提高确有帮助。编辑态度很友善,去电询问稿件问题,非常有耐心。

书屋,供读书的房子。唐 王建 《书赠旧浑二曹长》诗:“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  李商隐 《自贶》诗:“ 陶令 弃官后,仰眠书屋中。”  颜星 《重刊小引》:“戊午春,坐 徐认斋 书屋,抽架上得《家训》全集,喜心翻泪。” 《书屋》杂志,“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思想界和读书界有巨大的影响力,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杂志。

胡长明主编,网名:书迷。正值中年,稳重热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览群书,广交智者。2001年在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湖南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现任湖南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书屋》编辑部执行主编。曾出版有《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家世图系》、《毛泽东的故土情》、《毛泽东评点历代王朝》、《大智周恩来》等畅销图书。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有关毛泽东、周恩来生平思想及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论文60多篇。

 《大智周恩来》是胡长明博士研究周恩来总理的代表之作。在此书中,胡博士着重分析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大智慧,分为“人生”、“外交”、“谈判”、“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主题,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介绍“人民敬爱的总理”周恩来的人生和智慧。

丛文之一,《传统国学沉思录》(胡长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传统国学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传统与现代、守持与创新的矛盾长期困扰着知识界。时至今日,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大多认为,创新恰恰是守持的必要前提,离开创新而谈守持,则守持必然不得要领,勉强守住的或许是亟需变革的内容。

朱亦秋老师是《书屋》杂志的资深“粉丝”,收藏了该杂志的所有期刊。先后在《书屋》杂志上发表了《读“天问”笔记》(2014年第一期)、《捡了“灰姑娘”的水晶鞋之后》(2017年第七期首篇)两篇研究上古文明的文章,又连载发表十几幅画作。《对探究豨韦氏的期待》,也将在近期发表。

收获《书屋》,品读古今。《书屋》的名字和装帧完美的结合,表现出那种古典和书卷的气质,在众多书刊中独树一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