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乡土记忆】农村正月唱大戏,有你爱看的戏联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24  已读:1507 次  文章来源:

农村正月唱大戏,有你爱看的戏联吗?

 

原创 2018-02-24 王曙光

 

春节期间曾听到这么一个故事:某年,江东平畴下湾村要迎灯演戏,因前半村和后半村各有一条龙灯,双方为了争日期而争吵。这时,村里一位叫吴章宣的老者,挥毫写了一副对联,劝说双方要相互谦让,最后,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大家或许会觉得好奇,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前后两旗灯,原该前归前,后归后;

迟早三夜戏,落得早便早,迟便迟。

语句简简单单,道理却明明白白,让人不得不佩服该戏联有如此魅力。

 

戏联,即是戏台柱子里的对联。义乌农村不少地方演戏,至今保留着贴台柱对的习俗。戏联一般反映农民庆祝丰收、祈祷吉祥的心理,也有反映特定事件的,如祭谱戏的台柱对就必须反映做谱的内容。台柱对的内容均取于演戏的村子。不少戏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陶冶心性,提高道德修养,净化社会空气。

《义乌历代楹联选》,记录了楼立剑、骆华桂搜集整理的一些戏联,如:“开场难辨忠和佞,遇龃方知贤与奸。”(《敦睦堂戏台联》佚名)“追溯宗功,典型如在;讴歌祖德,礼乐从先。”(《大陈马畈村祠堂戏台联之三》佚名)“荣辱两途休走错;春秋一部要看清。横批:鸣鼓而攻”(《荣春班戏台联》作者:江文藻)“曲直忠奸后世鉴;音容笑貌古人装。”(《祥贝村吴氏宗祠戏台联》佚名)

有着五六十年编剧生涯的贾祥龙,在他的《义乌与婺剧文化》中有精心搜集的不少上佳戏联,诸如:“舞台方寸悬似镜,优孟衣冠启后人。”“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三寸舌,谈古论今,有甚说甚;五尺躯,扮文演武,装谁像谁。”

 

有的戏联把村名、剧目或戏班名巧妙地嵌在对联中。有的或反映演戏情景。或表现戏曲剧情,提示借古讽今的寓意。如:“白鹦鹉飞入牡丹亭红梅枝上一捧雪,紫琼瑶降生麒麟阁金印楼上满床笏。”“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愈笑,看古人看今人台上台下人看人。”“粉墨登场演得形形色色,彩衣飞舞做出是是非非。”“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镶嵌在佛堂新市基雨台的台柱上的一副对联,据说是1936年所作(佚名),颇为出名:“做戏的,看戏的,个个不外痴痴癫;上台了,下台了,人人莫非你我他。横批:仰观俯察。”

而据载,义乌境内流传最广的要数是微山先生写的一副戏联:“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义乌南乡一带“盛”读为“郑”,又可异读为“站”,这样一来,上联就可读作“郑站郑站郑郑站”;反映台上鼓钹敲打的盛况。而“行”在义乌南乡读为“营”,又可异读为“航”,这样下联就可读作“营航营航营营航”,表述台下观众乱哄哄的热闹场面。此拟声手法可谓形象逼真,入木三分。

 

本文摄影:王建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