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浓浓 麻糖飘香
【编者语】今日《义乌商报》第六版(绣湖副刊)整版发表了6篇有关义乌麻糖的文章,从心底里唤起儿时的记忆。今予转载,并配上部分图片,以飨读者!
麻糖,家乡的味道
●方言
年关已近。北方寒风呼啸,气温降到了零下40度。家乡的亲人寄来了一件快递。打开一看,哇!是一整箱各种口味的麻糖。
我赶紧剪开密封的塑料袋,一股甜香扑鼻而来。顿时,这来自家乡的味道,如同热血暖流,涌入了我的周身。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48年前,第一次在家乡义乌农村切麻糖过年的情景之中。
记得那年我11岁,上小学4年级。外公外婆上了年纪,需要有人陪伴。在黑龙江工作的父母亲,决定让我回家乡义乌上学,也好与外公外婆相互有个照应。
这年刚刚进入腊月,天气已转寒冷。但义乌农村过年的氛围却一天天热闹起来。家家户户爆大米花,洗晒芝麻、花生仁,买红糖等食材,热热闹闹准备切麻糖,忙过年了。
那天是腊月初八。外公外婆起了个大早,准备好烧柴,以及爆好的米花和花生、芝麻等食材。过一会儿,早些天约好的切麻糖的老师傅来了。麻糖师傅将家里几个人作了分工,外公外婆给他当下手,我负责添柴烧锅。师傅动作娴熟,熬糖、翻拌、压实、切片等步骤一气呵成,不到10分钟,一槽麻糖就制作完成了。
看着师傅麻利的动作,闻着麻糖的甜香,不知不觉间我的嘴角早已流下了口水。外婆从师傅刀旁,拿来一块刚切好的芝麻糖递给我说,“趁热吃,格外香”。我掰下一片放入口中,果然又甜又香,又柔软又酥松。这也是我第一次吃自家做的麻糖,也是储存在我记忆之中家乡麻糖的味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东北生活这些年,每逢过年,家乡的亲人们都要寄麻糖给我,作为过年思亲的礼物。麻糖作为家乡传统手工产品,也是过去百年和现在义乌人过春节时,每家必备的自制茶点食品。
在我的记忆中,切麻糖就像过年的一种仪式,家家在年前都要操办。其实,这种仪式感,是在过去上百年的生活积淀中,约定而俗成的,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情和乡土文化。这是我在上大学时,查看了许多资料之后形成的认知。
义乌地处亚热带,属于季风多雨气候,也是处于我国高纬度种植糖蔗的地区。从历史上看,义乌三件宝中,就有红糖、蜜枣二种与种糖蔗有关。糖蔗是义乌传统农业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作物。红糖也成为了当地最富有文化内涵的食品,它凝聚了义乌农民上百年的智慧。
红糖加工技术,是义乌较早申请保护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麻糖、生姜糖等均采用红糖为主要原材料,加上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而成的。
在特殊的历史阶段,红糖还承担起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为了生计,人多地少的义乌农民,从事起“鸡毛换糖”的营生。也是因为有糖为基础,用糖作为以物换物的标的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红糖传统文化,就没有鸡毛换糖的经商方式,就不会有今日的小商品市场,也不会有义乌今日之辉煌。
如今,麻糖作为蕴含着义乌传统文化的食品,正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扬光大,走向了产业化。其品种也有几十种之多,如糯米糖、玉米糖、小米糖、芝麻糖、花生糖、核桃糖等,还有加入葡萄干、地瓜干、红绿干果丝、生姜汁等几十种口味。每次有亲朋好友从义乌来东北,麻糖也是必带的“回头货”。作为家乡的特产,馈赠给东北的单位同事、邻居和亲朋好友,不仅轻便好携带,而且又好吃,又有意义。
品味着义乌麻糖的甜香,沉浸在舌尖上家乡的味道之中。伴随着儿时的记忆,迎来了人生花甲之年。
切麻糖,就像把义乌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甜蜜生活粘合在一起。
吃麻糖,会让你品味出岁月人生和游子思乡之情的多种味道。
我爱麻糖,家乡的味道!
我爱红糖,甜蜜的义乌!
贯穿千年的甜食
●刘俊义
义乌年俗,腊月切麻糖,为春节待客必备的糕点。麻糖之名,似起自唐代,查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户录》卷二,文中载有“胡麻糖”之物。胡麻,即芝麻,因芝麻从西域引种,古代对北方民族皆以胡称之,故称芝麻为胡麻,芝麻糖也就称为胡麻糖、麻糖,沿用至今。
麻糖在家乡是极普通不过的东西,取材简便,制作也不繁难。百姓却视之如珍馐,不仅在春节时要“挖麻糖”(义乌方言,意谓拿出麻糖待客),而且是农夫春耕时少不了的加餐。在食品严重匮乏的年代,麻糖和番薯等物成为农家果腹的基本食品。记得在义乌农村麻糖可贮藏到第二年夏收夏种时食用,除此之外,贫家就拿不出像样的糕点了。
清代刘汝骥《陶咨公牍》中提到“麻糖”一条:米糖,俗名麻糖,以糯米、大米经几次造作将米蒸熟、晒干、炒开,和饴糖、蔗糖制成。岁底,家家自造,多则一二百觔,少则数十觔,作为新年糕饼。
刘汝骥所记似乎不全,类似于今之早米糖,但清代肯定不止这一种麻糖,因为早在南宋时麻糖已有多个品种。南宋吴自牧写过一本风土地理笔记《梦粱录》,此书记述了南宋都城临安的种种物事,内容包罗广泛,仅临安一地食品就有240多种,其中,就有鼓儿饧、铁麻糖、芝麻糖、小麻糖、破麻酥等六七种麻糖。
由此推论,到明清时麻糖种类应当更多些。明代文献也有记载,明代食疗家韩奕《易牙遗意》中提到制作麻糖的成分比例:芝麻一升,沙塘六两,饧糖二两,炒麦四两,薄荷末少许。如今麻糖的制法,与明代几无差别,如出一辙。
而义乌切麻糖的习俗,在《义乌县志》中也有一笔: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节茶食”。《义乌风俗志》中则有了更多的描述:春节期间,全县城乡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经过蒸炒爆后,用红、白、麦芽等糖所切制“麻糖”,或称“炒米糖”、“胖米糖”与“寸金糖”。
无声世界里坚守的香甜味道
●鲁 军
进入腊月的义乌,飘香的是家乡的麻糖。这是过年的味道,也是儿时的记忆。它让我们借着对麻糖的回忆,沉浸在全身心经历过的岁月里难以自拔。
腊八节前一天的下午,应《鸡毛飞上天》小说作者何赛阳先生之邀,到廿三里李宅村探访一位远近闻名的“哑巴麻糖”制作人。当我看到哑巴夫妻的麻糖加工厂时,脑海里立刻跳出“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它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
李宅村是义乌惟一的“麻糖专业村”,麻糖在义乌是出了名的,目前村里有10多家大大小小的麻糖厂。随着年味渐浓,各家麻糖厂的生意好了许多。哑巴夫妻俩的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李宅麻糖有糯米糖、芝麻糖、花生糖、浇切片等,色泽光亮,具有香、甜、松、脆的特点。而“哑巴麻糖”,或是精选上乘食材、秉承传统制作之法,或是注入了残障人士天生灵敏嗅觉的情怀,吃起来有几分别家麻糖没有的说不清的香甜感觉。
民间有哑巴的嗅觉特别灵敏之说,过去我是不信的,吃到这“哑巴麻糖”,我真的信了。
何赛阳曾经带着《鸡毛飞上天》电视连续剧剧组,选中李宅村作为电视剧人物骆玉珠父亲家及陈金水家场景。剧组先后在李宅村拍了5天。拍摄期间,剧组演职员因为同情村里的这对哑巴夫妻,经常有意无意地到他们家买麻糖,而且也特别喜欢吃他们家的麻糖。高姝瑶(杨雪扮演者)还说因为麻糖吃多了,在义乌期间胖了好几斤呢。
2016年2月6日(除夕前一天),剧组100多号人又到哑巴家买麻糖。哑巴夫妻一定要送一些给他们。有人告诉他们“你们家的麻糖顶呱呱”!陶泽如(陈金水扮演者)诚恳地说:“我们到这里来买,是因为你们家的麻糖质量好,又香又甜,希望你们早日富裕”!
其实,总有些滋味永久停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随着岁月流逝,我们最怀念的家乡的味道却愈来愈浓。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这“哑巴麻糖”或许就是这味道吧。
义乌过春节的习俗中,“切麻糖”是少不了的。过了腊月半,陆陆续续开始切麻糖了,这时全村上空弥漫了香甜的味道。那“喀嚓喀嚓”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把年味渲染得浓浓的……而自家切麻糖,对上至耄耋老人、下至80后青年的义乌人来说都是鲜活又甜蜜的记忆。
深入探究义乌麻糖,我感觉切麻糖更是义乌人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过年习俗,有着神圣和快乐的存在。
切麻糖是个技术活儿,所以一般都请人切。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心底,都有这样的记忆:每到年底,主妇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地把米花、芝麻等材料准备好。到了切麻糖当天,邀请邻居乡亲一起帮忙,一般还得请一位技术过硬的麻糖师傅。
哑巴夫妻俩早在很多年前就是远近闻名的切麻糖高手。每到年关切麻糖高峰时,俩人忙得分身乏术,有些人家因请不到而深感遗憾。凭着这门传统手艺,哑巴夫妻艰难地把一双儿女拉扯大。
我们不懂哑语,好在他们的儿媳妇心灵手巧,帮着对话沟通,我们才了解了一些无声世界里的他们。
这位从成都嫁到义乌的儿媳妇,既有天府之国美女的气质,又有几分江南女子的灵气。她说,公婆虽是哑巴,人却很聪明,做事厚道,每次切麻糖都是亲力亲为,所有原材料都经过精心挑选,用农家自制的土货。
这位能干的儿媳妇自嫁到李宅村后,每年下半年跟着公婆在家切三个月的麻糖。多年的历练和摸索,使她切麻糖的技艺日趋纯熟,同时她也秉承了公婆做事至真用心、诚实守信的品性,使得“哑巴麻糖”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香甜味道。
麻糖已经成为一种味觉密码,留在义乌人的舌尖和心上。幸好,还有像哑巴夫妻及他们的儿媳妇这样执著坚守的麻糖师傅,没有丢掉这门手艺,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麻糖的香甜。
怀念儿时年味
●傅全有
我想
总有些时光是值得怀念的
漂泊已久
回到故乡的老巷
穿堂的风啊
很温热
化解了流年的冰冷
消融了岁月的风寒
窗花 趴在窗上
俏皮地笑
春联 趴在门上
看着你笑
真好啊……
几十年的乡愁啊
都笑没了
“砰”地一声响
爆米花开了
心花开了
进入腊月
年味渐浓
儿时切麻糖的记忆犹新
走过四十五个年头的我
仿佛觉得
麻糖
就是将所有琐碎的日子粘合在一起
加上各种味道
然后
用时光这把刀切割
慢慢品尝……
记忆中的麻糖
●陈芳进
腊月初八过后,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义乌城乡上空麻糖香儿飘散得愈加浓郁起来。连微信朋友圈里也此起彼伏地冒出切麻糖、买麻糖、忆麻糖的场景和小文,时不时地把我埋藏了几十年的儿时记忆牵扯出来,让我仿佛回到了那遥远又熟悉的年代。
那个年代较之现在,是清苦的,冬天也是经常下雪的。但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过年总比现在过年要快乐许多,快乐的理由简单极了:有新衣服穿了,有麻糖吃了。
如今回想起来,一过冬至,父母就基本上不去田里劳作了,却依然忙忙碌碌的样子,那是在准备过年了。其间除了“扫尘”洗洗晒晒,最大的事情就是“切麻糖”了。
切麻糖,于我而言只是深埋心底的一抹记忆了。那个年代没那么多零食,麻糖就是最主要的送客待客礼品。所以,每家每户都炸米花切麻糖,我便通宵地熬糖。在腊月的三九之夜,门外雪花飞舞,屋里却是既馨香又温暖,甜腻腻的味道弥漫着,整个山村都是浓浓的年味。要是邻里谁家最早切麻糖,那是会各家分几小块,说是给孩子们尝尝鲜。当然,后切的人家也会拿着不一样的麻糖去回礼。
腊月十五之后,就听到父母商量切多少麻糖,继而开始准备各种材料。当时只是觉得老爸怎么能做这么多品种的麻糖,现在明白他是从春播就开始计划年底的事宜了,所以才会有粟米、高粱、大豆、玉米、早米、糯米、芝麻等各种麻糖。这么多五谷杂粮,且不说收割季节不一,其麻糖的制作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爆米花糖,酥酥脆脆最省牙口,制作也相对简单。
所谓的爆米花,除了玉米花之外,还有用粳米来炸米花。爆米花机在院子中间,各家都装着一两斤大米,带着一个大箩筐、一簸箕柴火在排队,一户好了,后面的都往前推进一点。大人自是去干活,只有孩子们围着爆米花机又跳又跑。“要爆了”,眼尖的喊一声,大家捂着耳朵迅速躲开,“砰”一声过后又立马围拢来,如此反复,很是欢腾。
但是我始终不明白,父母为何把这个品种的麻糖做得最少,或许是芝麻贵,还要爆米花钱,成本太高了?年轻的父亲是喜欢早米糖跟糯米糖的,说吃起来有嚼头,且越嚼越香。只是制作起来却复杂得多:先是把早稻谷子煮熟,晒干之后碾成米,再放锅里炒。糯米的也差不多,先把谷子泡一天,锅里炒干了之后到石臼里舂成米,再炒熟。炒米也是有技巧的,要炒到原来的一倍大小。奶奶烧火,母亲在灶台前拿着高粱杆子做的小尘拂不停地在锅里搅动,小米粒就像“跳跳糖”一样此起彼伏,啪啪作响,闻到香味就可以扫出锅来。出锅火候也要把握得很精准,太嫰了要粘牙,太老了变焦苦了。
父亲则在前几天准备好大柴炉,劈好柴。晴朗的日子洗干净所有用具:坛子、竹匾、麻糖架子、两块板子、一个磙子、一根搅拌棍,还在楼房拆下一块门板一并洗了,再磨一磨菜刀。如此忙碌折腾近一周,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切麻糖了。当然,讲究的人家还要择日子时辰的。
切麻糖是个技术活。切一道麻糖,米花、水、红糖、糖油等都是有规定数量的。水也是有讲究的,要冬水。熬糖跟炒米一样讲究,如果时间不够不相粘,时间久了也就苦了。父亲拿起糖勺,滴一滴到食指,跟大拇指一捏一拉,长长的丝出来了,就可以出锅了。
切麻糖也是个体力活。左邻右舍有些个老弱的人家,便央求有技术口碑的人去帮忙。父亲偶然也会被请了去,他是从来不收钱的。每当那个时候父亲就告诫母亲看好我们不让去串门,一来避讳上门讨吃之嫌,二来怕影响他干活,最主要的还是怕带去“麻糖鬼”。当然,“麻糖鬼”也许只是一个传说,我是从来没见过的。
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恍如昨日,却又遥不可及。如今也是有麻糖的,几乎一年到头都可以买到,只是在我心里,再没有那儿时的味道了。
有种年俗叫麻糖
●俊义
记得小学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冲到楼上,从一坛坛陶瓮中抓几种麻糖,慰劳一下饥肠辘辘的肚子。除此之外,家里再没有比这更好的零食了。
那是食品相当缺乏的年代,一般农家都会贮藏五六坛甚至十几坛麻糖。因为麻糖不仅能保存长达五六个月而不坏,而且制作的原料大多是大米、芝麻之类土产,所以是那个年代特受欢迎的美食。
农村还有个与麻糖有关的习俗。不知从何时起,义乌人时兴在嫁女儿后第一个春节前要“担麻糖”。地处义南的尚阳一带,此风更盛。凡是嫁囡,在第一个腊月,娘家就要为女儿准备满满一担麻糖,送给女儿夫家。这担麻糖需有4个品种,由夫家分送亲属邻里,名为“取礼时”,剩余的才可自用。“担麻糖”,如今早已成为陈年旧事了。
到了腊月,在灶烟缭绕的村庄里,连续十几日的爆米机的轰隆声此起彼伏,刀与板发出的整齐的咚咚声已从各家各户传出来,一年一度的切麻糖习俗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此时,弥漫在乡村大地的浓浓的年味,多少冲淡了长年累月辛苦贫寒的时光。
记得多年前,村里同房亲属家的麻糖都是父亲亲自去切的。父亲虽是教书匠,但不知从何处学得切麻糖这门手艺。每到腊月月底,同房的亲属都特意登门,客客气气地请父亲切麻糖。原料是前几天备好的,爆米花、炒早米,还有芝麻,装满了几箩筐,沙塘、块糖和糖浆都是义乌本地土产。一般的切板是不够大的,常常取下堂屋的一扇门才能将就。
父亲手拿铁勺在大铁锅里搅动着,目光专注,瞧着锅里融化的糖水颜色,由红变深,由稀变稠。当舀起的糖汁像牵丝般滴下时,应立即撤去柴火,把炒米倒入锅中。经数分钟搅拌,糖汁已基本渗入炒米中,这时就可装进畚斗,倒在门板上,经数十下翻拌,温度略低后,再放入一个木框内压实压平,然后去框,切成七八等分的长条形,就可以切片了。家中人口多做二三十槽,人口少也做七八槽,大小陶瓮都装了个满。
现今农家已基本不切麻糖,大多到副食品市场、乡镇集市采购。麻糖还是那个麻糖,但年味似乎比以往淡多了。
(吴优赛 摄影/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