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返回 > 网站首页

评潘爱娟散文集《花开的声音》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28  已读:624 次  文章来源:

情在笔先,静等花开

——评潘爱娟散文集《花开的声音》

 

(文/孙侃)

 

对潘爱娟的最初印象,是一位勤于笔耕的散文家。她执着于散文这一文体,以亲情、友情、家乡见闻和人生感悟为叙写题材,不尚虚饰,不善炫技,作品渐显气象,成为省内重要的散文作家。义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潘爱娟又从金融行业转至史志编撰工作,对当地文化、对社会嬗变、对民俗风情、对凡间世事都有了新的感悟,笔下的文字更显真诚、坚实。生活在一座商品经济激流澎湃的城市里,却仍能静如处子般躬耕于字里行间,这样的选择以及所带来的精神收获,着实教人感佩。

感情至深是这部散文集的一大特色。与以往的作品一样,潘爱娟总是怀着极大的热忱对待自己每一次散文创作,无论是素材撷取、主题提炼,还是气氛营造、人物描写、情节细节构思,都会不由自主地把真情揉入其中,展示内心深处的情愫。这部《花开的声音》中有关追忆病中父亲和奠念父亲的篇什,每一篇即值得反复研读。如那篇《打给天堂里的电话》尽管只是回忆了父亲在世时的几个貌似平庸的场景,只是截取了父亲逝去后家人生活的几个细节,但因这些场景和细节盘桓作者脑海已有多时,或因父亲逝去后更觉亲人健康之重要、亲情之珍贵,一旦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我们所能感受到便是泣血的呼唤和浓稠的亲情。这个父亲已然离去的父亲节,天堂里的他能接听子女的电话么?

潘爱娟为人为文都充满感恩之心,这种溶于血液的感恩情怀尤其在她的文字中处处可见。她感恩于生活,凡俗生活中的一块麻糖、一盘猪头肉能让她深悟人生之鲜美;她感恩于文学,包括书籍、文友、编辑老师乃至文联所给予的暖心和扶持,她铭记于心;她感恩于大自然,天南海北、异国他乡的美景令她痴迷,让她生出魂系梦牵、不枉此生的感动……纵然是旅途中遇见的一个浅浅笑容、北戴河农业观光园一只四五百斤的南瓜、陕西农家屋顶上升起的一缕炊烟、家乡桃花坞的一片花海,在她眼里也都是生活的恩赐,值得自己为之动容。在这份感恩之心驱使下,她不会再去追逐超出自身需要的浮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远离心急气傲,只迷恋于发现并享有人生中那丝丝缕缕的真情。

正是因为情在笔先,以心作文,潘爱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单纯的故事、平实的结构和质朴的语言。祛除矫揉造作,把技巧掩藏于无,这也是她的散文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潘爱娟的写作经历已经不短,分明知悉花样百出的各种技巧,这些技巧若能玩得如公孙娘手中的剑器,或许能引来一片叫好。可是,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艺术不是技艺,而是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的传达。”一个热衷于各种写作技法的人,倘若要他写出天然去雕琢的文字,反倒是一桩天大的难事。事实上,当一名写作者只剩下可怜的技法,四下卖弄,以为自己掌握了技法的丁点皮毛,即可写出惊世之作,即能摆出自以为是、心骄气傲之态,这是何等的荒谬!潘爱娟从不为技法所惑,更明白自身所长,这所长即是她炽烈的情怀、澄澈的内心和对世间万物无怨无悔的热爱。对于一位只想纵情讴歌至诚、至真、至美的散文作家来说,这已经够了。

浙江可谓散文创作大省,从事散文创作的作者不计其数,作品集的出版量和单篇作品的发表量也颇为巨大,且在国内多如牛毛的低层次评奖活动中时有斩获。不少人由此沾沾自喜,甚至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地以为自己已进入散文大家的行列。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众多散文作者的作品质量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满足于发表、满足于获得廉价的赞誉、满足于结成所谓的写作圈子并从中任职,这些浅薄而可笑的行为无疑是一种自戕,对提高自身和整体写作水平是有害的。浙江散文创作水平之所以鬼打墙似地原地打转,与这类极度功利性的心态和做派不无关联。潘爱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这些非文学因素的干扰,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始终默默坚守自己的一方领地深耕细作,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也预示着她的创作实力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这部《花开的声音》中诸多足以打动人心的篇什也已证明了这一点。播下真情,静等花开。我们有理由热切期待潘爱娟的下一个创作成果,并且相信,在与别的散文作家竞跑时,她能跑出更快、更远。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