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土丛林的一份坚守
——《佛堂古镇民间故事》序
骆有云
优秀的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实际、更本源、也更深层地影响一个地区古往今来的生活。民间故事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口耳相传,日臻完美。它既是人们生活、思想与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们关于生产、生活、信仰、宗教的总结,更是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展示。
佛堂是我国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倡导者、维摩禅创始人傅大士傅翕的故乡,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文荟翠,物华天宝,气象万千。悠悠义乌江穿镇而过,系连着昔日的水运大动脉,清风商埠,千年古镇,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
佛堂的民间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臆造编排的大头天话,而是一种值得咀嚼品味的乡土文化,是乡情乡风乡俗的长期积累、浓缩、提炼与升华。这些民间故事让人喜闻乐见,寓乐于教,体现一种生存的智慧,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某种标杆,蕴涵着许多生活的哲理。非幻亦非真,亦庄亦谐,人们往往能按图索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它的踪影。
《佛堂民间故事》图文并茂,共搜集整理民间传说故事一百篇,陈运泉等一批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佛堂土著,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闻目濡,是倾听与讲述这些民间故事长大的。佛堂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体量庞大,把它精选编辑成书,还必须沙里淘金,完成从口语化到书面语言的创作整理,有一个优胜劣汰、由表及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提升过程。品读全书,自然是爱不释手,感慨良多,余不揣浅陋,窃以为《佛堂民间故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大多发生在义南佛堂一带,选材上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内容上涉及到神话传说、地方风物、奇闻轶事等,色彩纷呈栩栩如生。故事题材大多是根据当地的真人真事,逐渐演变加工而来的,形象生动,情节曲折离奇,特别亲切感人。如《谢年》、《布帐》、《包不脱毛》、《屠夫与狼》诸篇,其故事传说的取材大都有案可稽,编撰者只是做了些适当的艺术加工,使之更加完美。又如傅大士是佛堂稽亭塘村人氏,他的诸多传说故事就在这一带久传不衰。此外,如挂网山、望夫山、和溪桥、溪西皇帝石壁将、双林寺等传说故事也都伸手可以触摸,老人们在讲述时,总是那么神情庄重、有板有眼,让人深信不疑,极具地域特色,使人感到亲切。
其次,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惩恶扬善,福泽一方,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讽喻性于一体。如在《谢年》中,开棺材铺和开诊所的老板,都希望自己新春开门大吉大利生意兴旺,却被人弄怂(恶作剧),上演了一出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再如《裘皮大衣》把骗子行骗的伎俩描写得活灵活现,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又如《和溪桥》既交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又描述了彼此之间的恩恩怨怨,最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两家共同修建了一座“和溪桥”,这与当前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是语言诙谑幽默,具有地方特色。许多传说故事语言通俗浅显,晓畅明白,读来琅琅上口,余味无穷。文中多用佛堂地区的方言俚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如《谢年》中的“倒厌倒六”(触霉头)、“良心被狗背(叨)走了”、“隔岁食倒节”(过年时饮食过度)、“三茶六酒”、“新春大发财,元宝滚进来”、“过辈”(去世)等;又如《七日风》中的“七日风”(小孩刚出生就夭折)、“取气”(报复)、“漏臭”(出丑)、“死尸一样不开口”等。此外,书中还有比比皆是的“忍气做侬家”、 “大火排天”(十分恼火)、“老七白臆”(无中生有)、“卡口西咸”(太咸难入口)、“老筋头”(小气鬼)、 “裁缝不偷布,三天去条裤;木匠不偷钉,三天去斤钉”、“子汤”(鸡蛋)、“蛮卜”(傻瓜)……
当前,我们的生活是一锅被广告、网络等传媒煮得咕嘟咕嘟冒泡的水,沉渣泛起,鱼龙混杂,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失之于庙堂,求之于乡野。于是人们又怀想惦记起这些水灵灵、脆生生、充满泥土香的民间传说故事。而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从来未曾形诸于文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文化生活的多样化,这些珍贵的民间传说故事,渐有湮没消失之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民间故事演绎着一方乡土文化。佛堂古镇保护开发办公室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当地的民间故事,并编印成书,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传承文明,守望民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实我们要做的事很多。
辛卯仲秋于怡静苑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义乌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