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特别推荐】赵宏洲: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08  已读:1013 次  文章来源:

名家作品欣赏

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赵宏洲

 

原载《浙江科协》杂志2017年第940-43

 

长期以来,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即何谓科普作家?科普作家又有何为?近日在浏览台州科普作家协会编选的《科苑文萃》书稿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忽然有了答案——科普作家就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这与科普创作有什么关联吗?在长期从事科普创作实践中,我感到解答这个问题对于认清科普创作的方向非常重要。

自从有了科普作家协会以来,在对科普作家的认定上,就伴生了一种模糊认识,仿佛只要你一旦从事科普创作,便可以升入到文学殿堂成为作家。我也接触到一些喜欢舞文弄墨的写手想加入到科普作协,以为可用科普创作这块敲门砖来圆当作家的梦。(不可否认,相对加入各级作家协会,加入科普作协的门槛要低的多)。在台州及下属县市,不少在当地有名的作家和诗人却以加入科普作协为荣,他们中不乏国家、省级作家协会会员,有的还是当地文联和作协的负责人。纵观全国各地的科普作家协会,像台州和临海科普作协在当地的影响之广泛真属凤毛麟角。台州的做法和经验引起我的深思,所以试图从理论上进行一些归纳,以说明科普作家为什么就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何谓科普作家

对于科普作家和作家的区别,其实大家心里也非常明白,此作家非彼作家,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在各级科普作家协会的章程上,对何谓科普作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非常清晰。一般而言,就是从事科普创作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员。按照科普作家协会章程中对会员的要求,除了专门从事科普创作工作人员之外,也包括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翻译家和编辑记者,及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领导干部。从科普作家队伍实际组成分析,其人员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广大领域,只要热心科普创作并为之而努力有成效者都可以成为科普作家。

科普作家的跨界如此广泛,其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自然五花八门,而非仅仅文学艺术一种。比如最近卞毓麟先生发表文章提出,期待我国的“元科普”力作。卞先生提出的“元科普”指的就是科普中的元典之作。按卞先生所举元科普著作的例子,如 1936 年出版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作者是爱因斯坦和英菲尔德。由爱因斯坦来亲自科普相对论和量子论,这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因为一个领域的创始者,才最明了这个思想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理论是怎样建立的。当然,爱因斯坦也有一位难得的合作者——科普表述和写作能力极强的波兰理论物理学家英菲尔德。这本书几十年来在世界科学史、科普史方面,都堪称经典。还有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沃森写的《双螺旋》这本书,199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科学家德热纳与巴杜合著的《软物质与硬科学》等。像这类被称为“元科普”的图书与文学艺术作家的作品就一点也沾不上边了。包括卞先生本人创作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追星》一书也是同样。这些作品无法归类到文学艺术作品里去,说实话,这些科学家从事科普创作也没有要当作家的念头。

在科普创作队伍里,也有许多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他们用人文社科的形式进行科普创作,为科普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例如曾担任过我国新闻出版界领导,以学者、作家而著名的梁衡先生,他除了新闻作品外,还创作过大量散文作品,作品并入选过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我最近阅读了他创作的国内唯一以章回小说形式演绎世界科学历程的《数理化通俗演义》,这部作品获得过中国科普作品一等奖,30 年间再版 36 次,这次新版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作序推荐。在我读过为数不多的中外科技史类作品中,写得如此好看的书真不多,其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由此想到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他曾翻译美国作家西蒙·纽康的《通俗天文学》,这本书从 1923年至今,重印上千次,全球销量过亿。还有著名诗人徐迟,他写作的《哥德巴赫猜想》曾风靡全国,燃起多少青少年的科学之梦。像梁衡等本身都是著名作家、学者,从事科普创作又有什么必要在乎作家的头衔。

 

科普创作什么

当看到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科普创作的旗帜下集合,我一边对科普作家这个称号感到骄傲,但同时也看到,科普作家在社会上不如作家吃香也是事实。尽管有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从事科普创作,尽管官方和主流媒体对科普事业给予了相当有力的扶持和宣传,但是科普作品的传播总体来说并不理想(当然也可举出少数热销的特例)。看着那些有着花花绿绿封面的科普图书乏人问津,更有谁知道书背后那些辛苦耕耘的科普作家呢。

除去客观原因,也存在科普创作界自身的问题,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存在着以下这些因素。比如忽视对读者需求的把握而片面强调专业科学知识的通俗化表达,这是以往科普创作的一个误区。一些科普创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手段上,过分的强调通俗化,图文并茂等,把科普创作引导到买椟还珠一路,即不讨好也不卖座。如此造成的后果是权威的原创严重缺失,而其中东拼西凑的东西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涉及到剽窃侵犯著作权和版权的地步。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传播的最终效果是要由受众来检验的,你要去影响受众,你就必须了解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度,哪类人需要哪类知识,这样的传播才能更有针对性。比如专门科技知识点科普的主要传播对象是青少年,为的是培养他们科学意识,学习科学知识。而这部份的工作主要由教育界在做。但从书店里可以发现,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图书花样最多。有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小伙和笔者谈到用于课外阅读的科普书籍时说,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如果不是强迫命令中小学生是不会去读那些科普图书的,尽管这类书编写得很好,图文并茂,可惜学生一是没有时间,作业就把每天时间占领了,二是兴趣也不大,那些知识点课本中都有了,如果课本没有的,除非与考试升级有关才可能去阅读。

这里还有历史的原因,科普创作与其他人文类创作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带有实用的遗传基因,科普创作的指向就是要对社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就像前面提到青少年科普创作如对考试没有帮助就不会受欢迎一样。纵观科普创作史,从师徒传承技艺,到抽象知识的教学传播,再到科学精神和思想的传播,都有实用的因子在里面流淌。比如那些技术类的科普读物主要就是为了来自农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给他们提供实用手册。而对于社会主流人群,对他们科普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民生方面的,如医疗保健养生,或花鸟虫鱼休闲之类。这类作品主要特点就是实用,具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而且紧贴现实,根据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主题。就像五十年代“除四害”期间,就有科学家配合形势需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麻雀的害处和消灭它的方法》的科普文章。有些省市编排了关于打麻雀的科普儿童剧或连环画。

不可否认,实用类的科普作品现在还是科普创作中的重要构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科普作品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不仅内容上局限在技术普及,与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存在相当距离。更有甚者是社会上一些牟利者也打着科普的旗号推销他们的产品,不仅给伪科普打开了通道,也严重损害了科普作家的名号。我曾写过一些文章指出其中的危害,比如我在《医学与保健》一书的序中就提到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传播借助网络的翅膀手段更加多样,操作更加方便,对传统的纸传播冲击很大,更不用说是内部刊物了。但是也不能否认,在眼花缭乱的传播中,科学知识的权威性,科普作品的原创性也受到很大挑战,科普的公信力随之下降。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掺杂着商业的或其它目的的所谓科普,即使有一定道理,也使科普这项公益事业蒙上了污色,时下针对中老年为对象的保健食品的推销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这也是伪科普至今还在流传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在现代社会,这类实用性的科普作品不应该成为科普作家进行科普创作的主体。(按照现代社会的分工,这些实用性的科普职能完全可以通过学校、培训机构、专家讲座和科技馆等科普场所等平台来承担)。

之所以有这种问题存在,与理论上认识不清有很大关联。比如怎么理解科普创作中“实用”内涵,这也和如何理解科学一样。我在前些年写的《关于科幻创作的讨论》一文中提到,科学不是一种主观的说教,科学不是某一项技术或知识,科学从来不为科学而科学,科学也不是科学家的科学。科学是人类经验的积累,科学是文明的结晶 ;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科学能发出无量的知识与方法,为人类造福。这才是我们应该翘首以待的,包孕着客观,理性,民主的“赛先生”。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科学的局限,科学毕竟是科学,它既不能替代哲学,也不能替代文学。科学的方法能打通一切,却无法一统天下,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让科学去占领一切。我现在仍然坚持这个观点。科普创作也是同样,其中的实用性也应该分出多个层次,比如我曾阅读过为数不多的国外科普作品,总体印象他们涉及的也有人之所需的实用内容,但体现的是普世价值观,没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我们绝不应该把阶段性技术和知识普及当做科普创作的重点。

 

科普作家何为

针对当下科普创作中存在的理论不明,界限不清,而导致科普作品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我觉得,解决之道就是科普作家应该成为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这也是我感到要理清“何谓科普作家,科普作家何为”的初心。我注意到,进入 21 世纪后,对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在科普作协章程的宗旨中就有着明确的表述 :“遵照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组织科普作家等热心科普创作的人士,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科普创作,不断壮大我国的科普创作队伍,提高我国的科普创作水平服务。”我想,科普作家何为?关键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结晶所形成的影响,积淀传承发扬是理解文化的关键词。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结晶,科学文化就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结晶。自从欧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文化这个概念也逐步被人们从大文化中疏理出来,成为文化中一个独立分支。英国学者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曾担忧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他认为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担忧有一定道理,同时也印证了科学文化发展的迅速。在斯诺和他以前的西方世界,科学、民主与现代性为内核的科学文化被认为是伴随着工业文明而来的共生物,科学家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必然导致社会进步抱着坚定不疑的信念,事实也确实如此。

科学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以为,所谓科学文化用最时尚的话语就是创新创业的原动力,就是不唯上不唯权威的精神,就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提出,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这里所指的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包括了公民科学素养,即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从根本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发展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还有赖于能够激发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公众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

科普创作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文化涵盖面很广,它不仅包括专门知识中的部分内容,它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精华。科普创作不仅要传播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这才是科普作家作为科学文化传播者职责所在。我曾经就科技人物纪录片做过探讨,我感到,科学家纪录片若要做到科学文化的阐释者,就一定要按照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所提出的要求:“科学史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写科学家传记。总结他们

的成败得失,写他们的命运、个性、事业,写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引导青年一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是在有帮助的,对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也是必要的。”而不仅仅是他们发明的成果取得的成就简单的介绍。

 

如何传播科学文化

科普作家要做好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我以为举其要者至少应该在这几方面着力 :一是人物的宣传,亦即如席泽宗院士所说的那样,通过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介绍来引导青年一代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事业。这已经成为广大科普作家的共识,我在《科苑文萃》书稿的开篇栏目中,就读到一些台州籍科学家的报道。这也让我联想到 1998 年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哲人石丛书》,其中的策划人就是卞毓麟和潘涛先生。这套书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介绍当代科学思想,激扬科技创新精神,多角度、全方位地勾勒出一个多彩的科学世界。其中科技名家是重要的组成。但是我发现在这方面书出的不少,但影响不是很大,不能与当年徐迟黄宗英写的相提并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写作者的指导思想框框太多,写人主要是为了当前形势服务,而不是为了科学文化添砖加瓦。

二是史的疏理,以此让人们了解科技发展的源流,从而更深入理解科学文化。如对李约瑟那套《中国科学技术史》,无论赞扬还是批评,都无法否认他对认识中国科技历史的影响。比如著名科普作家刘兴诗先生就写过多部讲给孩子的历史丛书,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和当代的科技史。我从有关出版社了解到,他们的选题中也有不少是从史的角度来进行科学文化的传播。应该看到对科技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些例证也存在一些争议,但正是通过争议能更有效地传播科学文化。比如前些年杨振宁先生发表的《易经思维障碍中国科技萌芽》一文所引起的讨论,对国人理解科学是很有帮助的。

三是当今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的报道,这些将影响到今后人们生活和社会走向的重大事件,是吸引人们了解科学,理解科学文化的最好办法。这方面工作专业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就像卞毓麟先生在期待我国的“元科普”力作一文中提出的那样。由于这类报道有一定的时效性,可以不用长篇大论,最适宜由传媒的科学记者编辑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来完成。

四是科学理性的传播,通过人文社科的角度解读科学,反思科学,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理性思维。这里至少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科普创作的批评和评论。做个不恰当的比较,在文学艺术中,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家艺术家虽然名声很大,但评论家更受到业内的尊重。但在科普创作界,对科普创作的批评评论却鲜为人见,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也不为科普作家所重视。二是对整个科学环境的批评和评论,涉及重大科学事件包括学风、热点问题等,如转基因、核电及 PX 项目,其实这方面的争议亦可成为最佳的科普途径。其效果可能比一般的介绍为好。

当然还有许多方面,包括文学创作,比如科技工作者创作的展现他们人文情怀的文学艺术作品,无疑也是科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另如科幻作品对传播科学文化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这里牵涉到科学与人文社科领域的融合,已属于大文化的范畴。题目太大只能另文讨论。

台州科普创作历来是浙江省的重镇,本文没有对台州科普作协的做法和经验细加分析,只是表达了自己阅读后引出的感觉。记得当年读了台州科普作家协会编选的科普作品集《科海扬帆》后我就有这种感觉:“就现代社会来说,科普创作作为一种科学文化并不仅是让人单纯地知道科技知识,其实也是为了培育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今阅读了《科苑文萃》后这个感觉更加强烈。我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大家,抛砖引玉,共同做好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