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科普的一点体会
郑永春
(卡尔·萨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近年来,我国许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天宫、蛟龙、天眼、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令国人骄傲和自豪。这些高科技的问世更需要科普工作者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各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中国在过去五年来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到,我国在国防、外交、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举措。对科研领域,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人员的获得感,提出了科技成果入股、销售收入和利润分成等创新分配方式。对科普领域,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17年2月6日,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从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这意味着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将正式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这些举措,从中国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科技工作者着想,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
我是一名科研人员,主要从事行星科学研究。很多人以为科学家什么都懂,其实,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大多很窄。我研究的主要是月球土壤及其资源利用,后来逐渐拓展到对火星土壤的研究,这些内容对科普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近五年来,我在完成科研工作之外,在科普工作中身体力行,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自己也感觉非常有收获。
几年来,为多家科普杂志写文章,出版了自己独立创作的第一本科普书《飞越冥王星——破解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奥秘》。在科普讲座方面,进行了100多场科普报告,对象从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青少年,再到公务员和普通民众;组织青年科学家,参与编写小学《科学》教材,在一些报纸杂志开设专栏,与传媒公司合作,制作火星、月球、深空探测的科普视频。
调查数据表明,从小对天文感兴趣的青少年,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最高,并将终身关注科学。因此,仰望星空,探索宇宙,不仅仅是人类天生的好奇心的驱使,更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世界观。只有了解宇宙的博大,才能体会自身的渺小,让我们对人类命运充满忧患意识。只有了解地球和生命历史的漫长,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短暂,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做有意义的事情,在有限的生命中影响他人,奉献社会。
2016年5月,我很荣幸地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该奖项专门授予在公众传播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颁奖词中写到:“他不知疲倦地向中国大众进行行星科学方面的科普,并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科学。”这些激励,让我有更大动力去做科普,并将科普作为终生努力的方向。不仅要自己身体力行地积极做科普,更要努力影响和带动我周围的科学家同行,让他们也有机会、有动力来做科普。科学家只有积极地走向社会,才能让科学发挥它最大的价值。而科学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也将让创新源泉不断涌现,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社会变得理性平和,从而使我们每个人从中受益。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7-12-20期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