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学术研究】叶英儿:浅谈毛泽东诗词艺术的前沿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2  已读:966 次  文章来源:

 

——浅谈毛泽东诗词艺术的前沿研究

 

叶英儿

 

摘 要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本文以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基础,结合其写作特点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因素,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本文从历史性角度,依照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成熟时期、继续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从欣赏毛泽东诗词这一全新角度,学习、理解、体会毛泽东思想的艺术性。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诗词

20140114142238_0211.jpg 

中国的古典诗词浩如瀚海,宏大无涯,有着极为辉煌的发展历程。及至近现代,虽明显地现出式微的光景,但毛泽东诗词的出现,却如石破天惊,使之再现蓬勃生机,毛泽东以其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的斗争历程入诗入词,既有虎气生风的豪放艺术气质,又不废婉约晓畅的审美个性。在其诗词中,他胸怀宇宙,气吞日月,云蒸霞蔚,气势浩大,映写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以来半个世纪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景象,构成了一部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中国革命史诗,开创了“使天下人耳目一新”的诗风词风,透露着豪迈英姿的阳刚之美。毛泽东诗词在继承了建安文学苍凉刚劲和宋代“苏辛”豪放派风格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伟人胸襟和植根于民间的丰富语言,开创了历代作家所没有达到的“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幽默、洒脱的艺术风格,把中国豪放派诗词创作推向新的高峰。其作品也代表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毛泽东十分善于用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表达其深刻的思想或原理,特别是对古典诗词的研究,毛泽东以辩证哲学来阅读古典诗词,从总体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精神。毛泽东诗词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波澜壮丽史诗,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形象显现。可以说,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概括,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再现。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92799日毛泽东在浏阳一带举行武装义,10月,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在起义之后,毛泽东满怀豪情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302月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毛泽东作词,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1931年早春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诗词中的“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明确地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以及工农联盟的思想。

1925年春写了《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透露了毛泽东冠绝古今的气魄,对秋的歌颂独步古今。整首词的意象,十分鲜明、灵动!寒秋、湘江、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等意象,都十分鲜明突出,给人难忘的印象。以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力主沉浮,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泽东诗词,有一种帝王诗歌的豪迈气派。为帝为王者,必有过人之气魄。192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明目张胆准备分裂叛变,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拒不接受毛泽东和其他许多同志的正确主张,放弃革命的领导权,给革命带来了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以诗言志,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五日,国共两党彻底分裂。“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但诗人没有绝望,展望未来,革命的高潮会到来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个“逐”字,不但生动地写出了浪花的滚滚催进,而且隐喻汹涌澎湃、如火如荼的革命高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问题。毛泽东于1928年秋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战胜敌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他对群众力量无比信任的群众观点的强烈表现。相信群众,热爱群众的思想,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之中。

正是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19287月,湘赣敌军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围剿”。为打破敌人“围剿”,在敌前锋逼近永新时,毛泽东率31团在永新附近将敌围困在永新县城30里内达25天之久,而朱德、陈毅则率领红军主力2829团向敌占区茶陵、酃县进攻,迫使来犯之敌慌忙溃退,粉碎了敌人的首次“围剿”。正当此时,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和派任边界特委的书记杨开明附和第29团官兵的思乡情绪,放任2829团向湘南冒进,结果在郴州先胜后败,红29团几乎全军覆没,剩余部队同28团一起向桂东转移。毛泽东得知消息后,万分焦急,亲自率31团前往桂东迎还红军主力,这时留守井冈山的仅剩31团的一营,狡猾的敌人乘机纠集4个团向黄洋界哨口进攻。

敌我力量如此悬殊,但井冈军民在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营长陈毅安的率领下,发动群众、凭险抵抗,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在“洒向人间都是怨”“军阀重开战”时,根据地却是“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甄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一九二八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暴动,二九年五月,他写信告知毛泽东,因蒋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空虚。毛泽东应其邀请于五月下旬率军进入闽西。在192910月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其中描写重阳节的战地风光,借景抒情,表现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二、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理论创作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等各个方面。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毛泽东关于革命战争题材的诗词较多,这些作品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用艺术的手法形象地记载了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作为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结合的杰出典范,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颔联承接“千山”,描写了“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颈联承接“万水”,描写了“金沙江”“大渡河”,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胜利在望,即使是“岷山的千里雪”也“喜”从心生,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秋在广西全州举行的戴安澜将军追悼会上毛泽东遥寄了挽诗《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戴安澜:国民党200师师长,在缅甸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8岁。

毛泽东在诗中称赞了将军所率远征军部队艰苦卓绝的战斗“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同时,一句“外侮需人御”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民族的立场上,联合一切爱国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这与当时国民党当局制造“皖南事变”,掀起反共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3626日,毛泽东在黄河边视察敌情,深夜,天降大雪。天亮时,毛泽东推开窗户,发现一夜之间,大地变成了银色世界。毛泽东走出窑洞,兴致勃勃地走向黄河,一边观察敌情,一边欣赏雪景。连绵的群山好像银蛇飞舞,起伏的高原宛若白象奔驰。望着这一幅雄伟壮丽的北国雪景,毛泽东神思飞越,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作者以博大的胸怀写景、论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体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报负,使得这首咏雪词成为中华词史上的经典之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句中的“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毛泽东正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了三千多年来的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指出无产阶级才是当代的真正英雄,才是世界的当之无愧的主人。

 

三、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时期。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展。这一时期,毛泽东写三十几首诗词,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19494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消息传来,毛泽东写下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天翻地覆慨而慷”,一方面称赞了人民解放军的壮志和英勇,同时也有举国欢腾之意,敌人虽然从南京败退,可是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毛泽东号召一定要乘胜追击残敌,把革命进行到底,并用历史故事作为借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首诗从诗歌的角度看,对仗工整,气势不凡,严格按照律诗的章法,应用多种手法,使诗歌文句非常优美。“苍黄”同仓皇,这里用了双关。全文多次用典,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则借用了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

1950年十月于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曾填写《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词以庆祝“人民五亿得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事隔一个月,又一次同题和词,其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11月,前方传来了志愿军取得胜利的消息,这时,毛泽东读到了柳亚子先生欣赏赞美歌舞剧《和平鸽》的词作,非常欢喜与兴奋,写下了《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毛泽东的这首和作,气度恢宏,寓意深远,词中寥寥六句,却纵横时空,信笔挥洒,皆成诗趣。

词的上阕,短短的三行,高度概括了历史的变迁和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词的下阕,用“最喜诗人高唱至”,轻快敏捷的就交代了“和词”的来由,并且承上启下,很自然得转到诗人心系朝鲜战局,和得到前线捷报的喜悦之情。妙香山大捷,中国人民志愿军歼敌15000人,打击了不可一世的敌人的嚣张气焰。“妙香山上战旗妍”一句,形象鲜明,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挥笔写诗句时,胸中豪情似海。眼前飘扬着鲜艳美丽的战旗,那是胜利的旗帜。诗人用这面胜利的旗帜,向人们昭示着这样的真理: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正义,属于人民的!“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一月之间,同题两和,歌颂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唱出了有关国家命运、人类前途的大主题。

 

四、结语

人们常说,毛泽东诗词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史诗。所谓史诗,当然是时代精神的高度浓缩。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为随着时代任务的变化,不断延伸出新的题材、新的诗境。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而且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

毛泽东诗词尽管数量不是很多,但因为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画面,抒发的是整个时代的激情,尤其是他的伟大气魄,极高的浪漫主义艺术表现力,使他的作品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他创作中至高无上的视点,纵横环宇的气势,形象生动的用典、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但在当代独树一帜,也达到了古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了古诗词创作中艺术表现的空白。从这一点看,毛泽东诗词既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又是中国现代诗词创作的一座奇峰。

毛泽东的每首著名的诗词都有“诗眼”,也就是最有韵味最吸引人的那个句子。单从“气势”、“张力”着眼,毛泽东诗词中具有冲击力的名句俯拾皆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首先是他流芳百世的思想和智慧,及在某个领域或几个领域,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奋斗,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毛泽东不愧是千古伟业的缔造者!流芳百世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人(既是开国领袖,又是诗书大家),是由于毛泽东胸怀天下,生性好学,博闻强记,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传者,和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集大成者。他情感丰富,精力旺盛,永不疲倦地寻求新知,探求真理,理性的思考结晶成为了开国定邦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情感的酝酿迸发铸成了横绝于世的瑰丽诗篇,这就是毛泽东诗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淘洗,毛泽东诗词中的上乘之作已然完成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作为晶莹璀璨的浪花汇入了瑰丽壮阔的中华文化长河之中,并以其气势磅礴、想象浪漫、文辞华美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傲立于中华诗词之林。最后引用毛泽东的诗话做本文的结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领航和掌舵的新中国的航船经过卓绝的奋斗终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光芒万丈!!!

 

参考文献:1.《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再现》

http://www.xzbu.com/9/view-952802.htm

 

来源:2017-10-12叶英儿海岛写作猫叶英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