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下一个春天的美丽
李俏红
“水之梦”主题文学大赛作品(浙报集团、省作协、农行省分行主办)
“何人道是三衢远,挂起东风十幅蒲”,三衢大地自古就与水有缘。一江碧水,千里蒲帆,芦花深处,水光潋滟。春天的三衢,钟灵毓秀,如诗如画。
石梁溪,只是钱塘江上游无数条源头中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溪,然而它清澈钱塘江才清澈,它美丽钱塘江才美丽,它的每一滴水,寻常中有不寻常。
为治水,差点没了命
毛云龙是柯城区石梁镇宣传委员,小伙子个子不高,长得阳光帅气,眉毛微微上扬,显得特别精神。“毛云龙是我们这儿的才子,能说会唱,他自编自演的节目《我是河长陈根土》获得了区赛水赛歌第一名,还上过央视呢!”别人这样向我介绍他。若不是看到他身上那长长的刀疤,我怎么能想像这个总是一脸灿烂笑容的小伙为了治水,曾经历过一场“生死浩劫”?
“当时是10月份,天气比较热,穿得不多。凶器是木匠用的那种锥形尖刀,他先是向我背后刺了一刀,拨出刀来又往前面刺,我本能地用手挡了一下,手臂就给刺穿了。然后又在我腹部捅了一刀。腹部伤口有5个多厘米深,再进去两三厘米就会伤到内脏,危及生命。”毛云龙撩起右手的衣袖,“喏,这里。”我看见他右手手臂上有两道长长的暗红色疤痕格外触目,那是创伤痊愈后留下的印记。我的心不由地缩紧了。
“那次行动是‘五水共治’石梁溪生态综合整治的统一布署,水岸同治,还景于民。石梁镇下村是毛云龙的管理村,毛云龙一大早就去村里协助村干部做好土地征用,挖基清表工作。没想到,突然就出事了。”毛云龙的同事聂歆芸说起当时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毛云龙并不愿意过多地提及往事,总是我问一下,他才答一下。他说:“我以前也曾听说过乡镇工作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没想到事情真的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乡镇工作经常是‘白+黑’,‘5+2’,对我们来说,苦点累点都没关系,但这样的过激行为,还是挺难接受。当时在病床上这样想着,泪水忍不住就流了下来。但让我感动的是当天晚上就有不少村民自发来看我,不仅有下村的,也有隔壁村的。他们觉得我是为了村里的‘五水共治’和环境美化受的伤,纷纷劝我安心静养。后来听说袭击我的村民是有精神病史的,我也就原谅了他。”
聂歆芸说,毛云龙做事喜欢亲力亲为,遇事从不推诿,经常扑在工作一线。但自从那件事后,毛云龙每天出门上班,爱人都要叮嘱他下班早点回家,父亲也是一天一个电话,嘱咐他外出时注意安全。毛云龙说,这样的事情毕竟少,如今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看到天这么蓝,水这么清,绿道也修好了,村民是最大的得实惠者。如今来石梁镇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百姓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我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为禁养,差点离了婚
发源于梧桐峰的梧桐溪是庙源溪的支流,小溪从山上哗啦啦流下来,刚好穿妙源村而过。
“可以前养猪的时候,这条溪的水是漆黑的,溪里面所有的鱼都死光光,我们连在溪里洗手都不敢,更别说像现在这样在小溪里戏水玩乐了。”妙源村党支部书记龚元龙提起往事,眉头不由地打成一个结。
妙源村原来有8户养殖户,其中最大的养殖户年出栏生猪一千多头,而这个最大的养殖场刚好就位于梧桐溪的上游。
“猪场我们不拆,说什么也不拆。养了十多年的猪,家中经济来源全靠养猪,猪场拆了我们靠什么生活?难道你养吗?不拆,坚决不拆。”说这话是养殖户苏雪祥的妻子张美珍。得知村里要拆自己的养猪场后,平时好言好语的张美珍突然变得很激动。苏雪祥当时是村两委成员、民兵连长,思想工作很快就做通了,可媳妇说什么也不同意。“要拆可以,你先和我离婚,离婚后你再去拆。”媳妇放出了狠话,苏雪祥内心很是痛苦和纠结,那几天他是夜不成寐,食不甘味。不拆,不符合五水共治的政策,拆,媳妇就要离婚。
龚元龙说,为了做通张美珍的工作,他白天忙村里的事情,晚上就去家访。经常是刚进门,还没坐下来,张美珍就一把夺过苏雪祥为他泡的茶,然后扔出门外。“你别到我家喝茶,赶紧走,不要再来了。吃饱了没事干,拆了猪场,难道我把猪养到你家里去?”龚元龙一次次地上门,张美珍一次次把他赶走。
“村子里一到夏天就很臭,那溪水你去看看,叫你下去你敢下去吗?车子停在村口,不一会车身上就黑压压一片全是大头苍蝇,这样的日子过着不舒心啊。你养猪是挣到钱了,可下游的人看病花的钱可能是你挣的好几倍。”也有村民主动做张美珍思想工作。最后,龚元龙请来了张美珍的父亲——一位老村民主任,父亲终于做通了女儿的思想工作。
村里最大的养猪场拆除了,其余的养猪场几乎不做任何工作就完成了拆除。3个月后,妙源村成为整个九华镇首个完成全面禁养的村落。
村会计傅雪亮说:“养猪是雪祥夫妻俩唯一的生活来源,如今他俩都在外面打工,收入肯定比原先少,为了‘五水共治’,为了子孙后代有一个好环境,我们百姓作出的牺牲可真不少啊。”
为转型,不惜卖房子
“你把房子卖了,没经过我的同意居然把房子卖了!你犯得着吗?为了几个臭猪栏!”得知郑晓云把衢州城里唯一的住房卖掉去乡下投资“猪棚画廊”,郑晓云的爱人忍不住嚷嚷起来。
面对爱人的不理解,郑晓云只是好脾气地看着她笑。其实郑晓云爱人的反对也有一定道理,她觉得原先办办画廊,过过小日子挺好的,一年几十万元收入,现在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改造猪栏,甚至卖掉了居住的房子,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虽然现在投资大,资金紧,甚至还借了不少钱,但我看好这个画廊的前景。我爱人迟早定会认同我的选择。”当郑晓云和我说起这个让他卖掉房子,又投入一生全部积蓄去创办的画廊时,脸上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事实上,只要去过画廊的人都喜欢,我的画廊风格独特,个性前卫,连葛慧君部长都亲自来看过,还给画廊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蒋家牧歌文化创意园。”
葛部长亲自取名的蒋家牧歌文化创意园位于石梁镇城西村蒋家自然村,是由一个800多平方米的小型养殖场改建的,所以外号又叫“猪棚画廊”。2014年石梁镇开始全镇全流域禁养之后,养殖户关掉了猪棚。猪不养了,如何让闲置的猪棚发挥作用成了难题。
2015年3月,在市区从事工艺品生产的郑晓云看到空置的猪棚,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心想,城里的画廊交通虽然方便,但场地太小,施展不开,何不把画廊整体搬迁到这儿,不仅空气好而且场面宽敞。说干就干,郑晓云租下了两个空置的猪棚,一个改造成美丽的画廊,一个改造成生产装饰画和画框的厂房。
从此,丑陋的猪棚开始了华丽转身。出自艺术大师之手的各种绘画、沙发、原木桌椅、茶、咖啡、酒水,朴素却不普通。一个猪栏,“土”得掉渣,但与高雅的绘画艺术“联姻”后,马上散发出雅气。游客们可以在这儿喝茶聊天,休闲放松,也可以在这儿制作艺术陶瓷、接受艺术培训。同时郑晓云还在微信、淘宝等平台开设网店,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推广交易。
住在周边的村民时常来玩,他们说,当年的养猪场,周边臭气熏天,污水四处横流。如今猪场变艺廊,臭气换画香,空气中充满艺术细胞,村庄品味都上去了。原先的猪棚主人看见猪棚变得这么美丽,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太神奇了,以后我们小孩可以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真是太好了。”
三衢大地上的治水故事,也许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未来的日子,我们会走过这些阵痛,会看到身边发生的奇妙变化,领略什么是真,什么是美。为了下一个春天的美丽,我们有付出、有坚守,我们的呵护是一种态度,我们的信念是一种力量。
——来源:2017-09-01浙江日报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