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潘爱娟:行走桃岭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7  已读:808 次  文章来源:

 

行走桃岭

 

潘爱娟

 

没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悲壮,也没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浪漫,就这样走进了阳光下的浦江,走在了初夏的桃岭古道,和一群半雅半俗的文人一同感受桃岭的前世今生,感受民国十八年那场春雨带来的善举。

桃岭,又名陶岭,从浦阳街道的桃岭脚村一直延伸到杭坪镇的中村,千百年来,它是连结浦江县城和山里西乡廿四都石宅数十个村的官道,也是浦江西乡通往桐庐、建德甚至杭州的要道。坊间称它是浦江“最完整、最好的”古道。

行走桃岭,是从陶然亭内深处的“茶路会”石碑开始的。时光流逝,石碑上的文字已很难辨认,只有右侧起首还能隐约看到“茶路会碑记”几个字。石碑上方,那块电视剧《美丽乡村》之《桃岭往事》首播仪式的横幅仿佛在随时提醒着人们,桃岭不只是一条古道,桃岭还有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模糊的石碑留给人们太多的遐思,如今洁净空旷的亭子,曾经满满的都是爱意。浦江的朋友告诉我们,以前这亭子内挂有免费的草鞋,还有灯笼和蜡烛。路过此亭的乡民脚上穿的草鞋破了,可自行从墙上取一双新的换上;夜行的人们灯笼内的蜡烛烧完了,可以在亭子里取一根点上。亭子里有一口陶瓷大茶缸,每年入夏到初秋,茶缸里的水一定不会断。亭内还专门隔出一个小房间,内有两张木床和被褥,过路的客人累了,也可以在这儿住上一个晚上。这些善行的费用全来自“陶然亭茶路会”,当年以张序模为首的所有修路发起者,不仅把原先破败不堪的古道修缮一新,而且还筑亭施茶行善数十年。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桃岭山脚的村民们可以乘汽车去县城,桃岭古道渐渐人影稀少,施茶济困义举才告终止。

都说做一天好事容易,难的是一年365天天天做好事。而桃岭古道的发起者们却在此积善行德将近半个世纪,这是何等的不易啊!我不由地感叹,这一带村民的日子是艰辛的,他们要翻山越岭肩挑背驮粮食和蔬菜到几十里外的城里赶集,再从集市换回生活必需品,但桃岭山脚下的陶然亭带给他们的是满满的幸福和温暖。而时隔近百年后的另一件善举,却是让我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古道因为时代的发展被渐渐地冷落荒芜,当古道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地远去,一群年过六旬的女人,为了古道的今生,带着干粮上路了,她们用柴刀砍,用锄头挖,清除了路两旁的杂草树枝,挖开了被泥土掩盖的石板,让荒废了几十年的山道重见天日。她们一连数月不图名不图利的善举,还原了千年古道的历史,更是还原了浦江地域文化的精髓。

出了陶然亭,走上了桃岭古道。循着先人的足迹,脚踩历经风吹雨打的石阶,在这一方天地中体验“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的心情。古道的中央铺着一条条长方形的青石板,这些横竖交错铺垫的石板是桃岭的一大景观,也是古道的精华所在。一些石板上还刻有文字,其中刻有“万里江山”字眼的青石尤为引人注目,不少游客都会驻足观摩。

古道两边树木参天,遮天蔽日,走在古道,时不时会有流水潺潺,小鸟欢歌。此时此刻,告别了都市的拥挤和喧嚣,告别了生活的烦恼和忧郁,眼前只有山花的烂漫,灌木的郁葱。那份惬意,那种自在,相信每一位走过古道的人都能体会到。曾经的古道,是桃岭脚下村民的生存之道;如今的古道,是浦阳甚至整个浦江地方文化的一种象征。

我真佩服我们的先人,他们选择并修建这样一条捷径前往四邻八乡。我敬佩民国十八年张序模、楼凤起等47人的义举,他们“诸善士助产输金,不遗余力……”让整条桃岭再也没有一处泥巴路,让附近的村民再也不用担心路滑难走。我更敬佩21世纪桃岭脚下修复古道的8名老年妇女,是她们默默的付出,让荒废了几十年的千年古道重新展现在了世人的眼前。桃岭古道是一段历史,古道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述说着过往的故事。

一路行走,一路欢笑,翻越桃岭的过程也就轻松了许多,我们的游程很快结束了,但发生在桃岭古道的一个个善举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再见桃岭!待到来年山花烂漫时,我一定会再来看你。

 

潘爱娟,笔名若萍、平儿,女,浙江义乌人。政协义乌市第九、十、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十二、十三届文史委员,义乌市第六批、第七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义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3年开始创作。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今生错过》、《脱轨》,中短篇小说集《别无选择》、《醒着做梦》,散文集《瞬间的美丽》、《冬暖花开》、《梦想一朵红玫瑰》、《拥有着是一种幸福》、《寂寞让你如此美》、《分一点阳光给别人》、《花开的声音》。

 

——原创 2017-08-15 潘爱娟 浦江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