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返回 > 网站首页

李玉伟:春阅桃花始知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29  已读:551 次  文章来源:

春阅桃花始知春

 

李玉伟

 

桃花历来是文人墨客们喜欢吟咏的对象——这不仅因为她是美丽的化身、代表着季节的轮换,还因为在华夏文化中,人们赋予了她更多的内涵:

桃花表春。作为春天的标志,“占尽春光第一枝”,昭示着春之初临,故而又被称作阳春花。

苏东坡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谓春来;

白居易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春替;

王维叹“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语春发;

元稹感“山泉散漫绕街流,万树桃花映小楼”,谈春盛;

凌廷堪夸“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评春欢……在人们的心中,桃花就是春天的“代言人”。

桃花述史。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国风·周南》就借比兴手法“大肆”赞美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赞美桃花的文学作品了。

此后,又有刘禹锡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记录了“诗豪”不改初衷的足迹;

黄庭坚吟“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抒发着“涪翁”叹息人生的情感;

李白咏“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透露出“诗仙”穿越时空的浩叹……

某种意义上,桃花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誉之“史花”亦不为过。

桃花如诗。作为古诗词中喜闻乐见的主题,桃花是诗人钟爱的吟咏对象,更是诗词灵魂的寄托。

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意盎然;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逸兴飞扬;

张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意境优美……

正是桃花的妩媚多姿,让诗人从内心萌发出绵延不绝的诗情诗意。

桃花是歌。古代的词是要谱曲传唱的,秦观词《望海潮·洛阳怀古》“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流传久远;李煜词《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引人唏嘘……

至于现代,颂唱桃花的歌曲更是比比皆是,蒋大为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久不衰;邓丽君的经典《人面桃花》,脍炙人口……

由于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念、留恋、向往,因而桃花多被写入歌词,借物抒情。

桃花抒情。桃花是内在情感的深刻表露。元好问“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叹世事沧桑;辛弃疾“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寄未酬壮志;李贺“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哀青春已逝;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问前路迷茫……

可见, “世间好诗有,意境深邃难”,咏物言志言思,桃花是最好的依托。

文短意犹在,品悟情义长。读者诸君,如果您没有赏阅过桃花,还能说自己到过春天、了解春天,并知道什么是春天吗?

——来源:留住乡愁订阅号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