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
同心智库
第九期
编 |
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义乌研究中心
义乌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2017年3月25日
领导批示: |
念好“三字经” 唱响好声音
·《同心智库》研究员 何恃坚·
中共义乌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义乌要勇立潮头、勇扛旗帜、勇当标兵,锚定新方位,干出新业绩,树立新形象,加快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奋斗目标。
如何面对“风起云涌”世界经济,唱响世界“小商品之都”好声音已经成为市民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厚植商贸优势,围绕“商、小、都”三个字作文章,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根基,商业是核心,遵守市场发展规律,才能再创新奇迹,实现新蓝图。
一、唱响世界“小商品之都”,核心是“商”
1、提升市场主体素养。义乌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市场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生命,是推动义乌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动力源,是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关键所在,而市场主体是广大商户,现在一大困惑就是租摊现象严重,本地人守摊者越来越少,租摊族、租房族越来越多。因此,首先要弘扬“兴商建市”的发展理念,激发义乌人再创业激情。其次,要提升市场主体素养,进一步加大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市场经营户的法治观念教育,树立诚信经营、质量为先的理念,以优质服务、价廉物美诚招天下客,向“面向世界、服务世界”的商业联合帝国迈进。
2、集聚世界各地商品。小商品是义乌的一张脍炙人口的金名片,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是一座“无所不有”的世界超市,吸引了世界各地外商来义乌采购,出口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千家万户之中,知名度与“北上广”媲美。因此,义乌不仅要做强出口贸易,还要做大进口、转口贸易,把握好“一路一带”发展之契机,利用“义新欧”之品牌,让世界小商品汇聚义乌,让义乌真正成为商品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服务最佳的国际贸易中心,成为国内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主渠道和国外日用消费品进入中国的桥头堡。
3、扶持海外贸易方式。义乌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国际市场的容量大于国内市场,其真正的意义不止是拉动出口增量,而是推动了中国制造站在了全球价值链的顶部,分享着全球的零售市场,因为传统贸易方式是很难把国内商品渗透到国外零售终端。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好全国首个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这一机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做到线上线下并驾齐驱,谋求市场转型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将作为义乌政府重要扶持的外贸模式,加大海外仓的筹建工作,让中国商品直接延伸到海外消费者的手中,拉长整个贸易链条,不仅有利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同时还能降低物流成本。
二、 唱响世界“小商品之都”,定位是“小”
1、小商品,大产业。义乌经济是百姓经济,不以物小而不为,而以物小大作为。市场经营户瞅准不起眼的小商品、小配件,发现别人尚未注意到的市场缝隙和商机, 前店后厂,专注于某一行业领域,做专做精做细核心产品,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成长为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培育了袜业、饰品、拉链、化妆品、衬衫、文化用品、制笔、工艺品、毛纺、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知名产品,做成了庞大的“规模经济”。 义乌拥有世界最大的拉链企业、世界最大的袜厂、全国最大的饰品企业、世界最大饮用吸管生产企业、国内最大的相框、清洁球、织带、易拉罐等生产企业,如今饰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胶带占50%以上。如果市场没有自己的产业支撑,那么就成为了无水之源,也必将干渴而死。但是,义乌市场也存在产品低端化、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运行管理粗放、同质化竞争激烈、生产经营短期化、附加值不高等制约因素。因此,传统优势产业要向时尚、健康、绿色、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人才引进,围绕“专精特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全力推动商品向创意、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做大做强产业链,把义乌建成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拥有小商品行业话语权。
2、小企业,大集群。义乌市场发展立足实际,确立并始终保持“小、全、新、特、廉”商品定位和市场特色,在全球打响“小商品、义乌造”品牌。小微企业在义乌经济中占的分量很重,可以说是义乌经济的基础,形成了强大的块状集聚产业区,先后被授予中国拉链产业基地、中国制笔工贸基地、中国化妆品产业基地、中国袜业名城、中国无缝针织服装名城、中国工艺礼品工贸基地、中国流行饰品工贸之都、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但是,随着整个经济下滑,各类成本上升,加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不断深入,片面追求抓产业高端,抓高端产业,使许多低小散企业举步维艰,纷纷向外地迁移,造成产业生态链的断裂,加剧了产业集聚功能渐渐弱化。因此,政府要改变一刀切的强势举措,树立“小即大,少即多”的理念,发挥传统行业优势,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厂房空置率不断增多的现状,整合集聚低小散企业要素资源,选准主攻方向,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打造小微企业集聚区,与大企业、大项目建立稳定的生产、研发等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形成合力,让企业小而强,小而美,从源头改变“低散乱危”、“四无”生产等现象,再创产业集群之辉煌。
3、小政府,大服务。市场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过度追求政绩工程,应该倾听各个层面的心声,国际商贸区五区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商位经营空置率之高,不得不让人深思,因为义乌本生就是资源贫乏之地,原材料几乎都要外地进货,制造成本可想而知,定位不清,盲目扩张带来了市场资源严重浪费。现在市政府又在加大电商园区及仓储的建设规划,在土地资源要素如此紧张之际,笔者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空置厂房的改造,实实在在为入园的电商企业做好服务,加快各项手续审批。还有,市场经营户反映各项费用过高,要适度减免,“放水养鱼”,降低成本。招商引资也不能“贪大欺小”,片面招“顶天立地”高大上的国企央企,要统筹安排“铺天盖地”的“专精特新”微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美国底特律汽车城、东北重工业等衰退就是一个个引以为戒的案例。
三、唱响世界“小商品之都”,目标是“都”
1、格局大气,中心外移。义乌城市原来集聚在绣湖,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来义乌的经济中心随着市场的变迁而变迁,从新马路市场,到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再到福田市场,可谓是市场办到那,经济中心就转到那。但是福田区域由于国际商贸城、金融商务区等过度集中,导致房价过高、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因此,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必须要有大视野、大手笔,打破“螺丝壳里打道场”之常规,可以借鉴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上海从浦西外滩时代迈向浦东时代,打造多中心,建议今后城市规划沿着义乌江向佛堂方向发展,因为这里不仅交通便捷,更是景色迷人,义乌从绣湖时代向双江湖时代迈进。
2、场街结合,体验经济。义乌虽然拥有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等10多个专业市场,但是市场客户比较集中,且以批发为主,白天营业,晚上关门,零售业是义乌的一条短板,就连义乌本地人消费也几乎是世纪华联等大型超市为主,根本不会到市场采购。随着全国各地市场遍地开花,同质竞争,网上电商的不断发展,原产地供货使得义乌批发优势渐渐失去。但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进步,消费者的体验经济渐渐红火,三挺路夜市的繁荣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为此,按照“以场为主、先场后街、场街结合、互促共荣”的要求,加大专业街总体布局规划、政策扶持、行业管理,弥补“摊位式”市场经营的缺陷,拓展商品陈列、展示空间,错时开放经营,让更多客户体检消费,做大做强零售业,让“夜间经济”遍布全市每个角落。同时,也可以谋划“万国街区”,展示外国商品、外国文化和风土人情,发展进口贸易与购物旅游、生活体验充分结合,不断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3、文化引领,全域旅游。义乌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输出不仅是商品的品牌,不能以单一的数量第一为标准,而应以城市的独特商业文化和消费者归属认同感来衡量。因为,义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座活力创新的移民城市,我们不仅要深挖浓厚的乡土地域文化,做精做强商贸文化,还要做好外来文化,解决好外商在义乌的就学、住房、生老病死等问题,大家融合共生,才能聚人心,让更多的外来者安心工作生活。现在,义乌正在大规模的城市有机更新,就要研究好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历史遗存的保护,专业街的布局等,可以突出“文化创意、时尚旅游、高端商务”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引进国际化大型化主题公园项目,以大项目促旅游;建设义乌小商品发展市场博物馆,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经商历程的文化记忆。同时,允许民间资本准入,建造农耕、剪纸、木雕等各类主题博物馆,可以建造红酒、饰品、打火机、玩具等商贸文化陈列馆,处处是景,全域旅游,打造成为购物旅游的目的地。
本期送:义乌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及有关领导,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院长,同心智库研究员。
编辑:朱庆先 签发:何建农 电话:0579-85522891 E-mail:zgscy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