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我的想法(一)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20  已读:774 次  文章来源:

我的想法(一)

 

云溪之子

 

一个真正有学问、有品位的人,决不是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好为人师者,而是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人。

不要用固定的、程式化的思维去看待爱情,世界上的爱情形式那么丰富多彩,令人瞠目结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十分有道理。这个社会里,许多人擅长于说一套做一套,说的是艳若桃花,俨如圣人,但做的却是狗皮倒灶,卑鄙下流。你看,今天他还在主席台上对腐败问题口诛笔伐,振振有词,明天可能就因腐败问题而成了阶下囚。我喜欢实实在在的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唱高调。

洋河大曲有种酒分三档次: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梦之蓝价位最高,其次是天之蓝,再其次是海之蓝,这种分类十分有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平等,有许多限制,但谁也无法限制人的想象力,谁都有做梦的权利。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卖火柴的女孩,虽然很穷,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在冰天雪地里仍然可以想象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舒舒服服地吃着烤鸭。可以做梦,可以想象,这是上帝造人事业中做得最棒的!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切记。早些年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到一个生产队去买牛,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价格也谈好了,最后在分香烟的环节出了问题,站在队长周围的所有人都敬了烟,唯独忘记同样站在边上的一位老大妈递烟了,而这位大妈会吸烟,结果这位大妈坚决不同意卖牛给他,原来这是生产队长的老妈,而队长是一位孝子,很听老妈的话,结果这事黄了。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但我们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理一理,分析一下,也就清楚了。比如我们在众多的问题和矛盾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所谓纲举目张。比如祸福关系的转化,就体现了辩证法。一件事情,看起来不好,但通过一定的条件,它会转化,同理,一件看起来很好事情,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很坏,所谓乐极生悲是也!我们要用豁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许多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只要非常认真去做了,难题就解决了。如禁止酒驾的事情,开始大家觉得非常难,不少人也存侥幸心理,觉得交警部门不会那么认真去查,结果,因为认真处理,酒驾很少发生。又如中共十八大之后,提出了八项规定,有人认为这根本做不到,因为以前类似的规定很多,但大多雷声大,雨点小,有的是光打雷不下雨。但因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自身做起,抓铁留痕,短短几个月内,令人眼前一亮,百姓交口称赞。

亲戚和朋友是有很大区別的,因为亲戚关系来自于血缘,或父系或母系,没有或很少有选择的余地,而朋友是后天形成的,有充分的选择空间。有的亲戚你十分讨厌他,但不得不与之交往。朋友则不同,可以交往,也可以不交往。一个偶然的见面,一杯清茶,可以成为莫逆之交。真正的朋友无须多,鲁迅先生同瞿秋白先生是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鲁迅曾写过一幅对联,表达了这种意思:“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婚姻问题的过度物质化,是这个社会非常可怕的事情。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理想。纵观当今中国,在婚姻上爱情成了一个奢侈品。《非诚勿扰》上主持人孟非总结说:现在的择偶标准,男的要求女的漂亮,漂亮,漂亮;女的要求男的有钱,有钱,有钱。有的地方干脆明码标价变相地“卖女儿”。物质是我们要追求的,爱情也是我们要追求的,两者取其一,应以爱情为先。

社会的不公平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种不公平当作了“理所当然”!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成果是巨大的,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使得一些人利用手中的特权谋利益,财富惊人地增长。这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时间长了,社会也麻木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社会的不公平之根长出了许多畸形的藤蔓:贪墨,卖淫,诈骗,上访⋯⋯长出这些毒瘤很容易,切除则很难。中共十八大之后,正在试图改变人们这种观念,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

宁左勿右是当今中国许多领导的观念,这是非常可怕的,实质上就是“打着革命的旗帜反革命”!在中共历史上,左倾思潮对革命的破坏力最大。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共产党的力量还相当薄弱,而共产国际往往是脱离现实的可能,提出不切合实际的大目标,如仅有几百人的武装力量,就要被要求去攻打大城市。现在也一样,如中央提出要执行“八项规定”,有的地方就层层加码,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使得大家对“八项规定”反感!

不要以为关心国家大事只是上层的事,知识分子的事,其实那些平民百姓,目不识丁的下等人,同样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对国家大政方针正确与否、效果如何的判断与评价,更加直观、准确,有惊人的预见性!毛泽东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可惜现在许多领导并不懂这个道理,他们习惯于拍脑袋决策,从不听取群众意见,这些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十足的白痴!

不要用固定的、程式化的思维去看待爱情,世界上的爱情形式那么丰富多彩,令人瞠目结舌。怎么样的婚姻是合适的,怎么样的爱情是正常的,任何人都无权去指指点点,因为“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上帝造人,我最佩服的是有爱情这个东西,只要有这种情感存在,人便会有无穷的乐趣。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承认同性恋的合法性,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享受田野的风光,心情是愉悦的,而成本很省。世界上真正高等享受往往是低成本的,如小孩子喜欢玩泥巴,老人喜欢在太阳底下晒太阳,这一切都那么自然,崇尚自然是人的本性。顺应自然,不去刻意追求,这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在许多事情上往往有被异化的现象。我们不要这样!季羡林说过,他从不为了追求长寿而刻意锻炼,在饮食上也从来没有什么顾忌,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但他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

茶禅一味。那晚我在陋室茶楼喝到了一泡极品茶,茶龄有数百年。其茶色如透亮的琥珀,饮之如水无味,但却是茶中珍品。这令我想到了世间的许多事,如世界名牌香奈儿的产品,其特点设计简单,朴素无华。又如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随同出国时所穿的服装,品牌是“无用”,简单之极。又如作文,真正的好文章,决非有意而为之,花里胡哨,而是象“论语”,娓娓道来,如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又如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做人亦如此,一个真正有学问、有品位的人,决不是高高在上、夸夸其谈、好为人师者,而是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人。

孔子确实是对人生有通透理解的人,如他对人生经历的精当描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因为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了,八十就没有描述了。但这种经历只存在于那些大彻大悟者之中,一般人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其实,人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首先是对物质的追求,其次是追求文学艺术,最高的 境界是信奉宗教。说实在的,迄今为止,我们依然无法解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三个问题。

人是需要有追求的,也是要有点功利心的,但过度了,便走到了事物的反面,过犹不及!我参加工作几十年,风风雨雨,阅人不少,许多人坏就坏在没有一颗平常心,过分地追求,最后走到了事物的反面。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不践行科学发展观,偏面追求GDP,结果一定会资源衰竭、环境破坏、人民遭罪!对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许多人认为它是消极的,其实它深刻地说明了把握哲学中“度”的重要性。

人必须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如何将某个问题学得更深一些,那你就试着给人上课。去年以来 ,我先后给江东中学、义乌二中和稠江中学丹溪校区的师生上一些专题课。每上一堂课,事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看了不少书,增长了不少知识,这有点象今天的“五水共治”,先设置目标,然后形成倒逼机制。人从根本上说是懒惰的。我认识的不少年龄与我相仿者,不会使用电脑,但也有的运用自如,原因在于一个有目标有追求,一个没有,实际上只要去学,没有学不会的。

前些天,我到金华一个朋友家玩,朋友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个女人,如果别人说你漂亮,不值得骄傲。因为容貌是来自于遗传,是父母给的。如果别人夸你气质好,有修养,这才值得高兴。气质和修养更多地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人何必过多地去追求外在的容貌呢,为此去整容(当然,那些有身体缺陷,需要整容的除外),应该更多地将精力放到提高自身的修养上。

孤独有两类:外在和内在。一个人独自在荒郊野岭,是外在的孤独;一个人处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区,或者有许多同事在一起,仍然感到孤独,那是内在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等于性格孤僻,有时候真正的英雄也很孤独!在我看来,有时候孤独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人才是最自由的,可以任思绪纵横千古。孤独最大的原因是能融入这个社会,当然也有的是他要引领这个社会。

存在即是合理的。这句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你又不得佩服,因为这是残酷的现实!不要埋怨,不要不服气!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国际间的丛林法则,没有温情脉脉,只有血淋淋的残酷。我们切不可被那些超级大国的花言巧语所蒙蔽,我们只有使国家变得强大,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往事,他们纵横捭阖,让中国笑傲寰宇,我仰视它,希望能够再现,这就是我理解的中国梦!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著名女作家陈学昭的代表作。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各取所需,按需分配,工作成了毎个人的必需。对以上这些,我以前很不理解,以为一个人天天吃喝玩乐,不用干活,多逍遥自在,谁会去自找工作做。去年我到北欧的瑞典、芬兰,这些都是高福利的国家,许多退休后的老人不甘寂寞,在家搞发明,视工作为乐趣。当然,这首先得人们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一个有灵魂的人,必定会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为什么落叶要归根?因为枝繁叶茂缘于根,缘于这片大地。叶与根的关系,犹如儿子与母亲。多少游子飘泊在外,最渴望的是回到故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个人一旦进入老年,无论你身处何种优越环境,都想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哪怕它十分贫穷。人与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相通,来自于大地,回归到大地。所以,你无论有多么富贵,都不值得炫耀,因为这无非是人一个美丽的外表而已,是一片美丽的叶片而已,从本质上看,我们都是大地的一个因子。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