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价值引领 提升科技创新
——科普文化交流专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是“十三五”计划开局之年,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世界互联网大会和G20峰会的举办,为科普文化的纵深推进释放了强烈的信号。作为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夯实基础、开拓创新之年,年初我们按照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2016年度的工作目标,以42项活动为引擎,提升科普文化的响应能力和社会应用价值。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科普文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实际完成工作63项,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下面对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一、以会员发展和中心设立为维度,逐步夯实组织基础。
2016年,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立足于自身建设为发展要求,着力于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大力发展浙江地区科普作家协会骨干中的全国会员,并做好横向和纵向联系,在服务特色、管理规范、成员素质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本着成熟一名发展一名的原则,重视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和杰出表现,全年发展全国会员22名,使浙中地区全国会员总数达到30名。同时,分别在杭州、嘉兴、金华组建了三个科普文化交流中心。以浙江各中心作为孵化点,逐步铺开全国各中心网点的建设。
二、以建立“同心智库”为市场金钥匙,提升科普应用价值。
2016年3月15日,在义乌市委党校举行“广纳天下贤才,打造民间智库”座谈会并由科普文化专业委员会牵头,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同心智库”执委会,创办“同心智库”内刊。5月—12月,共编辑出版“同心智库”内刊8期,其中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批示落实5期,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强教授批示3期,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我们建立智库组织,完全附合党中央的意图,是一项创新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以科普创作为立足点,固定科普文化推广成果。
根据浙中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特点,创作了以日用品为题材的科普作品《纽扣》一书并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2016年4月24日在义乌举行的该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上,义乌市领导和专家学者对《纽扣》一书的写作创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6年12月16日,在同济大学举行了由科普作家骨干主编的《批发市场概论》一书出版发行座谈会,该书是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填补了我国批发市场教科书的空白。由科普文化交流委员和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春天的脚步》一书,在2016年年末出版发行,作品体现了很高的科普水平和文学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以科普活动为载体,多视角展现科普文化专业委员会的生机和活力。
(一)联合属地科普作协,建设科普同仁之家。以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为主体,2016年3月开始至年末,举办了9场“3D打印进校园”和“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全年举办“科普教育大讲坛”12期。
(二)配合国家商务部和浙江师范大学,分别于2016年4月12日至15日和7月15日至18日举行非洲英语国家和法语国家商务官员培训班,由科普作家骨干主讲,受到60多个非洲国家商务官员的欢迎和好评,为中国市场、中国商品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同时加强了和非洲国家的科学文化交流。
(三)2016年10月23日,策划组织了为义乌市场开放起到关健作用的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老人八十五周岁祝福活动,弘扬了敬老尊老、孝行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媒体报道后仅手机和网络点击量就达21万多次。
(四)2016年10月25日至27日,策划组织并在义乌举行了“全国重点市场科学发展研讨会”,为全国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五)义乌科普文化街和金华科普文化村建设有了较大进展,科普文化街全年基础设施投入500多万元,科普文化村投入30多万元。
(六)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党建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主要有“为山区敬老院送温暖”、“组织整治脏乱差,建设精品志城市”、“营造种植科普林”等。举办了由金华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的世界地球日等活动和义乌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乡村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宣传推广为抓手,完善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站发布渠道。
在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各组织的主要宣传通道。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科普同仁之家率先建立了“科普文化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科普文化第一线的讯息,深化科普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传播和渗透。同时,改版升级科普文化交流网站,进一步丰富“科普文化交流网”的静态内容,细分十一个栏目,在作家风采、同心智库、作品集萃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该网站改版提升后,进入百度搜索引擎前三,成为影响力较大的科普类网站。两个平台动静结合,为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的宣传推广相辅相成,互相生发。
过去的2016年,是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全体同仁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一年,是创新创业、有志有为的一年。面对2017年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立足2016年的成绩,围绕“发展会员、提升创作、策动项目”的总体要求,坚持价值引领,推进创新发展,借助会员和中心两大基础,提升创作能力和成果展现,通过项目的运作,促进科普文化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型,努力实现2017年度总目标。主要工作要点:
一、健全组织机构
以换届为契机,补充新鲜血液。完善组织建制,成立秘书处,广泛开展各项工作。围绕创作、教育、智库、活动、项目、书画6个中心,发展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副主任,各司其职分工协同。每个中心细分自己工作计划,保证年度一项重点工作,两项创新工作,三项常态工作。智库中心组织完成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调研课题一个以上。
二、发展会员和交流中心
按照专业、热心、自愿的原则发展高品质会员,以浙江省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力争浙江地区发展国家级会员10名,全国区域发展国家级会员30名,为中国科普作协输送优秀会员。在2016年文化交流中心3家发展的基础上,2017年完成3家文化交流中心挂牌,中心地址选择在文化名镇和省会城市。每个交流中心自主开展活动,各有特色,并每年承接一次委员会的重要工作。
三、聚焦科普创作
作为落地义乌的专业委员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有着良好的创作环境。2017年以义乌市场为创作背景,深耕市场文化,以商品、商帮、商人和茶花、佛手、茶叶等为主题进行科普丛书创作。横向联系属地作家协会,2017年度计划编辑出版科普书籍3本,文学书籍3本。在此基础上,逐年进行丛书创作,形成有科普特色的精品系列丛书。
四、策动科普项目
围绕“六个一”工程,科普文化第一街、科普文化第一村作为2016年度重点推进的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进展。一期工程争取2017年底前完成。另外,坐落在义乌市民主路的科普楼建设同期完成,成为全国首家县域科普楼,为科普文化的展现起到了很好的承载。
五、完善发布平台
借助“一网一刊一平台”三位一体的发布平台,在“网刊互动、共享成果”上力求突破。2017年进一步完善发布渠道,提升信息发布质量,形成定时定量互动的发布机制。设定专门团队管理网站、刊物和平台,密切关注中国科普作协动态,以此为方向做好委员会的各项中心工作。
中国科普作协科普文化交流专业委员会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