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品

返回 > 网站首页

李秋弟:科普摄影的真趣美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08  已读:2194 次  文章来源:

科普摄影的真趣美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李秋弟 2017-02-06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网

随着数字相机和手机摄影的大普及,科技领域也随着时代潮流进入了“全民摄影”时代。用数字相机记录和反映自然生态与科技科研领域的生活,已经成为大众化摄影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自然界生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学习、探讨和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为目的的生态摄影,已经有了一支相当规模的队伍。就科普工作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是把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思想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抓住这个契机,调动和引导这项群众参与度很高的科学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会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笔者若干年来追随清华大学吴文虎教授做了不少信息科技方面的普及工作,并因此获得过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也先后在《大众科技报》《科学时报(中国科学报)》主笔科普摄影专题讲座,在《大众摄影》等报刊发表过论文,出版过《用镜头探索大自然》等专著,为部分国家机关、北京市各区县的科技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学生以及摄影爱好者举办过多次生态摄影普及讲座,对于科普摄影的一些原则和拍摄技巧也有过一些探索和思考,但总体说来还缺乏有深度的理性探究。虽然说摄影主要是看作品,一图胜千言,但是作为科普摄影工作者,把科普摄影的要素梳理清楚还是必要的。现在把自己一些还不太成熟的想法归纳出来,就教于各位专家、同仁,以期对繁荣科普摄影创作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容易与迎春花混淆的连翘花

 

容易与连翘花混淆的迎春花

什么是科普摄影?我认为,从内涵方面说,主观上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而进行的摄影创作和作品;客观上用于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的摄影作品,都属于科普摄影的范畴。当然,科普摄影的外延可以包括使用不同器材与设备创作的许多摄影门类的作品,同仁们通过逻辑推理即可得知,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以自然生态摄影为例,与同仁们交流一下科普摄影的标准——“真趣美善”等几个问题。

科普摄影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包括为科普而进行的摄影创作和用于科普工作的摄影作品,都属于科普摄影的范畴。

缺乏科学性的科普作品应该坚决地“一票否决”,但没有趣味性、艺术性的作品,也同样很难有好的效果。

科普摄影作品必须要把“真”和“趣”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普摄影的艺术创作原则应该是“存真求善,存真求美,以趣美扬善,以美趣传真”。在科普摄影的创作实践中,应该“以善写真、以善驭美”,杜绝作假作恶取得名利的行为,既要真实客观地表现自然,更要自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守望者。

花粉中的蜜蜂

 

正在进午餐的食虫虻

科普摄影之“真”

科普摄影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不同,它本身就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科普摄影工作者面对的是怎样更好地将科学与艺术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问题。科研讲究求真求实,探索自然规律;艺术创作讲究真善美的统一。

首先,没有科学性的科普作品应该坚决地被“一票否决”——因为包括科普摄影在内的科普创作应该“姓科”,缺乏科学性的所谓“科普”很容易会变成“卖假药的”,以往一些号称“最牛”人士搞的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实质是“愚民”甚至“毁人”的,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它们对社会只能是负能量。但是,没有情趣、没有趣味性、艺术性的科普摄影作品,你的科学性再强,也同样很难有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科普摄影作品必须要把“真”和“趣”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普摄影的艺术创作原则应该是“存真求善,存真求美,以趣美扬善,以美趣传真”。

二月兰花丛中的食蚜蝇

 

一只蚂蚁正在吸食蚜虫的“蜜露”,吃得手舞足蹈

笔者以为,就科普摄影主要题材之一的生态摄影而言,崇尚自然,真实地表现自然生态和各种生物,应该成为摄影者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认为,这里的“崇尚自然”,一是要真实客观地表现自然,二是自觉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守望者。前者说的是“真”,就是作品的科学性,它应该有这样几层意思(后者说的是“善”,本文在后面进行阐述):

⒈ 摄影的环境要真实

只有深入自然之中,科普摄影作品才能有真实可信的氛围。如果你拍的生物不是生活在它应该生活的典型环境之中,它的科学价值甚至审美价值都会大打折扣。例如,一张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照片与它们被关在动物园笼子中的照片,一张“原汁原味”的照片和一张经过PS的照片,其科学价值显然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⒉ 被摄主体的状态要真实

拍摄昆虫时切忌摆布,用大头针之类的工具“固定”昆虫的方法更应该避免使用。

我们应该尽量拍摄自然生态中的“活标本”,尽量不要在人工环境与状态下拍摄“死标本”。当然,到自然环境中去拍摄生物(包括拍摄昆虫),是有一定难度的,有时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确保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拍摄了不少微距摄影作品,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抓拍不同昆虫飞行和捕食的照片占了很大比例。这种照片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法摆拍,而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当然,拍摄这些照片对于创作者的观察能力和抓拍经验都要求较高,但不断拍出更好照片的成就感也会更强。

⒊ 后期编辑处理不能失实

生态摄影照片在后期如果需要适当编辑,第一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真实、客观。笔者以为,为保持科学性、真实性,处理此类照片应该与新闻摄影类似,只可以微调对比度、亮度、饱和度,或进行纯粹意义上的剪裁,而不能做更换背景和局部加工等处理。例如,绝对不能让死的标本飞到天上去,或者把某一种昆虫的图像和与它们根本不搭界的环境“捏合”在一起。

以下情况在现实中也不少见:例如,有的照片上的红蜻蜓竟然落在花上吻着花蕊,标题为“蜻蜓采花蜜”,这就不符合自然逻辑了,因为蜻蜓一生都是“肉食动物”,所以不会“斋戒修行”去吃花蜜。更有甚者,在有的照片中,正从远处向荷花飞来的蜻蜓竟然比在近处的荷花还要大——这样违反透视规律的“创作”当然既不符合科学精神,更不符合实际情况。作为写实性的科普摄影作品,即使是作为可以适度修饰的艺术作品,它们也应该首先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笔者拍摄的组照《进餐的食虫虻》,其中一张主体较小,为了突出“进餐”这个主题,就把其“就餐”处的岩石背景裁掉了一些,不但没有出现失实的问题,反而形成了一幅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吃”的特写。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美崇尚自然的艺术风格,说完美的艺术作品应该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科普摄影作品,更应该贵“实”不贵“虚”。我们要捕捉自然生态的真实美图,也应该下工夫认真拍好、处理好每一张照片。

⒋ 照片说明要科学、准确

有些生态摄影图片说明时而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本来挺漂亮的照片,却配上了一个错误的说明。例如,前几年有些报刊时常把“连翘花”的照片说成“迎春花”,把食蚜蝇或某种虻的形象注解为“小蜜蜂”……即使是一些比较权威的科技类报刊,有时也不能“免俗”,以致错误的、不科学的信息扩散传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求知的受众,也降低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究其原因,在于有些摄影者,尤其是科普工作者和媒体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待完善、科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说得直白一点,是因为有些摄影者或采编人员满足于一知半解或者处于忙于应付的状态,缺乏孔夫子那种“每事问”和“多思”的精神——而这些正是科学工作者、科普摄影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另外,有些局部特写的生态照片如果没有说明,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感知,但是拟定题目和编写说明一定要科学、准确,这样就可以在传递艺术美的同时,也传播了科学知识。

捕食蚊虫的蟌

 

正在捕食瓢虫的蜘蛛

当然,科普(科技)摄影必须以“真而美”的形象感染受众,就是说,它可以动用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用光、构图、景深控制等。但从根本上说,它还应该是属于写实型的创作。因此,真实地反映自然是科普摄影作品的第一原则,在这个领域的创作不应该进行过多的雕琢加工——古语所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应该是科普摄影的最高境界。一句话,作为科普摄影重要题材之一的生态摄影应该是真实、艺术地反映自然,而不应该有人为扭曲自然的倾向。

 

作者简介

李秋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摄影专业委员会和数字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