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永松:揣着文心梦走在文创路上
龚永松
龚永松诗集《遇见》
“少年听雨歌楼上”,曾几何时,诗歌和当下的流行音乐一般,广受青年男女的追逐热捧。任凭岁月流转,有人不忘初心,龚永松是典型代表,一直揣着文心梦走在文创路上。
11月26日,龚永松诗集《遇见》在义乌党校迎宾馆举行新书发布会。20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守,终让读者遇见《遇见》,终使龚永松“诗花”娇艳。
龚永松1972年出生于义乌稠江的一个普通农村,如今不惑之年的他不仅是香港理工大学文学硕士、中国农工民主党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义乌工商学院客座教授,还是义乌市容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义乌市文化产品创意行业协会会长。一半是文人,一半是企业家。
龚永松与诗歌结缘较早,孩童时代,吹着山间的风,吮着田野上的泥土芬芳,在草垛里咏着“鹅鹅鹅”的诗歌,在夜里听着祖母讲着遥远的故事,望着繁星满天,他的思绪在飞,他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颗爱的种子在萌发,他选择把对生活和自然的爱写进了诗里。中学时代,他与诗歌来了一场热恋,并开始文学创作,孩子的哭、老人的笑,家乡的山山水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他歌颂的对象。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正值诗歌最盛行时期,此时的他就读于武汉大学,在美丽的珞珈山上、樱花树下,书生意气的他常与一群同学进行文学创作,一颗赤子之心,装满家国天下。20年后,在诗歌里,龚永松愿做一个“真我”。
诗人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习惯于用诗歌去观察世界,谁也无法读懂他的内心装下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在包分配的年代,年轻气盛的他放弃铁饭碗,远走他乡,面对种种鄙夷、不解,他从不妥协,逆风而行,为了人生和梦想而出走。正如武汉大学这座名校推崇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价值观一样,在他的三观中,深深烙着他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追求和个性,不甘于寂静无为,愿做一个“经世致用”的文人。
和大多数诗人一样,探索与冒险、坚持与变化是龚永松的标签,大学毕业后,龚永松选择创业,下海经商。从此在义乌这座城市,多了一位有知识的商人。他顺势而为,应时而动,一直占据先机,事业蒸蒸日上。从上世纪90年代做裤袜产业开始,到21世纪初转型进入到保健品领域,2006年,他又进军中国酒业市场。身在商海,不忘文心。2013年,龚永松又巧妙转型,总算找到了一条“文心+文创”的发展道路,创办容艺文化,取意“创艺无界、有容乃大”,用文创的理念去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如今,他的事业正如火如荼。
“拥抱变化,善于学习。”在分享商场经验时,龚永松毫无保留,八个字简单明了,同时又充满智慧。龚永松始终把学习当做终身事业,在多年创业中,他从不忘提升自己,不论再忙再累,都要读书。2007年,龚永松申报浙大总裁班进行深造,2012年他又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就读在职研究生。“这个世界发展的太快,安于现状只会被淘汰,接下来,我想去美国读博士,研究电子商务领域。”
作为文创企业董事长、义乌文化产品创意行业协会会长,龚永松十分关注文学的发展,多次筹备诗歌创作大赛、“容艺文化”诗歌节等活动,来营造一种好的文学氛围,来繁荣商城的文化。他身体力行,多少年来,龚永松对诗歌的爱只增不减,一直以石心的笔名进行创作,每日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首诗,他的作品常见于《中国文艺报》、《海峡诗人》等。
对于诗歌,龚永松有自己的诗观:“诗是枯燥生活中的一丛绿植,每每提及,顿觉一片温馨。诗人是有独特想法的一群人,有看问题特别的视角,或许有几乎抵达事物本质的能力,他有美好的字句,纯真的世界。”
来源:2016年11月29日《义乌商报》
商报记者 刘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