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同心智库
第二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义乌研究中心 2016年5月20日
领导批示:
中共义乌市委书记盛秋平同志作重要批示,文章被列入中共义乌市委全会扩大会议资料汇编中。 |
敢问路在何方之二:
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同心智库调研组·
【摘 要】: 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是一个包括了水利、考古、城建、土木等各种工程结合在一起的浩大工程,不只是个城市规划的案例,是公众与政府
一起努力的结果,更是一种正视历史的勇气。首尔政府敢想敢做,改造清溪川对改善首尔城市生态环境、提升首尔城市品位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案例的解剖分析,力图对区域城市建设和美丽义乌建设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清溪川的前世今身
清溪川最早被称为“开川”,是600多年前的朝鲜王朝时,国王为排除由首尔周围山上流下并汇集在市区内的积水而下令挖掘的一条疏水内河,它汇合了多条溪流,从西向东流经首尔市中心。后来,改名为“清溪川”,成为一条深深影响首尔市民生活和生计的河流。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清溪川沿岸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成了垃圾、污水、贫民窟和贫穷的象征。
当时,人们认为解决清溪川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覆盖河道。早在1937一1942年,清溪川在历史上第一次被覆盖,以解决环境问题、洪水问题以及作为排水系统存在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1958年伴随着首尔市的重建,到1978年的20年时间里,清溪川在没有经过治理的情况下被水泥板所覆盖。至此,原来存在600多年的,影响首尔市民生活的清溪川作为开放性城市河流的历史结束了,而新的被覆盖作为道路的清溪川时代来临了。
随着韩国经济开始起飞,首尔政府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中心区的道路通行能力,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又修建了一条4车道双向专用汽车高架桥,成为横贯首尔东西的交通主干道,日均交通流量达到16万多,被认为是韩国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一度被韩国人引以为自豪。进入2l世纪,韩国粗放式的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政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基础。2003年,在提升首尔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品位和吸引力的目标引导下,首尔市政府开始实施清溪川内河的生态恢复以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工程。整个工程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拆除了清溪川路和覆盖在上面已经年久失修的高架桥,修建了滨水生态景观及休闲游憩空间,耗资3800亿韩元(折合约3.6亿美元)。工程于2005年10月竣工,有清洁流水的清溪川作为内河重新出现在首尔市民的生活中。
二、 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
清溪川复兴改造项目,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交通疏导
清溪川工程的实施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交通疏导问题,建于1970年代的高架桥是双向汽车专用道,承载着大量东西方向的城市交通。很多首尔市民和民间利益团体都认为拆除高架桥将会使首尔市中心原本就拥堵不堪的交通状况更加糟糕。政府在经过认真细致的交通调查、市民调查以及在对项目有可能对交通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交通疏导以及限制措施,同时增加穿过城市中心的公共交通,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倡导市民乘公交出行。工程完工后虽然曾经一度出现过交通混乱的现象,但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原来大家担心的交通灾难并没有发生。
(二)水体复原
在拆除了覆盖在清溪川水体上的路面结构以及路上的高架桥后,面临的主要是水体复原的问题。由于清溪川被覆盖在地下以后承载着排污的功能,因此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防止复原的水体重新被污染,建设了新的独立的污水系统,对原来流入清溪川的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
此外,还要解决水源的问题,没有水源,清溪川将常年处于干涸状态。为了保证清溪川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最终采用三种方式向清溪川河道提供水源。主要的方式是抽取经处理的汉江水,另一种方式是取地下水和雨水,由专门设立的水处理厂提供。第三种方式是中水利用,但只作为应急条件下的供水方式。
(三)河道整治
重建的清溪川还要面临夏季洪水的考验,因此泄洪能力设计为可抵御200年一遇的洪水。整体河道整治分为三段:西部上游河段河道两岸采用花岗岩石板铺砌成亲水平台,河段断面较窄,一般不超过25m,坡度略陡。中部河段为过渡段,河道南岸以块石和植草的护坡方式为主,北岸修建连续的亲水平台,设有喷泉。相对于西部和中部河道设计的人工化,东部河段设计上以体现自然生态的特点为主,河道的改造以自然河道为主,河道宽度为40m左右,坡度较缓,设有亲水平台和过河石级,两岸多采用自然化的生态植被,选择本地植物物种。
河道整体设计为复式断面,分为2~3个台阶,人行道贴近水面,达到亲水的目的,其高程也是河道设计最高水位,中间台阶一般为河岸,最上面一个台除即为永久车道路面。此外,河道整治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如建设湿地,确保鱼类、两栖类、鸟类的栖息空间,建设生态岸丘为鸟类提供食物源及休息场所,建造鱼道用作鱼类避难及产卵场所等。
(四)景观设计
清溪川项目充分考虑河流区位的特点,在自然与实用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河段采取了不同的设计理念。西部上游河段位于韩国的政治和金融中心,周边地区包括总统府、市政厅、新闻中心、银行等,景观设计上处处体现现代化的特点。中部河段穿过东大门地区,那里是韩国著名的小商品、机械工具、照明商品以及服装鞋帽的市场,是普通市民和游客喜爱光顾的地方。因此设计上强调滨水空间的休闲特性,注重为小商业者、购物者和旅游者提供休闲空间。东部河段周边地区历史上是小市民和贫苦市民居住的地方,与中部和西部相比,发展相对落后,目前为居民区和商业混合。因此,景观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的特点,使市民和游客们可以找到大自然的感觉。此外,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现代的五色“文化墙”以及由两万多市民共同参与制作的希望墙则寄托了首尔人民对未来的希望。清溪川工程力图通过照明规划创造迷人的夜景观,利用沿水岸布置的泛光灯和重点景观的聚光灯结合形成和谐又有特色的灯光效果。
三、 清溪川复兴改造的启示
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最显着的成效是让清溪川恢复了其自然的本来面貌,使得清洁、流动的河水又重新回到首尔市民的生活中,然而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一条原有承载排水功能的旧河道进行复原,以及作为一项城市美化工程为市民和观光客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环境,清溪川的复兴改造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启示。
(一)有利于中心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极大地降低了原来首尔市中心由于高架桥所带来的哚声和空气污染,而且还减少了热岛效应。由雨水、地下水和抽取的汉江水形成的清溪川水系统则有利于鱼类的生存。复兴改造工程注重营造生物栖息空间,建设沼泽地、鸟类和鱼类栖息地、浅水滩和池塘等,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重新营造的清溪川自然生态系统中已经有了包括鱼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物及鸟类栖息。
(二)彰显城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将建设有特色的现代滨水城市空间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重视恢复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建设滨水城市人文景观,为市民和观光客提供回顾和欣赏历史文化以及品味现代文明的场所。清溪川的复兴改造使得河川文化的复兴与周边的历史古迹和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相结合,形成首尔的文化中心,强化其作为传统和现代相和谐的文化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三)促进城市内部的均衡发展
清溪川的复兴改造推动了汉江北部城区的改造,工程还在建设期间,周边的房地产就开始升值,改造工程结束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滨水空间环境对江北城区建设和改造产生了极大的拉动效应,为周边地区整合成为国际金融商务中心、尖端情报和高附加值产业地区提供了条件,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推动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建设
复兴改造工程也带来首尔人观念的转变,即从以车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但是随着公交系统的改革和完善,拆除清溪川高架路带来的交通问题得到大大缓解。毋庸置疑,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成为首尔市成功转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清溪川复兴改造后存在的问题
由于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本身是一项政治导向的景观工程,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从工程开始到结束一直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存在。
首先是生态恢复方面的问题。工程对于河川生态和永续经营等问题考虑不足,因而清溪川是一条没有生命的人工排水道,其水面宽度较窄,水深只有30~40cm,且流速很慢,在夏季仍有可能变臭。河床底部和两侧都铺了防渗层,对于鱼虾等生物的生长不利,从长远而言,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日常维护方面的问题。由于清溪川80%的水均由汉江抽取而来,是人造的自然景观,需要经常性的人工维护,因此开支较高,每年达600多万美元。
第三是历史文化发掘方面的问题。清溪川地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应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残留在河道周遭,需要时间慢慢挖掘整理,然而政府强势地要求其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工,因此使得改造工程中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并不十分充分,这一点也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质疑。
此外,清溪川复兴改造后还存在着周边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将导致原有零售商业的萎缩。
六、结语
当前,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尽管工程并非完美地协调解决了所有的矛盾,也有不少人对清溪川复兴改造持负面意见,但是这项工程在人文、历史、生态等各方面仍是意义重大,从其身上更多地折射出韩国政府和人民在城市发展观念方面的改变,即在注重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调生态环境友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因此,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也将是十分深远的。对我省做好“五水共治”这篇大文章具有现实借鉴作用。
一是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与我省的“五水共治”是“异曲同工”。“五水共治”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回顾我们城市发展,也都经历了“发展-污染-整治。”同样的过程,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不得不以昂贵的代价去整治,而且以往我们“治污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多方联动、全方位考虑。
二是提升了和扩大了“五水共治”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的内涵。面对清溪川的成功,我们应该如何在“五水共治”中突出河流的水文化和内涵?清溪川复兴改造工程从文化的深度看,抓住了水不仅是资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这个关键。这正是要我们深思和挖掘的,只有在城市河流改造中注入新的活力,将地域水文化与河流改造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带来动力,才能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坚定了“五水共治”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深刻认识抓治水就是讲政治、抓转型、惠民生、促和谐的有效之举,更是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的实际行动。水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当下、为未来,为子孙后代奋起为之,全面落实抓好治水工作,以攻坚克难的决心,迎难而上,强势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让浙江的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城市更加环保和充满朝气。
本期送:义乌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统战部长、
常务副市长及有关领导,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
编辑:朱庆先 签发:何建农 电话:0579-85522891 E-mail:zgscy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