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

返回 > 网站首页

欣从大野识秋魂——朱亦秋
作者:张翔  发布时间:2016/05/03  已读:1654 次  文章来源:张翔

 

欣从大野识秋魂——朱亦秋

 

 张翔(水无痕)

 

编者按: 与朱先生相识于零九年秋的一次写生,那时正是先生大野师心观的形成之际,六十几岁和我们一起跋山涉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雁荡写生时由于岩石的凹凸不平,导致折叠椅歪倒,几至摔下山崖。如今有幸又见先生作品,一晃七年,先生还是那样坚定地走在大野之路上,且作品日渐雄浑,随心所欲。正气生气油然而生,这不是师古师造化而所能得的。当下画坛,纷纷扰扰,这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拍卖成交价动辄几千万几个亿。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新概念新水墨新文人令人眼花缭乱。可所有这些都盖不住人心的焦躁,当马云进入艺术富豪榜时,当周春芽被农妇PK时,这个社会已经被这个时代的价值观绑架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人在坚持一份正道的理念,正是这份正道理念,才使得文明得以延续。

中国画及中国书法走到如今,又似举步维艰又似百花齐放,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难以触及人的心灵,难以触及普罗大众的心灵,难以真正反映这个时代。是民工矿工藏族维族么?是园林小景名山大川么?是古意盎然茅屋小舟么?是雾霾之境春宫娱乐么?似是而非。不管什么样的题材,不管什么样的手法技法,都应该是画家反映生活的道具,而好的画家是贴近人心贴近大众的,并且在社会价值观遭到扭曲时仍能坚持着社会的正念。好的画家是要有些殉道精神的,因为高高在上所得来的只是隔鞋搔痒,只有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真正触动心灵,才能真正反映时代。才能坚持一份社会的正念。



image001.jpg  

2009年秋季,我在一次野外写生时,面对广阔原野吹来阵阵温馨的稻风,突发灵感,感悟到这正是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大野之风。凭着感觉,我认定这大野就是造化。我们要老老实实的拜造化为师,在美术创作上走大野之路。

从那年开始,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走大野之路?我是画山水画的,如何才能画出大野山水?看当今画坛,江浙一带流行的是园林山水,而其他地区多是景观山水不是说不能画园林和景观,而是园林和景观山水的盛行产生了一些值得画界注意的弊病。我提出的大野山水,正好着眼于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

这绝不是一个题材选择问题,这是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的选择问题。

首先,我要交代一下当前流行的园林山水和景观山水是什么概念。我指的园林山水是针对江浙和岭南一带流行的山水画,画中多是假山枯树,加上一弯池水,及山亭水榭,小桥轻舟之类,有时又会在亭阁中岩洞里画上一二个没有眉目的和尚道士,高士真人之类,这类画致力于表现那种孤寂萧索的情调,或者不食人间烟火的伪禅意。还有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园林山水,或说是庭院花前月下品酒茗茶式的园林山水,这类画表现的是自娱自乐的玩世趣味。

流行园林山水,反映了中国画界的几个病象,其中之一是仿古摹古严重,不少人一味追求古人笔墨,古人情趣,内容上重复古人兰亭书会,西园雅集,竹林七贤,香山九老以及松下对弈,花前吟月,吹笛牛背,赏菊篱下,倚亭观瀑,独钓寒江之类老掉牙的题材,而在技法上又刻意师古,讲究笔笔从古法中来,没有任何生活感受和个性表现,更没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所以这样的画作自以为有古气,有文人气,有传统,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传统是活的,变化和发展的,没有创新,一味仿古摹古,就是否认传统。仿古成风,就是流俗,流弊。许多人只看见市俗,认为作品是迎合市场,什么牡丹梅花,雄鹰猛虎,名山大川,亭台飞瀑等等,俗气!殊不知流俗的画作自以为高雅,其实也在迎合市场,更俗气!我曾用两句诗来讥讽这种流俗,诗曰:

莫把流俗当高雅,听雨何必定残荷?

流俗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流俗扼杀了书画家最宝贵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人云亦云,人画亦画,没有创造没有传统。于是程式化符号化成了模式,成了规范。师古压倒了师造化,更谈不上师心了。于是,作品千人一面,章法雷同,中国画创作成了快餐式笔会,成了应景文化,毫无艺术价值。一些人成了纸上移山的愚公,成了寄生于画谱的懒虫。以至于不少老年大学初学中国画的学员误解,以为中国画是轻而易举之事,不过是按照画谱玩弄几笔就行。

园林山水画反映了中国文人画的进一步衰败走向没落,中国画除了象形写意,更注重气这种无形的概念,南齐谢赫的六法一直被中国画界奉为品评标准。其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是也。什么是气韵,一千多年来也没有完全争论明白。其实,谢赫讲得并不全面,也不明确。气是一种笼统又空泛的概念。具体地分,应该有气场,气度,气格,气势,气韵等多种概念,气场是一幅画营造的与人不同的特殊冲击力和精神氛围,气度是画作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气魄,胆识,气格则是画作体现出来的风格风骨,气势则是画幅营造物象的势能,气韵则是画作流露出来的灵动的韵味。关于气,许多人有深入的研究,因而也就有雅气俗气,清气浊气,文人气书卷气,市俗气,流俗气,江湖气,庙堂气等多种说法。因而,气的评价直接关系到画作的气质优劣,品位高下。

那么,当今流行的园林山水气质如何呢?我们虽然也肯定不少作品笔墨功夫不差,气韵也灵动,清气也盎然。但总的来看,气质仍是低下的,品味不高,这些画透露的不是阳刚的磅礴大气,而是阴柔小气,不是天然的浩然正气,而是巧伪的邪气,不是密切反映时代和生活的蓬勃生气,而是古人死人的陈腐气息,不是返璞归真的天然真气,而是散发功名利禄欲望的浊气,我们对气的要求是要正不要邪,要真不要伪,要生不要死,要大不要小。有人说,气这种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或说人言人殊无是无非的。总之是说气这种东西玄妙得很,很难把握的。我觉得这都是推诿之辞,气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精神气质的东西,那么它必然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或物象的格局表现出来。然而,只有素养好水平高的人才能感知画作流露出来的各种气息,知道其高低优劣,可惜这样的观众极少,曲高和寡呀。

当然,同样是园林山水,也可以通过章法,款识,笔墨等不同的手法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因此,题材虽然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气质高低关键在于创作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创作道路的选择,而不在于题材。

其次,景观山水也充斥画坛,我说的景观山水大致分为这几类

一是画旅游名胜,名山大川。这类画看似走出了园林,但走进景点,仍没有走进大野。这类画往往会出现概念化,象征化的弊病。不是沦为商业化的广告宣传,就是成为主旋律政治化的宣传工具。

二是一些名家的创作基地之说。如贾又福画太行,朱松发画黄山,黄格胜画桂林,王书侠画泰山等等。创作基地说有一定道理,但切不可把基地沦为景观。基地是画家观察实践走进大野的地方,并非画家的宣传招牌,基地和景观是本质不同的两码事。

三是地域山水。比如西安的黄土派,黑龙江的黑土派和冰雪派,湖北的大江派,广东的岭南派。我想地域山水不可太当回事,就像董其昌说画分南北宗一样,实在是弊大于利,中国画有分南北宗吗?何必分南北宗,如今这种什么什么派,对中国画的创作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说,景观山水和园林山水一样,是不宜提倡的,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大野山水。

说起大野山水,首先要搞清楚,这不是文野之争。这大野不是指野蛮,粗野,更不是指落后和不文明。古人说,老聃之道,由文返野。这由文返野,就是返璞归真,这就是本真,是大道。如今,茶有茶道,剑有剑道,书有书道,画有画道,七七八八的都是小道,小道盛行则大道失。又如许多人对书画流露出的文人气,书卷气情有独钟,以为这样的作品才有品味,才有水准,殊不知衡量作品的最好标准不是文人气书卷气,而是真气,正气,大气和生气。文人气书卷气只是小道,过分看重小道就会失去大道。所以,我们提倡由文返野,返璞归真,这是大野山水的最高标准。

大野山水的最大特点就是师心为上,强调创造性。唐代张璪有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得心源就是师心。学画要拜三个老师,师古,师造化,师心。这三个老师都很重要,但比较起来,师心最难,也最重要。师古可以入门,师造化可以出师,入门容易出师难。出师才可以从临摹走向创造,师造化可以解决你的胸有丘壑问题,可以解决你的造型问题,可以解决你的章法问题,然而只有师心才可以使你净化和升华,才能使你的创作进入化境。

我爱野山野水,神山神水,那都不是我见过或攀登涉足过的实山实水,而只是胸中丘壑,心山心水而已。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心夺造化,超以象外,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些都是中国画创作的东方哲学。张大千说过,画家就是上帝,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因而大野山水特别强调创造性,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力争与人不同,与史不同。中国画创作中的程式化,符号化是死路一条。《史记 赵世家》说: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不求创造就会一事无成。横涂竖抹写心境,大笔风流自一家。

大野山水的创作不讲究胸有成竹,也不总是意在笔先的,而是十分重视偶然性,往往是心随笔走随意生发,随机应变,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营造出来的往往是未知空间,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结构,因而,章法从不雷同,作品别开生面。在这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式和规范,也没有成法,更没有巧伪的人工做作,所以,表现出来的山水是天然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创造。

大野山水要表现的境界是顶天立地,无边无际的正大气象,或阳刚,或悲壮,或雄浑,或沉郁,或天然,或平淡。主体客体是融为一体的。山水是我,我是山水,天地是我,我是天地,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自由的境界。艺术的天地是自由,牵着走,不自由。不可被功名利禄牵着走,不可被古人死人牵着走,不可被传统成法牵着走。正因为大野山水有这样独立自由的精神,才不会沦为政治说教的工具,才不会钻进拜金主义的钱孔,才不会跌落娱乐至死的泥潭,才不会受到市俗流俗的绑架。写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大野山水不一定画名山大川,也可以画平常溪山,溪山无名更清幽,也不一定要画花团锦簇的繁华美景,也可以画质朴荒凉的乡野风光,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论画什么,怎么画,都不能丢了自由精神,这是大野之魂,亦秋之魂。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