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岭古道采风作品集
大桥通古寺 谷岭数云烟
王曙光
义乌市赤岸镇大桥村和原古寺村,横亘两村之间有条谷岭(也称山),当地人称谷岭古道。该古道起始大桥行政村的岭干自然村,终点为古寺,全长约5公里。它西出经金华齐云寺,延绵至武义县。
行谷岭古道,毗邻的岭干自然村有座尚阳古寺水电站(简称古寺水电站),镶嵌于义乌南部的崇山峻岭,海拔500余米。它利用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古寺水库蓄水发电,总装机容量为570千瓦。据水电站站长王肃台介绍,古寺水库曾创下多个“义乌之最”和“浙江之最”,一是系义乌海拔最高的水库,海拔600多米;二是水库开掘的371米隧道,在义乌同类水库中长度最长;三是作为水库配套工程的水电站,系浙江省落差最高(296米);四是水通过发电后再灌溉农田,每1.9方水可发一度电,堪称义乌第一。筑起的大坝,把西流金华的水源倒回东流义乌,受益附近9个村农田4000余亩。
从古寺水电站往下走,便是一条狭窄的谷岭古道。曲折上行,由窄变宽,足有三四米,路面则无阶石。四周竹林掩映,而青草、落叶和枯枝侵路,不影响行走,显得更为原汁原味,山韵和野趣盎然。陪同的“老赤岸”徐亦飞告诉我们,这里有个地方叫马鞍丘,至今有着“梨头破解水牛阵”的传说,村里的老人口口相传。而路面变宽的原因,是当年修建古寺水电站的压土机碾压所致。时光斑斓,痕迹深深,几十年前兴建水库和水电站的熙攘场面,连同悠远的传说故事,历经岁月的漂洗依旧清晰可现。
据《义乌史志》中《义乌“天池”——古寺水库兴建记》(宋荣潮)一文载:当年,为兴建全县这一“红旗渠工程”,全尚阳公社开始动用了14个大队(村)的男女老少,后由灌区受益的7个村村民参加,大家一天24小时连轴干,拉开了旷达8年之久的浩大工程建设帷幕。
“前面就是金沄基凉亭遗址了!”走了一二十分钟,先是见到齐腰深的青草铺满古道,而后即为树藤蔓枝层层叠叠,几乎将古道淹没。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可时时感受“万籁尽收、一碧如洗”的惬意。
金沄基凉亭,所处平坦之地,是旧时给过路的游客和村民歇脚用的,面积虽不大,也是遮风挡雨之所。当时,村民从古寺村到尚阳均是走这条古道。后随着交通的发达和便利,古道走的人渐渐少了,这座凉亭也倒塌弃用,现已荡然无存,但岁月沧桑仍在述说。
古道旁繁盛一时,也曾引来宗教寺庙。据说,金沄基至古寺村古时有个和尚寺,“师古坟”处则有一尼姑庙(也称庵),人气一度旺盛,虽宛如与世隔绝,后被外侵的官兵所抄。《古邑赤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所载:“师古坟”,相传古寺附近的山垅中,有座“师姑坟”,但老人们说寺庙中何来师姑?坟中埋葬的肯定是寺庙的师父,该叫“师古坟”,如此“师古坟”就成了古寺行政村中最大一个自然村的村名。
古道旧时繁华,大桥和古寺村一带的上一辈人深有体会。已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大桥村,是金、义、永、武四邑之中心点,旧时官道距离各邑均约35公里。作为义南麓溪(也称声闻溪)发源地,村民们无论是重农经商,还是办学从医,从古道走出大山,均恪守祖训,弘扬耕读之风。仅清朝年间,杨氏家族就培养了9位太学生(国子监生、贡生)和多名邑庠生。1913年,村里创办了以该溪命名的“新闻学校”,为村民提供教学服务。
而原古寺村位于义乌南部的凉帽尖山附近,所处古寺水库大坝之下,海拔高度750米,由古寺、田毛坪、黄泥岭和师古坟4个自然村组成。未并入赤岸水岸社区前,世代山民以务农种植为主,麻糍特产为一绝。他们适时将高山云雾茶及山区各类特产远销金华、永康等周边县市,古道、山道上,留下了深深之印记。1973年,时任村支部书记卢樟洪带领村民开辟大片荒山种植高山绿茶,为村集体增收。古寺高山云雾茶因色泽透亮、味道清香而远近闻名,也成为当时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一路聊天,观景拍照,走了近一个小时,行程3公里左右,来到了谷岭的高峰。它叫大桥岭头,又叫古寺岭头,是山峰最高点。只见树木参天,绿荫如盖,景色美不胜收。村里人说,这里的山地一半归于义乌,一半所属金华。金华与义乌,土脉绵延,斑驳的古道,见证了两地的人文渊源和历史。
从鲶鮘岭头往古寺水库大坝方向走,不经意间,就到了公路旁。史料载,鲶鮘岭头,也是义乌赤岸慈溪人到澧浦镇买猪仔的必经之路。当年赴澧浦赶集购物的熙来攘往,尤为买猪仔的村民更是络绎不绝,盛况场面,老人再熟悉不过。
“我在这里的古寺小学就读过。”徐亦飞说,此处是古寺4个自然村的中心点,上世纪70年代曾建有古寺小学、古寺茶厂和锯板厂,有过10多间房屋。因为时间匆匆未去踏访遗址,为的是参观古寺水库。
途中,一缺口处可见金华虎天山(义乌称驮岭头)。远处眺望,该山峰形似老虎伏于高山之上,活灵活现。它坐落于金华澧浦镇宅山村东,东邻义乌市赤岸镇官余村,南毗凉帽尖,西连宅山村,北接孝顺镇龙潭下村,海拔605米。据赤岸镇水岸社区党委书记毛允和介绍,从这里走上1公里,就可到达澧浦镇宅山水库。若天晴的话,能直接观赏水库的美丽景观。
走上十来分钟,便到了古寺水库。该水库绵亘于义乌赤岸镇与永康、武义、金华三县市交界,是义乌全市海拔最高的一个小(一)型水库。在逶迤的群山中,大自然和这里的主人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高山与峡谷,使之成为了义南山区一个奇特的风景——高峡之中一平湖,可用“天空之镜”来形容。
古寺水库湛蓝的水是活的,蜿蜒其中的谷岭古道也是活的。它仿佛像一条巨龙飞舞着,也像是一条银色的绸带,缠绕在山间,令人赞叹。
谷岭古道行记
毛允和
国庆假期,秋风送爽,我随义乌作协文艺创作小分队踏上了重走谷岭古道之旅,追寻记忆,寻觅乡愁。
我们首先来到尚阳古寺水电站,聆听王肃台站长关于发电站的情况介绍。站在发电站旁,感受着那股来自自然的力量被转化为电能的奇妙过程,心中不禁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智慧与勤劳充满敬意。
随后,在古寺党支书徐亦飞的带领下,我们正式登上谷岭古道。古道一头连着义乌,一头牵着金华和武义,承载着数百年历史。每一步踏在那古老的石板路上,仿佛都能听到岁月的回响,徐书记带我们一路行走一路传述,“犁头镇压水牛阵”“坦克退伍兵勇开推土机上山头”“金锁到此水倒流”“齐云寺传说”,那些曾经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如同一幅幅古老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行走在古道上,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想象着曾经的人们在这条古道上忙碌穿梭,或是为了生计奔波,或是为了传递信息,亦或是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古道上的每一块石头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让人感慨万千。
终于,我们来到了有“义乌天池”之称的古寺水库。站在水库边,眼前的美景让人陶醉。古寺水库位于海拔600多米的云雾笼罩的山顶上,高山平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天空和周围的山峦,真可谓“天空之镜”。这里的水是从高山岩石缝中、深山密林中流出的泉水,集雨面积达1.648平方公里,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珍贵礼物。
古寺水库的建设历程充满了艰辛与传奇。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尚阳公社下辖14个大队,总人口8000余人。1958年10月,水库破土动工,挖清坝基。然而,由于当时思想斗争激烈以及种种原因,工程中途停工。但十年后,在大跃进和公社化的时代背景下,金华准备在离古寺一公里外建水库。面对这一情况,义乌的农民们发出了强烈的呼声:“金华人能做,我们义乌侬为什么不能做,古寺水能流到金华,为什么不能倒流到义乌,金华有经济,我们义乌也有经济。”尚阳公社革委会和政府积极响应群众呼声,认为时机成熟,成立了古寺水库建设指挥部,一场建筑古寺水库的大会战打响了。
在建设大坝的同时,还有一条371米长的引水隧洞要打通。这个任务困难重重,工具落后,只有锤和凿;洞内安全设备差;还缺少技术人员。但为了赶速度、赶时间,人们不分白天黑夜,一天24小时连续作战,整整用了一年零一天,终于打通了引水石门山隧道。每年200多万方水由此流向尚阳公社,为当地的1万农民和5万良田、旱地带来了旱涝保丰收的希望。
经过10年的艰难奋战,1980年10月,水库工程竣工。一座蓄水260万立方,大坝高30米的水库屹立在山顶上。同时,利用古寺水库落差300米之高,建成了浙江省落差最高的古寺水库发电站。水通过发电后再灌溉农田,每二方水可发一度电,年可发电80万度,堪称中国之最。这一伟大的工程,充分体现了尚阳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重走谷岭古道,我们不仅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民的伟大。古寺水库和谷岭古道,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义乌人民的奋斗与拼搏,它们是义乌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骄傲。在这个国庆假期,我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感受乡愁,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一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义乌而努力奋斗。
传奇的古寺水库
王茂兴
不要细究,
“金锁在此水东流”,
是谁喊出的豪言壮语,鼓舞了山乡的男女老幼。
只记得半个世纪前,
高山之巅你追我赶争先创优。
不为一句宽宥,
就把命运交给他人左右。
如闪电划过长空,
似疾风扫荡山头,
突如其来号子嘹亮,
惊哑了黄莺的歌喉。
让高峡长出平湖,
绝不为世俗陈规所囿。
那双双挤满老茧的大手,
硬生生写就了赞曲共欢忧。
铁锤把梦震醒,
钢钎将山穿透。
这一方的灌溉发电饮用,
全赖冲出山腹的一泓清幽。
心血汗珠凝结,
慧眼识得了世上良莠。
传奇还是传奇,
惠泽黎庶初心依旧。
谷岭尚存古道,
群山还有神游。
前人勤勉大展鸿猷,
曾经的古寺村早已碧波悠悠。
看今日山乡锦绣,
还是忘不了高吭的哪一句:
“金锁在此水东流”,
但愿万古长护佑。
在谷岭穿行
王春平
古寺水库发电厂
座落于山脚
没有太多的故事
细声碎语的一群人
总是挑起勇气
沿竹枝铺成的古道
拾级而上
雾气浓密像情人般胶着
竹林排着队在高低张望
脚下打滑
双腿合奏着一支歌
去唱响寂静的山林
沿途高耸
总有人担心落伍
其实不必
远处,红旗正在召唤
古寺水库的靓影
分明就在眼前
那一库绿波
就是一幅绿皮宣
写满了曾经
我们都是旁观者
那位造水库的英雄
就躺在青山中
瞻仰铁血勇士
詹雪芬
金秋登山向陵行,
松涛竹浪悼豪英。
忠于军魂保民众,
舍身取义拉引擎。
神州热土颂伟绩,
千古流芳讴功名。
留得精神世代传,
秉承遗志为国兴。
◎2014年6月5号,在执行飞行训练任务中,华鹏和赵鹏二位飞行员为保护官余村百姓,放弃跳伞的机会,把操纵杆使劲拉起,壮烈牺牲在官余村边的山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6岁和32岁。
(摄影/郑小平 朱天平 赵华伟 吴奎福 孙清土 冯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