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金古道采风作品集
东金古道义亭段:百年沧桑尽芳华
王曙光 朱晓禄 陈佳山 王和清
东金古道,是一条连通东阳与金华城区的古驿道,自东向西贯穿义乌义亭镇的缸窑村中心,途经多地,蜿蜒至金华孝顺镇低田,长约15公里。该古道始建年限已无法考证。几百年来,曾是东阳、义乌县城及周边村镇的人前往金华城区的交通要道,当年古驿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
清光绪二十年的《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同道里记》,记载了金华市区到义乌的古道,主要各有一条干道和支道。干道即为一条沿江的古道,一路溯东阳江而上,从金华东关出发,经含香、孝顺低田,再到义乌市义亭镇、佛堂镇。支道也从金华东关始发,途经二仙桥、潘村、曹宅等地,再到义乌上溪。
东金古道义乌段,我们从缸窑村出发,向陇头朱村方向行走。据《走进缸窑》(上海人民出版社)记载:缸窑村自汉代便开始烧窑制缸,世代延传,现存多处古窑遗址和散布各处的陶瓷碎片。东金古道穿村而过,早期就地取材,路面多用陶片铺设,清末时期部分路段改为沙斧头、鹅软石和古石板铺就,彰显生活水平提升。古道在该村的起始点为粮站(上世纪70年代建立,至今保存完整)位置。过去人民公社、乡政府、供销社、邮电所、储蓄所、兽医站、杭畴初中等均居于此,一直以来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华百余年,缸窑村述说着一段段历史往事。
往下走,就来到中西合璧的“谦受堂”(十八间)和陈秉忠故居等。“谦受堂”为缸窑村标志性古建筑,由陈恭安、陈恭俊、陈恭渊三兄弟合建于建成于民国四年(1915),毗邻为陈氏宗祠(内有古戏台)。据村里老人说,缸窑村古建筑“年过半百”者占五成,而谦受堂周围建筑均在百年左右,“七间”“十四间”“九间”“十六间”“二十五间”等形成庞大建筑群,共有房屋一百零二间。作为陈氏兄弟的基业,它始于陶器生产,真正发家致富的产业是酒业,以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奢家族。
缸窑陈氏,为杭畴之分支。其祖辈流传有“十里红山出状元,不爱状元要缸窑”之古语,讲的是杭畴、缸窑的陈氏祖先偏爱陶业,以制陶业兴村发迹,家业兴盛。史料载,近代史上,缸窑村曾有过六条龙窑,最早的谓之“鹤窑”,现还有两个窑,分称为“新窑”和“新老窑”。新窑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陶业正处于顶峰时期。
龙窑悠长,古道幽幽。漫步缸窑村,但见古道旁的文化型商业业态琳琅满目,其中不乏有乡村共富馆、美食餐厅、茶馆、创意工坊、副食品店、养生购物中心等,去者人来车往,亦有怀古寻幽之风情。
先往木桥村(现为江岸行政村)方向走,古道瞬间变得宽敞。这些年党委政府按农业+旅游模式进行开发,呈现一派文旅新貌。这里分智慧农业科普区、五色农技研学区、享乐农家体验区、多彩田园观光区和趣味农事游乐区等主题观光区。不远处,二十四节气公园映入眼帘,它位于缸窑村西侧,近年来观光者众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离西边村郊一里路左右,一座小桥显现。此处自古被称为“千兵桥头”,相传是越王勾践复国练兵之地,附近还有“射箭亭”。桥下溪流淙淙,水清岸绿。该溪叫缸窑溪,原名缸窑河,还有一个名字叫天湖,是义乌江的一条支流,也是义亭境内一条铺在田间的溪流,全长约12.5公里。它流经义亭境内王莲塘、王阡、车路、白塔塘、上胡、黄东山,经缸窑时转了一个弯后折向西南,于上低田南入义乌江。缸窑溪与东金古道,相连交错,仿佛是一首深沉而清丽的诗,曲折蜿蜒,悠长无尽。
一过赤山寺,转眼到了朱之锡墓地。该墓系衣冠冢,坐落于陇头朱村东南,2023年冬至前由金华方村迁入后重修。朱之锡(1624-1666),字孟九,号梅麓,别称朱太史,陇头朱村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顺治十四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提督军务。他一心治理河道,因病卒于任上,被敕封为河神“朱大王”,沿河立庙,春秋祠祭。
陇头朱村,又名梅陇里,自宋朝绍熙元年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第5批),村中有三条古街老巷,其中一条是古道。它窄宽不一,用鹅卵石和石板铺设,蜿蜒曲折将相关建筑厅堂、古井串联。先是看见朱之锡纪念馆,内展陈朱之锡年谱、颂扬朱之锡的梅麓诗句,中科院院士朱位秋镶嵌墙内的联句“弘扬梅麓精神振兴梅陇故里”,连同朱之锡的铜像,熠熠生辉。
走过东端“南北朝古井”,来到辉煌之官厅(又称花厅)。这是一座具有典型明朝风格的见证,恢弘雄伟。现在,村里已把它开辟成“院士文化礼堂”,展示院士风采的内容琳琅满目。而古道必走的“敦厚堂”,则悬挂着“贡元”“进士第”等众多牌匾,记载着先贤的种种荣誉和业绩。这里曾走出朱之锡、丁天申等众多名士英才。据载:明清时期,该村共中进士5人、举人19人、秀才100多人,民国时期和当代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6人,当选院士1人,享誉全国的梅陇骄子更是不计其数。
陇头朱村历史悠久,古道旁留下大量的古建遗存。毗邻院士老家,还有气势恢宏的“梅陇朱祠”、为纪念朱肇的绍九公祠。据当地老人说,它系明时所建。古时路过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要朝拜过方能走开。此外,古街西端的务本公祠、往低田方向的“尚洋新宅”和“府太爷故居”,均见证了一个古村落的文明承续脉络。如“尚洋新宅”为陇头朱的整个旧村,由梅陇朱氏十九世孙朱声闻独家倾力建造,分九个院落,有堂有轩,有庭有室,整个建筑群设计精巧,别具匠心。“府太爷故居”系该村名人朱郁荃先生居住过的旧址,他一生曾在村里开过学馆,创办过煤矿、服装厂和豆腐皮厂。基于实业救国、藏富于民的理念,其在陇头朱下新屋建成了当时最大的住宅大厅。出陇头朱的“府太爷故居”,该地西面便是通向金华低田码头和集市的古道,以前义乌、东阳一带村民去金华府是必经之地。
低田系百年来金华较早的商埠,历史上叫作“牛车埠”。这里水路发达,出远门都要通过低田上船。显然,在交通要靠水路的年代,低田就是周围附近最好的驿站了。它又是附近最繁华的小集镇。因此对于义亭一带的村民来说,无论是到金华物资交流,还是从乘船出远门办事、赶考、做买卖,低田都是往来最频繁的地方。据说,当年义乌先贤朱一新、冯雪峰曾在低田上船外出,下船辗转至赤岸回家。站在低田江边,看着江中翻滚而逝的涛涛江水,似乎依然能感受到陇头朱村梅陇公、梅麓公等贤达扬帆赴任之盛景,目睹他们谈笑登船、沉着赴考的轻松场面。
行走东金古道,我们还了解到这样一些史料:义亭镇有半月湾马渚渡(以下简称马渚渡),与缸窑村等地的制陶业有关。史料载:自北宋开始,东金古道穿过的何店村,与缸窑村一样,制陶业十分发达,如今村里依然保存有古老陶器龙窑遗址。《品味义亭》等书载道:“何店濒义乌江而居,江面辽阔,何氏先人名曰其‘云水’。江水流经何店,改为北向南流,其下游约1公里处即是马渚渡,加之自身有义乌江边的何店渡,水路和陆路交通优势更为便捷。这些都是发展制陶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马渚渡有过辉煌和兴旺。清末民初,缸窑、何店等地的制陶业十分鼎盛,产品西运兰溪、衢州,东到杭州、安徽。春夏两季,泊在马渚渡和何店渡等货待运的船每天各有十几艘,多时达30多艘。西岸的陶土制品垒成一道道长城,蔚为壮观。人们赶倍磊等地集市,去地里干活,过江也都得摆渡。随着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义乌来摆渡过江的人渐渐少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马渚渡成为了历史,这是义乌最后一批停渡的渡口。
古道上的梅陇里
刘俊义 朱秀峰
义乌古道,这部没有文字的乡邦生活史,沉淀的是义乌曾经的已经湮灭的底蕴,品味的是浓浓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古道行”还在继续进行中。9月9日,秋风乍起仍闷热,借着这次东金古道缸窑至低田段的“古道行”活动,又一次走进了这个曾经陪着梅花长大的地方,走近了这个绵延生息800余年的村落文脉中。
当村头“梅陇里”三个字映入眼帘时,陇头朱就突兀到了跟前。梅陇是陇头朱七世孙朱肇的号,性特好梅。十五世孙朱之锡念及朱肇对家乡的贡献,改宗祠为“梅陇朱祠”,谱谍为《梅陇朱氏宗谱》,陇头朱村也就有了“梅陇里”的美称。古时“绕居植之”的传统自然延续下来,新植的梅树依然遍布街头巷尾。
漫步在白墙黛瓦的错落有致,穿行于老街老巷的曲折幽深,恍如伸展开一幅幅古代的生活画卷。“我们村的传统建筑约占了45%,官厅、小祠堂、白虎门厅、孝忠祠等一大批明清建筑保存完好,还拥有朱之锡故居遗址、龙眼古井、东店馒头窑址、湖南堰水利遗址等历史遗产。”陪同走访的陇头朱村乡贤朱晓禄如是说。陇头朱始建于南宋,兴盛于明代,辉煌于清代,至清末民初,村内保存完好的宗族祠堂、富豪大户的豪宅不下百座,今还存主体建筑18处之多,被誉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如果梅花可以作为陇头朱村的第一文化符号,那么“河神”朱之锡当不愧为古村又一独特魅力的文化符号。
这位被黄、淮、运三河百姓称为“河神”,身后被清朝皇帝赐封为“助顺永宁侯”,民称之为“朱大王”的治河功臣,在家乡却只有砖木祖屋三间。“这片草地就是朱之锡故居的遗址,如今仅存一块石碑。”朱晓禄对笔者感叹道。
《清史稿》有朱之锡本传,所以他所历官职不再一一赘述。今年正值朱之锡诞辰400周年,重点要诉说的是他44年生命搏击的火花,以及由此催生出的梅麓精神,才是我们需要汲取的文化营养。
首先,是朱之锡的文化坚守。清代“河神”朱之锡,可谓天下全德之人。从个人恪守孝道的私德来说,平时总是尽心竭力以赡养老母,承欢膝下,以尽人子之孝,当得知母亲思乡心切,“每一念及故庐,则喟然思归”,但都因各种事物拖延日久,直至母亲去世,在“恸号莫及,五内欲催”的情形下,朱之锡深感“自受命以来,……公私内疚,虽苟延视息,无地自容”。所以,朱之锡屡次上书皇帝准许他“扶梓回籍;特简新督,星驰受事”。起初,朝廷则以“河道任重”为由,屡次驳回所求,“命其在任守制”。两年后,才得以归葬其母。
县以孝开,以乌为名。与义乌县名相沿相袭,更深植于千百年的人心。同时,孝义也总结提升为社会道德和立身之本,也渗入了朱之锡的血脉之中,成为义乌人的精神本源。
其次,是朱之锡的实行理念。历来认同士大夫的忠孝气节,然朱之锡易汉服,考进士,入翰林,为清吏,似乎与士大夫的精神传承相冲突。如此,各朝代的名臣贤士,如黄溍、王袆、宋濂、朱一新这些人又如何说?他们皆在外族的统治下以儒生起家,一方面推崇程、朱理学,又重视其经事致用,这一点体现了他们作为浙东学人的固有气质。朱之锡的经世意识是建立在他对时局关注基础之上的。在治河官吏的任用上,朱之锡深为忧虑,一方面他将勤勉放在首位来考察,认为官员的“漫不关心”“赋性悠忽”“怠玩成性”作风,最不可容忍;治河之事关系民生,“非澹泊无以耐风雨之劳,非精细无以察防护之理,非慈断兼行无以尽群夫之力,非勇往直前无以应仓猝之机”;另一方面,要求河道官吏,具专门之才,“然河防之理,原系专家,故非久历不能深知,非深知不能取效”。
再者,是朱之锡的忠诚勤勉。义乌人推崇“才与至诚合,则可以有为”。就如朱之锡,只要实干,做好实事,有功于社稷民众,就是报效人民,就是不离不弃,就是实事求是,老实做人。朱之锡身居高位而情系万民,手握大权而不谋私利,鞠躬尽瘁而无意邀功。他的思想已超出士大夫的局限,他的情操远高于文人的高谈阔论。
朱之锡在治河过程中,殚精竭虑,席不暇暖,“十分之一的时间在处理公务,十分之九的时间跑在工程上”,不是在抢修决口的现场,就是在赶往决口的路上。由于积劳成疾,卒于任所。
他暑不张盖,冬不着袍,经年奔走在河务,曾手、足、口生疮溃烂,但仍坚守工地。康熙元年(1662),山东石香炉、河南武陟、开封黄练集、祥符、中牟等相继决口,他亲自驻扎在这些工地上5个多月,“日夜焦虑,不能一刻即宁”,筹划民工和材料,直到抗洪告成,堵住决口才离开。
他自奉清正而拒收盈银,薪俸微薄而又赈济百姓,身后只遗下3间小瓦房。他对贪官深恶痛绝,河督任上参告贪渎之官就有15次之多。
有位新闻记者说得好:“陇头朱,仿佛一坛陈年老酒,散发着历经悠久年岁浸泡后的独特韵味。”我也有句话说:“这坛老酒,酿出了勤耕好学、刚正秉直的性格,酿出了尊师重教、文风蔚然的学风,酿出了邻里和睦、救贫济困的好村风。”
流转时光里葳蕤的岁月
刘晓玲
露轻启,秋意杳。九月流火,蝉音枝头噪。
浓阴难敌烈日浩,四野腾腾,蓬蒿奈何了。
槿花稀,芦荻闹。藕叶田田,红荷对镜老。
白鹭昂首望远道,岸芷汀兰,稻花谱乡谣。
人生的一种喜悦是久别重逢,我与古道便是。
告别古道半年之后,回归是在东金古道义乌段,一个过了白露依然赤日烈焰般的日子。
东金古道,是一条连通东阳与金华城区的古道,贯穿了义亭镇的缸窑村中心,终点为金华低田。不知何时,缸窑、陇头朱成了东金古道义乌段的坐标,无须探究,岁月长河,滔滔汤汤,那些耀眼的灯塔必然成为唤醒历史记忆的那一声声长号,缸窑、陇头朱应如是。
在缸窑的巷口,与矗立着的一块“东金古道”的石碑打照面时,不觉一怔,来往于缸窑多次,居然未留意到这块石碑!石碑后面的墙体黢黑斑驳,烘托出满满的“古”之意韵。墙底部青石板上的青苔因高温失水而干枯皲裂。半开的一扇木窗,如一双古老而深邃的眼睛,望着涌过来、涌过去的行人,似乎在说:你来或不来,我一直都在这里。
石碑的简介,把此行古道的始端铺陈得华丽无比,村庄中心的那个旧戏台,依稀回响着老生花旦婉转悠扬字正腔圆的唱腔,把缸窑的故事一一叙述。
泥土先于生命而存在,自从诞生了火,泥土便有了温度。据考古学家介绍,人类最早的制陶活动距今15000年,分布于南北各地。当文明的火光来到缸窑这个小村庄的时候,火与泥土的交融便淬生出了老百姓起居生息滚烫的生活。
缸窑,坐落于义乌西南角,一出身便自带传说。村庄不大,东高西低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陶土资源,加上南山繁茂的松树林,为制陶业提供了先决条件,成缸窑起源。村里最早的龙窑叫“鹤窑”,与其相邻的“老窑”和“新窑”相连如孪生。后有村中央的“中窑”和村南又一新窑,六十年代再建“长窑”,历史上共有六窑。目前尚存“老窑”和“长窑”。老窑始建于北宋,坐落于东金古道边,全长约60米。步进窑室,如入长长的时光隧道,阳光从两侧数百个投柴孔中投射而进,如一束束光,魔幻般地从遥远的北宋穿越而来。“老窑”目前已不再出窑,“长窑”一年会起窑数次,以抚慰思古之情。
漫步于卵石铺就的村庄闾巷中:青板石路,古意苍茫;老樟新柳,姿影婆娑;缸瓦泥墙藤篱滋长,紫薇木槿别有暗香。三四百户、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民居房子各有古朴,或白墙黑瓦、或缸体主墙、或三进四院,林林总总恰到好处。
缸窑的制陶技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鼎盛,当时,做陶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里的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都会这门手艺。时光流淌,制陶已成“缸窑”的历史,但陶艺馆中数百个老物件依旧能唤醒人们的记忆,那颗稳坐村中四百余年的老樟树,依旧记录着陶艺师傅们风华正茂时的做陶故事。
东金古道从缸窑村中东西贯穿而出,我们也随之从缸窑的历史中走出,走向古道的另一个星座。
赤日烈焰,四野蒸腾,天地炙烤,草木生烟。出村口便见稻田绿油油一片,如一抹清凉,沁入心脾。禾苗茁壮,稻花成浪,不久后将是谷满仓菽满缸的另一番景象。缸窑水系丰沛,一口口池塘在古道两旁如镜般散落,磷光熠熠。蒹葭萋萋,荷叶田田,蓼花点胭上眉尖,芰荷红妆对影廋。缸窑溪流经义亭六个村庄,在此转了一个弯折向西南,在上低田入义乌江,成为孕育缸窑的一条母亲河。溪水清澈,水草依稀,有一老者头带斗笠兀自在溪边一树阴下垂钓,在这骄阳的溽暑中,是否有鱼上钩已不重要,至少,他已经自在地在自己内心的平静中觅得一片清凉。不远处有一片漠漠湿地,成群的鹭鸶在嬉水飞闹,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聚集,时而独自信步,在如洗的碧空下,翩翩如一群小精灵。
乡野美景不胜收,古道时光终觉浅,当“梅陇里”的村牌印入眼帘时,便知陇头朱到了,原来,村口那一尾尾自在地游弋于成片稻田里的稻花鱼是我们的领路者。
陇头朱又名梅陇里,取自村高祖朱肇的字号“梅陇”,据记载,村史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年以上,朱氏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已有800余年。
如果在空中俯看陇头朱,村落如一条卧龙蛰伏于天湖溪与航慈溪之间:“前望南山,冈峦迤通,从东而西,横亘数十里,蔚然深秀之气,挹之不尽....其东北诸山麓,隐隐隆隆,多茂林修竹,飒尔风生,敲金戛玉声络绎不绝。其西则金华山,遥峙百里外,望之如碧玉城,蔚然一片,卜与天接”。这一方风水宝地800年来孕育了陇头朱人崇耕尚读,蕃衍昌炽,代有闻人,“河神”朱之锡为其中之一,成为古村独特的文化符号。
朱之锡,清初治河名臣,顺治时期历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等职,代表作有《河防疏略》一书。因对黄、淮、运三河治理有功,雍正元年,朱之锡被敕封为河神"朱大王",沿河立庙,春秋祠祭,乾隆四十五年,被皇帝追封为"助顺永宁侯"。今年正值朱之锡诞辰400周年,村里在重修“朱之锡故居”以示纪念。
自古以来,陇头朱便名人辈出,每个时代都有享誉全国的梅陇骄子:“明清时期,陇头朱共中进士5人,举人19人,秀才100多人。官员众多,九品以上64人,七品以上37人,五品以上16人。民国时期取得美、日博士学位2人。当代取得博士学位14人,当选院士1人。”陪同参观的乡贤自豪地介绍道,文化底蕴之深厚由此可证。
沿着村中鹅卵石小道,缓步在幽深曲巷中,冷不丁便有一幢幢古建筑或一口小水井与你打个照面,一问就是数百年的历史,俯仰之间,有无数的旧日盛世繁花故事一一采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陇头朱背依义乌江遥望连绵起伏的八宝山,以深厚的文化发力在谱写着古村新的传奇。
有序曲自然有尾声,“东金古道”在低田画上休止符。回望,古道曾是东阳、义乌以及周边村镇的人们前往金华府方向的主要交通要道,每逢佛堂、孝顺和低田等地集市、庙会时,这条古驿道上的行人就会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站在低田的江边,无风拂面,无浪拍岸,义乌江滚滚西流。曾经桅杆林立商贾云集的旧码头已不见踪迹,热闹已远去。有几只狗从寂静的街巷中窜出,见着我们这一群生人,并无吠声,也许它们也知道我们是来寻觅故人旧事的吧。一群鸡在一颗老樟树下的草丛里啄食,一些农具家什随意堆放在敞开的门边,几声笑语从里屋传出。时事变幻,烟火始终都在,这便是尘世人间最大的安好。
历史总是从一个个起点出走,走向一个个新的希望。时光流转,岁月葳蕤。
东金古道缸窑遗韵(外一首)
吴优赛
鹅卵石轻诉岁月绵长,
石板路上,时光静静流淌。
东金古道,穿越古今的诗行,
承载着过往,延伸至远方。
翠竹掩映,绿意盎然,
山间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青瓦白墙,古朴村落,
炊烟袅袅,升起家的味道。
凉亭下,茶香飘荡,
行人驻足,谈笑风生中蕴藏。
这里是缸窑村的心脏,
跳动着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四季轮回,古道换新装,
春花烂漫,夏果累累枝头长。
秋色斑斓,稻谷金黄一片广,
冬日暖阳,白雪覆盖的安详。
缸窑村,名扬四海,
制陶技艺,世代相传不衰。
古法酿酒,醇香四溢,
陶罐里的佳酿,藏着岁月的秘密。
东阳、义乌连金华府,
一条纽带,紧密相连的家乡。
青石板上,历史的车辙印,
马蹄声声,回响在山谷旁。
老树参天,见证无数过往,
古桥流水,静默守护一方。
孩童戏水,欢声笑语传四方,
老人闲坐,手中蒲扇轻轻晃。
凉亭边,老者讲述往昔辉煌,
孩童嬉戏,笑声回荡在时光长廊。
这里是人们心中的避风港,
无论风雨,总有一盏灯为你亮。
人间烟火,热闹在记忆里藏,
那昔日繁华,如今仍是向往。
春风拂面,古道焕新装,
地利人和,幸福美好在前方。
岁月如歌,古道见证变迁,
青苔斑驳,石缝中的生命顽强。
每一块石头都有它的故事,
每一棵树都在守望,等待着归人。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星光,
东金古道上,生活的故事永不落幕。
它不仅是连接两地的道路,
更是人们心中,那份永恒的牵挂与梦想。
缸窑村的龙窑,转动着千年的梦,
每一捧土,都饱含着匠人的热忱。
酒香弥漫,是先辈智慧的结晶,
在古道旁,流传着不变的承诺。
村口的大香樟树下,
村民们围坐一起,
讲着古老的故事,
分享着自家酿制的米酒与甜点。
集市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
陶瓷碗碟,精致细腻,
竹编篮筐,巧夺天工,
每一件都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
田间地头,农夫辛勤劳作,
金黄的稻田,绿油油的菜园,
丰收的季节,满载而归的笑容,
这一切构成了缸窑村最美的画卷。
让我们沿着古道,追寻那些旧日时光,
感受那份质朴,体会那份纯真,
在这条古老的路上,
我们看到了昨天,也看到了明天。
愿这古道永葆青春,
愿这土地永远安宁,
愿这里的人们,
世世代代传承这份安宁与繁荣。
满江红·咏怀河神朱之锡
碧水萦回,旌旗展、雄姿英发。
凝望处、浪涛汹涌,梦魂惊察。
治水千秋留浩气,安民万里盈欢悦。
念往昔、砥柱立江心,山川阔。
家国志,犹未灭。襟怀广,谁能越?
叹红尘往事,尽成烟月。
愿借长风扬浩颂,共吟壮志惊云阙。
待春来、再绘富民图,千秋杰。
多少人都会记得你——古道行走进陇头朱
王茂兴
春去秋来时更替
光阴似箭无归期
日历就是这样
一张又一张的随手抛弃
落叶也这样
一片又一片悄无声息
东阳到金华的古商道
承载过多少喜悲合离
荣光褪去
湮灭了历史的痕迹
回首这世上
还有多少人记得你
繁荣不在
是否还埋葬着行旅的伤啼
遇见你是故事的开始
辞旧迎新且行且珍惜
记得你
陇上花开
慷慨的映红这片土地
崇善向学
祖训温暖着代代子弟
龙口龙舌龙眼井
一脉相存着哪时的信息
村旁还在流淌的航慈溪
不知道走没走过越人的铁骑
天湖畈依然稻花飘香
三官堂也还屹立原地
两盏灯笼的传说还在传说
总不会忘了夜读的朱之锡
三河患祛
是河神心血凝结的绝笔
记得你
梅香四溢
朱位秋挥毫成章
是苦寒淬炼后的随意
院士担当
超越的是三元及第
科技进步的史册上
激荡着一缕正气
前浪后浪
浪浪顶天立地
前生今生
生生奋斗不息
跨过岁月长河
陇头花开美满四季
汗青无恙
当然记得你
都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可白露如期而至
那酷热迟归还占领阵地
季节颠倒
令人怀疑
每走一步
抛洒着滚烫的汗滴
也许沉睡多时的古道
想不到还有人来探寻真谛
千年古村的延续
是多少代人的披风沐雨甘之如饴
人间千姿百态
何须他人定义
红梅阅遍世态炎凉
龙头高昂尽收眼底
老树新芽谁能忘记
根深叶茂的梅陇里
记得你
东风拂过古村落
征程又起
记得你
薪火相传
辉煌再造情深依依
东金古道,通向希望
姚祎
在东方的晨曦里,
古道已褪去斑驳的旧痕迹
淹没的历史
犹在烈日下滋滋冒烟
芝麻地,糖梗林
荷塘青绿
轻抚层层叠叠的足迹
古道不再孤独
穿过村落的时候
崭新楼群一幢挨着一幢
门前屋后开满鲜花
卵石夹道青石板
早已没有了青苔
两棵挂满驼红的枣树
沉甸甸坠满果实
它们一定是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才变得如此饱满
如此香甜
几头牛在小树林里
大眼睛瞪视这一群
扛着红旗的古道探寻者
汗水如雨滴入泥土
不知道是否滋润了枯燥的蝉鸣
独轮车的吱呀声已远去
扁担,箩筐也一并远去
只有风偶尔飘过
低语着过往
那些商旅的足迹
古道旁老树新枝芳草碧连
斑驳光影如同历史的碎片
闪烁着又消逝在时光深处
我踏上这东金古道
每一步都踏出了回响
老龙窑隐隐的火光
烧制出一缸缸盛满岁月的老片子
梅陇里满坡的梅枝
书写出乡绅先贤神奇的传说
四季更迭的幽香
犹在耳畔轻轻绕梁轻轻绽放
东金古道
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时间的重量
你是否也体会到了
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你是否赞叹岁月的漫长与短促
你是否叹息春秋多变,世事无常
可你依然选择守候
静静地
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热烈而缄默
只因你知道
古道的那端连结着希望
东金古道义乌段
王和清
金义南路穿缸窑,
人过马踏成大道。
层层卵石布青苔,
条条岩板写舜尧。
黎民忙忙讨生活,
商贾匆匆奔利好。
春风夏雨秋风凉,
阴雪残阳又晴霄。
往事如烟不回首,
远望前程心浪高。
岁月不变江山变,
古道今日换新貌。
梅陇里有感
陈静
人生已历半百载,
重回外婆故土旁。
儿时伙伴笑声绕,
游戏之中少年长。
门户常开邻里亲,
笑语欢声暖心田。
绿树环抱古村落,
深深记忆是家园。
今朝梅陇展新颜,
美丽乡村绘宏图。
家家后院花园景,
户户门前豪车驻。
高楼林立绘宏图,
四季花香鸟语舒。
城乡融合同美满,
新时代里换新妆。
身为梅陇之后裔,
自豪先辈五进士。
文化古村美誉扬,
赞颂河神朱之锡。
位秋院士名留史,
学海无涯传佳话。
待到红梅盛放时,
梅陇风采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