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漂洋过海”赚外汇的公鸡“三把毛”
◎王建明
【作者简介】王建明,1963年7月出生于义乌,原籍杭州,在职企业管理本科,经济师。善写作、爱摄影。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四十多载,经历中国改革开放,见证义乌市场开放,参与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自2002年以来曾在物流、陆港、口岸、市场发展相关领域单位工作。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咨询专家;金华国家级现代服务业试点项目专家;义乌市委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年至2022年11月);义乌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特邀委员(2012年至今);义乌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2010年至今)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义乌市社科专家宣讲团讲师。
长期从事现代物流、口岸开放、国际陆港、国家物流枢纽、中欧班列等方面规划研究。曾建言倡议每年的1月9日设立为义乌的“诚信日”,每年的9月5日设立为义乌“市场开放纪念日”。有较多研究成果在专业杂志发表并提供各级部门参考,还有较多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2017年度获同济大学市场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成果奖”;2019年出版个人著作《万里新丝路﹣义新欧发展纪实》;2020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全国物流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鸡毛”对义乌人来说特别有感情,义乌从“鸡毛换糖”到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到如今的国际商贸城,40多年间,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孕育了义乌现代国际贸易,闯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独具特色“鸡毛上天”的发展之路。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研究“鸡毛换糖”“敲糖帮”的比较多,致使对“鸡毛”用途基本上认为“用于施肥或者用做鸡毛掸子”。缺少了当时加工鸡毛的“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创汇这个重要的历史内容。
义乌“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起步比较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涉及人员多,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研究资料,作为义乌“鸡毛换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创汇,大多是老一辈人片言只语口口相传,一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我认为这段历史非常值得研究,对还原“鸡毛换糖”在义乌对外贸易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有识志士参与或提供资料。
一、公鸡“三把毛”出口溯源
为了搞清楚公鸡“三把毛”出口途径,查阅到《上海市畜产进出口公司志》(出版时间:2003年03月)。志中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起,上海口岸开始出口彩色羽毛(注:花色羽毛又称彩色羽毛,分为家禽彩色羽毛、野禽彩色羽毛,公鸡“三把毛”属于其中主要一部分),当年出口货值22关两(注:又称“关平两”、“关银”、“海关两”,清朝中后期海关所使用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属于虚银两),以后逐步上升,民国10年(1921年)出口曾达47504关两,民国12年后出口时断时续,时多时少。
上海解放后,1951年起继续出口花色羽毛,初期货值不大,1955年起逐年上升,1959年出口货值31.17万美元,为20世纪50年代的最高点。1969年出口货值85.09万美元,为60年代的最高点。70年代,上海花色羽毛出口继续上升。1973年出口货值突破200万美元,达207.96万美元,为70年代的最高点。1980年公司花色羽毛出口创历史最高点,达209.57万美元,此后协作省先后自行出口,货源锐减,出口逐年下降,至1989年出口货值仅2.56万美元,80年代年均出口货值11.7万美元,比70年代下降19.5%.1990-1993年,花色羽毛出口为零,1994~1995年,仅分别出口0.32万美元和3.28万美元。出口国际市场,60年代,上海花色羽毛主销日本、香港、英国、科威特、联邦德国、新加坡等31个国家和地区。70年代,上海花色羽毛主销日本、香港、意大利、阿联酋、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义乌开始用“敲糖帮”换来的鸡毛加工公鸡“三把毛”出口。义乌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经理部专门成立采购站,向“敲糖帮”收购公鸡“三把毛”。为了提高“鸡毛”价值,改变“鸡毛”只做鸡毛掸帚和肥料“田毛”的用途,挑选出颈毛、尾毛、泳子公鸡“三把毛”,加工成“串条毛”出口,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日本、香港、美国、法国、荷兰、西德、丹麦、意大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留下的下脚毛当肥料。
据1969年5月14日资料记载:“根据本县有历史习惯,每年冬春两季有义东、苏溪、城阳地区很大部分农民,在农闲时间出外敲糖换鸡毛,换回来鸡毛农民初步加以挑选,将肥田毛给集体农业生产作肥料,红鸡毛投售国家加以加工支援国家出口,现据义东、城阳两地区现有社、队办羽毛加工厂陆个,每年收购量85000斤,可提供外销毛55000斤,要通过公司检验后调上海畜产品进出口公司。”
据查,1953年-197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2.4618,外销毛出口价是每斤8美元,按当时汇率2.4618折算约为19.6944元人民币。外销毛55000斤,年创汇44万美元,折算为人民币超过100万元。1970年全县收入总计1173.6万元,企业收入只有360万元。“鸡毛”收入占比非常高,可以说当时专门加工鸡毛的“羽毛加工厂”是全县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公鸡“三把毛”基本定义
据上海市畜产进出口公司加工打包厂《公鸡三把毛资料》“一、概况”说明,“在我国出口羽毛商品中,公鸡羽毛也是其中主要商品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中颇著声誉。我国所产的公鸡羽毛,其主要特点为毛质柔软、颜色鲜明夺目,因此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过去人们认为公鸡三把毛是鸡毛蒜皮东西,现在不同了,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外销趋势越来越好,成品串条公鸡毛的出口数量飞跃发展,地区不断增加,创造史无前例的高峰,并且巩固了我国羽毛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公鸡“三把毛”,又称“红毛”“红鸡毛”,指公鸡颈部的项毛、背部的尖毛、泳毛和尾部的尾毛,实际是四种品种,俗称公鸡“三把毛”。公鸡“三把毛”光泽度好,柔韧度高,特别漂亮,是出口羽毛中最主要的,也是最畅销的品种。在义乌农村很多村子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将收集到的鸡毛运到家里后,分别置于竹席上或可摊在水泥场地上晒干,再将公鸡“三把毛”按照鸡毛的种类,分别长短头尾用纱线在毛管部位捆扎成小束毛串,分别收装于麻袋、箩筐里,然后送到供销社收购,没用的鸡毛则用于肥田。公鸡“三把毛”串条与鸡毛掸帚远销海外。
据上海市畜产进出口公司《公鸡三把毛资料》“十六、用途”介绍,“外销鸡毛可做各种鸡毛帚、吊鱼浮子、帽花毛及各种装饰用品等,内销鸡毛可做生活用品的鸡毛帚、拉用箱(作者注:风箱)、体育的健子毛(作者注:鸡毛毽子)、吹龙毛(作者注:儿童玩具)、文具用的鸡狼尾毛。”
据我查阅到的1968年3月29日浙江省土产公司“浙土畜字201号”《关于公鸡三把毛必需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的通知》文件资料,明确红鸡毛原料(即公鸡三把毛、一把抓)系外贸畜产品之一,是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调拨,并与其他畜产品一样,是属于“国家不允许上市的产品”,各地都不准自行购销。
据上海市畜产进出口公司《公鸡三把毛资料》“五、生产地区及季节”中记载,“红尖毛的产地在全国各地都有生产,主要产区:浙江、江西、云南、四川、湖北、上海、安徽、江苏、广东、河北等地。主要集中点为:云南的昆明、江西的南昌、安徽的芜湖、湖北的武汉、四川的成都重庆、江苏的南京徐州、河北的天津,广州、上海、北京和浙江的杭州、萧山、绍兴、慈溪、义乌、余姚、宁波等地。加工技术较好的点有:萧山、绍兴、慈溪、宁波、徐州、成都。”“公鸡三把毛的原料生产季节:一年四季都有生产,但以每年的农历11月至次年的3月为旺季。而以春节前后期间羽毛产量最集中,是品质最好的时期;夏季的公鸡三把毛产量最少是品质最差的时期。”
在当时,外贸部门印发的很多年历宣传画赠送,上面印有“公鸡身上三把毛,冬季采拔质量高,杂乱鸡毛收集好,交售国家莫丢掉。”“饲养家禽,积极交售公鸡三把毛”等宣传标语。可以说当时是发动全社会收购公鸡“三把毛”。
三、加工鸡毛的“羽毛加工厂”
由于公鸡“三把毛”,外销趋势越来越好,出口数量飞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羽毛加工厂”在具有敲糖换鸡毛历史习惯的义乌应运而生,1956年在廿三里陶店何氏宗祠创办全县第一家廿三里陶店羽毛厂(又称义东区羽毛厂),1958年的资料显示已改为义乌县廿三里供销社羽毛加工厂,1964年的资料上出现了义乌县廿三里公社羽毛加工厂,厂址在牛清塘村。为了方便“敲糖帮”出售“鸡毛”,义乌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经理部在义东区、苏溪区、城阳区设立收购站,专门收购公鸡“三把毛”的场地。各地也先后创办羽毛加工厂,1970年有廿三里、下骆宅、尚经、下湾、清塘、付宅等羽毛加工厂,初步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公鸡“三把毛”出口加工基地。《义乌通史》(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出版社)记载:得益于“敲糖帮”的庞大队伍,大量的鸡毛、头发、猪鬃等源源不断地运回廿三里销售,逐渐形成了毛发市场,甚至羽毛加工厂。同时还吸引来了不少萧山、上海和温州等地的毛发收购商。
走街串巷的“敲糖帮”将“易货”换来的鸡毛出售给义乌县供销社收购站,收购站通过计划调配给“羽毛加工厂”,通过加工后的公鸡“三把毛”串条毛出售给国家指定的畜产品进出口公司,最后“漂洋过海”出口到境外。“羽毛加工厂”主要将杂乱的鸡毛按照出口标准和鸡毛掸帚加工要求进行整理加工,不仅提升了鸡毛的档次,扩大了使用范围,更是大大增加了鸡毛的附加值。可以说这是义乌现代“贸工联动”的最早探索,为支援国家出口创汇、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个人收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在义乌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羽毛加工产业集群,为义乌“鸡毛换糖”的鸡毛找到了出路,更重要的是为义乌了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义乌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经理部在义东区、苏溪区、城阳区设立收购站,专门收购公鸡“三把毛”的场地。(楼子荣摄)
据说,义乌最早的廿三里陶店羽毛厂做毛师傅就是萧山人。因此无论收购鸡毛,还是鸡毛加工,萧山新塘(现杭州萧山区新塘街道办事处),其历史不亚于义乌。早在明末清初,涝湖、行头、下畈朱、井头王、一都孙等村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一根扁担,几只麻袋,去全省各地收购羽毛,新塘人以收毛为副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办起羽绒厂,收毛也华丽转身,鸡毛淡出市场,以收购鹅毛鸭毛为主,供羽绒企业生产羽绒制品。在羽绒业内有这样一句话,说世界羽绒看中国,中国羽绒看新塘。新塘作为“中国羽绒之乡”,羽绒产业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从事羽毛羽绒生产的企业,最高峰期间接近300家。
现在廿三里街道陶店村何氏宗祠里仍然可找到了当时兴办羽毛厂的记录,“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义东区羽毛厂办在陶店何氏宗祠。规模相当可观,有职工近百人。羽毛厂的职工,除了陶店本村妇女外,还有邻村如丁店、王店、石塘元、光耀镜、下丰塘等十多村的妇女,既有常年职工,又有农闲时的临时职工,每年能为陶店村集体提供相当数量的资金,还为陶店等十多个村的农户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义东区羽毛厂迁到牛清塘村改名为廿三里公社羽毛加工厂、义乌县廿三里供销社羽毛加工厂。后来陶店村干部又在何氏宗祠办起了村羽毛厂,加工美观实用的羽毛掸子。当时发达国家的每辆小汽车都要配备这种清洁工具,因此羽毛掸子能为国家创造可观的外币。”还保存着当时整理公鸡“三把毛”串条毛的专用工具-陶制“鸡毛墩”,扁圆型,与陶制水缸底类似,据说是当地陶器厂烧制,主要用于公鸡“三把毛”捆扎好后根部整齐。
四、几位相关人员
上世纪70年代我就曾跟随父亲王文淙骑着自行车下乡,前往廿三里、下骆宅、宗宅、下湾等地农村供销社及一些羽毛加工厂,至今对公鸡“三把毛”收购、加工等还有一些印象。
(一)义乌县商业局土产经理部-王文淙
王文淙曾长期在义乌负责公鸡“三把毛”收购、加工、出口工作。王文淙祖辈世居杭州,家里曾开过皮货行,他和三哥都曾在皮货行当过学徒,三哥后来一直在杭州延龄皮货店当师父。1953年,王文淙在中国土畜产品公司杭州支公司参加工作。1956年瞒着家人,随省里的工作组从杭州西子湖畔前往金华工作,后来就留在浙江省供销合作社金华专区办事处土采站从事畜产品业务,成为了畜产品、动物毛皮方面的专家。1959年组织上又将他派往义乌工作。当时是义乌县供销社农副产品经理部,后来改为义乌县商业局土产经理部,一段时期曾改为浙江省土产公司义乌县公司,1978年改为土特产公司。到义乌以后王文淙一直负责公鸡“三把毛”“羊毛”“兔毛”等土畜产品养殖与收购、生产加工、出口工作,后来到食品公司、外贸局还是负责出口工作,在义乌从事了一辈子“鸡毛蒜皮”的工作。
(二)廿三里羽毛厂厂党支部书记-虞小玉
在义乌羽毛加工厂中,廿三里羽毛加工厂成立时间最早、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大。1975年上海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在义乌召开了华东“五省一市”公鸡“三把毛”会议(注:华东五省指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一市指上海市),参会代表参观了因利用红鸡毛加工产品远销国外而闻名的廿三里羽毛厂,厂党支部书记虞小玉代表廿三里羽毛厂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与会者好评。虞小玉,华溪乡屏石头村人。先后担任互助组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火星高级社副主任、廿三里人民公社副社长兼畜牧场场长。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被评为全省烈军属模范并应邀上京参加国庆观礼。晚年担任义乌县廿三里羽毛厂党支部书记,使一个原来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小厂,一度发展成为五百名职工、年产值四十万元的社办骨干企业。
“当时廿三里羽毛厂系公社办厂,其主要任务是接受国家加工任务,由国家供应原料,生产出来的成品由国家统一回收,并通过加工取得下脚料作为农田肥料的补充,同时为集体积累生产资金和增加社员收入。”(“浙土畜字201号”)。从另一份廿三里羽毛厂报告中可见当时该厂的生产规模,“一九六七年的原材料,需要供应我厂一把抓红鸡毛柒万斤,精萘500斤,蜡线360支。”精萘是樟脑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防止红鸡毛在储存、运输过程中遭受虫害和霉菌侵害。从这些原材料需求量来分析,当时廿三里羽毛厂具有较大的羽毛加工规模。
(三)下骆宅羽毛厂厂长-骆华昌
下骆宅羽毛厂厂址已在近年城北路工程中拆毁。在文友帮助下参观了下骆宅文化礼堂,发现了一些资料,找到了原羽毛厂厂长骆华昌家人,还有下骆宅羽毛厂创始人丁仙美。
在下骆宅文化礼堂看到了曾担任下骆宅羽毛厂厂长的骆华昌的介绍。骆华昌为人耿直豪爽,乐于公益;工作勤奋敬业,无畏无私。在担任厂长期间以厂为家、任劳任怨,带领全厂员工团结拼搏,使工厂迅速走上正轨。他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抓生产,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使几个人的小厂很快扩大为二三百人的大厂。既为村集体积累了丰厚的资金,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使许多贫困家庭的经济得到了改善。1972年新建了350平米的厂房,随着工厂效益的提升,羽毛厂成了下骆宅当地的纳税大户、优秀乡镇企业。骆华昌也年年被评为优秀厂长、模范共产党员,他在我村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四)下骆宅羽毛厂创始人兼技术指导员-丁仙美
1963年春,丁仙美同志刚嫁入下骆宅不久,发现村民都十分贫穷,连买油买盐的钱都没有。随即主动向当时的村支部书记骆有求建议,给牛清塘廿三里羽毛厂做代加工,此举也得到牛清塘支书虞小玉的大力支持。于是她每次肩挑数十斤短尖毛和母鸡毛回村,并教村里妇女串鸡毛赚取加工费。串毛的人多了就由她的丈夫骆森法用手推车拉,就这样下骆宅羽毛厂办起来了。几个月后从牛清塘廿三里羽毛厂拿来统毛,丁仙美又教村民配毛分色,制作鸡毛掸子,再通过牛清塘外销创汇。几年后,丁仙美又独闯江西萍乡、湖南醴陵收购红毛,使羽毛厂越办越红火。开始时她的工资很低每月只有三十元,白岸头村支书骆文奎就曾开每月200元的高薪聘请她,但丁仙美不为所动,她朴实地谢绝了,说:“我是下骆宅人,不能这样做。”丁仙美作为羽毛厂技术指导员时始终保持勤劳肯干、任劳任怨的作风,为下骆宅村改变贫穷面貌作出了贡献,受到村民的敬重。
五、“特殊年代”的公鸡“三把毛”加工出口
“文化大革命”期间(指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国家严禁人民“弃农经商”。当时,摆摊、“鸡毛换糖”等行为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有一句流行语:“堵不牢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但是从多份材料中可见,在那个特殊年代,义乌“鸡毛换糖”活动没有停止,“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也仍然正常进行。
据1970年1月28日义乌县土产公司革命委员会“义土革(70)字第6号《关于停止对外挂牌收购公鸡三把毛应大力开展公鸡全身毛收购的函》,“一九六九年仅加工出口串条红鸡毛完成35134斤,对支援出口、支援农业生产、巩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为了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基层收购,应撤销现行“只利小贩,无利群众”而又繁琐的公鸡“三把毛”(一把抓)收购规定……,对外一律按现行公鸡全身毛收购价格每担54元,其中一把抓原料含量标准为20%,按质结价收购。”这份函主送各供销社、分社、后宅供销部,还抄送廿三里、尚经、下骆宅、下湾、清塘、付宅羽毛厂。从资料中可见当时公鸡“三把毛”(一把抓)收购价格和主要羽毛厂分布。
在1973年6月5日中共义乌县福田公社委员会《关于要求创办羽毛加工厂的报告》中提到“我社创办羽毛加工厂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毛源丰富。本社部分社员每年利用冬闲和春节期间,出外用小百货换回的羽毛就达四百担以上。(2)有一批能加工羽毛的技术人员,(3)加工剩余的羽毛可作肥料,解决缺肥的困难。(4)能利用半劳动力,增加集体和社员个人收入。”福田街道宗宅村宗氏氏家庙也有1972年在家庙开办羽毛加工厂的记载。
义乌当地鸡毛资源不多,主要有近万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鸡毛换糖”“收毛大军”,挑着货郎担、拎袋提秤,走村穿巷,四处收购鸡毛等,然后投售到当地的供销社。拥有庞大的收毛队伍,具有原毛供应充足的优势,是义乌羽毛加工业的特色。由于义乌“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影响大,全国多地公鸡“三把毛”原毛也通过供销、商业等正规渠道调拨到义乌,加工后的串毛再从义乌销往国内外市场,当时义乌逐渐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红鸡毛集散地。
六、“羽毛加工厂”旧址保护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作出系统谋划部署,推动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羽毛加工厂”和公鸡“三把毛”出口创汇,在义乌发展历程中非常特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现有资料可见我市公鸡“三把毛”出口起步于1956年创办全县第一家廿三里陶店羽毛厂,止步于1984年国际行情变化和国内对外贸易机构调整,红鸡毛等产品划归专业公司经营。鸡“三把毛”出口创汇,起步早、时间长、影响力广泛,是义乌“鸡毛换糖”重要组成部分。
“敲糖帮”“鸡毛换糖”是流动商贩,能传承的实物东西不多,但“羽毛加工厂”旧址是实实在的存在,有的与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在一起,建议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应当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经作为“羽毛加工厂”的建筑物列为保护对象。在寻访中了解到廿三里羽毛厂(原牛清塘村)、下骆宅羽毛厂、下湾羽毛厂等都已拆毁。保留较好的还有曾开办过“羽毛加工厂”廿三里街道陶店村何氏宗祠(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福田街道宗宅村宗氏氏家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羽毛加工厂”的发展史是义乌“鸡毛换糖”精神的真实体现,旧址更是义乌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从义乌“鸡毛换糖”起源、形成到发展历史脉络的重要象征,亟需组织开展调研发现并做好保护利用。
修改于2024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