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茶系列散文之二十八:让身体和灵魂享受着“滇红”的浸润 (作者:苏洪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06  已读:181 次  文章来源:

让身体和灵魂享受着“滇红”的浸润

—— 茶色茶香茶故事系列散文之二十八

苏洪生

“双十一”从淘宝网上“买一送一”抢来了两大袋凤庆滇红。打开包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份产品说明书,凤庆滇红的特点:外形规格明确,体骨厚重,色泽均匀,鲜红色,突出金环,香气清新凉爽,口感醇厚,刺激丰富,芽叶均匀鲜艳,具有浓郁、典雅的特点。

我知道凤庆滇红是用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制成的,成品茶是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烤等工艺制成。凤庆旧称顺宁,位于滇西,临沧市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季、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美誉。

据友人介绍,云南凤庆滇红主要由一芽一叶精心制作而成,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功效:

1、消炎杀菌:红茶中的多酚类具有抗炎作用。实验表明,红茶中的儿茶素能与单细胞细菌结合,凝聚沉淀蛋白质,抑制和消除致病菌。因此,喝红茶对细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病人非常有益。人们还用浓茶涂抹伤口,治疗褥疮和脚癣。

2、利尿:红茶中咖啡因和芳香物质的组合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扩大肾微血管,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增加尿量,有助于消除乳酸、尿酸(相关痛风)、过量盐(高血压)、有害物质等,以及减轻由心脏病或肾炎引起的水肿。

3、促进唾液分泌和清热:夏天喝红茶可以解渴,缓解夏天的炎热,因为茶中的茶多酚、糖、氨基酸、果胶和唾液会产生化学反应,刺激唾液分泌,使口腔湿润凉爽。同时,咖啡因控制体温中枢,下丘脑调节体温。它还刺激肾脏促进热量和污垢的排泄,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

4、提神和缓解疲劳:医学实验表明,红茶中的咖啡因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激活神经中枢,促进大脑思维的清新和集中,使思维更加敏锐,增强记忆力。它还能刺激血管系统和心脏,增强心脏跳动,从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出汗和利尿,加速乳酸排泄(使肌肉感到疲劳的物质)和其他陈旧废物,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5、解毒:实验证明茶多酚能吸附肠胃中的重金属和生物碱,沉淀分解。这对饮用水和食物被工业污染的现代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6、养胃护胃:红茶经过发酵和烘烤,在茶多酚氧化酶作用下,降低了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减少了对胃的刺激。它不仅不伤胃,还能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和牛奶的红茶可以减轻炎症,保护胃粘膜,有效治疗胃溃疡。

据专家考证,凤庆镜内的香竹箐茶树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农展馆馆长王广志先生,采用同位素方法,推断香竹箐茶树树龄在3200年以上,属栽培型茶树,也就是说是远古的先辈种植下的。

我清楚地记得10年前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一次云南行。那是一个初夏的下午,我们一行人都认为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生长的这棵古茶树,注定是要进入世界茶文化历史的。它是迄今人类发现的人工种植的最大最古老的茶树,被世人尊称为“锦秀茶王”。它生长在澜沧江畔,海拔为2245米的山坡上。箐,该为两山相夹的背阴之地,没想到它却生长在开阔的向阳坡地之上,抬头仰视,它婆娑的枝叶已融入蓝天白云之中。十米之内无树,十米之外有零星的茶树,仿佛是它膝下陪伴着祖宗爷爷的孩儿们。从任何角度看去,香竹箐古茶树都在证实着我多年前的一个感觉:荒原上的一棵树,可以单独构成风景。

原以为作为至尊茶王的它,应似得道高人,隐居于远离凡尘的幽静之处,而它却依村护寨,每日都闻得见人间的袅袅炊烟。那一天,我们在去香竹箐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就有人说:到了。事实上,在见到香竹箐古茶树的瞬间,我很平静,因为它和我想像中的茶树王竟是如此的一致:高大、挺拔、粗壮,嶙峋奇崛、葱茏苍翠、亭亭如盖。它高10.6米,树冠南北11.5米、东西11.3米,其根径1.84米,茎围5.84米,因地势倾斜的缘故,虽4人不能合抱。3200多年呵,历经山洪的冲涮、雷电的霹雳、风雨的浸蚀、山火的肆虐,作为一棵树,它像另外一棵树一样,在大地之上艰难地成长着。沧海桑田呵,一想到它在这里呆了那么多年,就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

20世纪中叶以后,香竹箐古茶树及它的子孙部落们,被不断地发现,构成了澜沧江中下游的一道神奇的自然景观。事实上,沿澜沧江一线由北向南隐藏着的这条古茶之路也正是濮人自北向南的迁徙之路,它在一些世纪之后也便必然地演变为著名的茶马古道

香竹箐古茶树,能在五十年代末的大炼钢铁及后来的学大寨开荒种地之中躲过刀斧之灾,体现的完全是“大材无用”,烧火它比不上松树、麻栗树等杂木,而它的叶子所制的茶,村民们也认为不好喝,茶性太重、苦涩。很长一段时间,它在寨子里就充当着两块田地之间的界桩。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大批的植物学家、茶文化学者们开始向它走来。沉寂千年的山谷渐渐地热闹起来。

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旅行家徐霞客到达顺宁,遇到梅姓老者,得饮太华茶。在游记中徐霞客记述:“宿高砚槽梅姓老人家。梅姓老人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梅姓老人招待客人的,应是当地的百抖茶。所谓煎太华茶饮予,就是与客人烤制百抖茶。在主人家中火煻边,主人与客人边烧水,边现场烤制太华茶。方法是将茶罐预热,预热后即放入晒青茶,边烘烤边翻抖。为使茶叶香味达到最佳,必须细心焙烤和翻抖上百次,即冲入开水冲洗茶沫,冲洗茶沫也要反复四五次,即可入杯敬客人。当地人在百抖茶中,加入生姜、烧过的食盐或烧焦的大米,用来医治流感、痢疾等疾病。

“滇红”是怎样命名的呢?冯绍裘在后来的《滇红史略》中叙述:“滇红”创制出来了,当时,拟定名为“云红”,意即安徽红茶称“祁红”,湖南红茶称“湖红”,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云红”也,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喻意其中,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也别有妙处,我则不违众人之意,最终以“滇红”定名。

关于滇红茶的创制有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场上揪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凤庆,北平、天津、上海相继沦陷,日寇打进中原,兵临湖南、湖北,许多鲁史人应征修筑滇缅公路,开辟抗日战略交通要道。

1938年10日,一个年近不惑的湖南人从昆明出发,乘汽车沿滇缅公路颠簸了三天,先到下关考察了沱茶,对来自凤庆的大叶茶非常感兴趣,用一双脚走了十天,来到鲁史,再到凤庆考察。

茶马古道上,这位湖南人似乎对什么都不关心,一路上见茶就看,就摸,就含在嘴里品上一阵,就采几片茶叶装进包里。

当年戴维斯在南茶马古道上见到了不少中国茶叶,对云南的普洱茶和绿茶印象深刻,这些茶主要销往西藏和中国内地,每年有900吨之多,可见当时茶马古道运输之繁忙。戴维斯认为这些茶叶不适合欧洲人的口味,在云南和欧洲之间也不会有茶叶贸易。

然而,44年以后,这位湖南人冯绍裘正好沿着戴维斯走过的路再到鲁史,再过青龙桥,又进了顺宁(今天的凤庆),改写了戴维斯描述的云南茶叶历史。

冯绍裘见凤庆茶树成林,茶树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品质优异,极适宜制作精品红茶,就用凤山大叶种茶树鲜叶第一次精心制成红茶250多克。品质优越,香味浓郁,为国内罕见。后试产红茶送到香港茶市,茶界一片叫好,称为上品。

冯绍裘大喜过望,当年十二月就赶回昆明,汇报情况,并受命筹建顺宁实验茶厂,生产滇红茶

先人们在试制红茶的时候历经艰难困苦。从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古道悠悠,却隔着澜沧江天险。马帮必须在江边放下驮子,商人们乘竹筏而过,马自己凫水到对岸。当时没有现在这样通畅的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经过长途300余里地,冯绍裘等人到达目的地——顺宁城。古时顺宁被中原喻为蒲蛮之地,所以称蒲门。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被称做濮人,既今布朗族、佤族的祖先。继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粟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到明清两代,汉族大量迁移居住。史料记载,史前濮人曾参与武王伐纣,会战于孟津。顺宁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附。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改为流官制,称顺宁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顺宁县。民国2年(1913)废府留县,先隶迤南道,后属迤西道。到了民国18年,裁撤道署,直属云南省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顺宁府太守琦磷,倡导种茶,以凤山为点置茶园,建立督饬实业团。顺宁气候、土质适宜茶树种植,各地一时植茶兴盛。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四季如春之美誉,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

到达顺宁的翌日,冯绍裘、郑鹤春先拜会了县府专事以及商会人士,了解了当地茶叶种植生产情况。在县府专事的引领下,走上了凤山茶园。望着漫山绿黄色的秋茶,心情很是欢喜。茶芽长势肥壮,人们不禁采摘一芽一叶,捧在手心察看。凤山茶园茶林为单株种植,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叶片大似枇杷叶,嫩叶含有大量叶黄素,量高品好,极符合冯绍裘的预想。

为了试制红茶,冯老先生等先人们土法上马,运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工具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冯绍裘与同事经过详细了解,云南各茶区仅生产晒青毛茶,为绿茶一类,茶农将茶叶采摘后,经高温杀青、揉捻、日晒而成,然后由茶商到产区收购,驮运到茶叶集散市场,设厂压制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侨销,心形茶边销,沱茶内销,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

动员大家采摘一芽二叶,试制红茶、绿茶样品,观察茶质优劣。一切都如愿,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令人不胜欣喜。

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小叶茶种的红茶所未见。

绿茶样:满盘银白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也是为国内绿茶种所稀有。

随后,他们将试制的红茶、绿茶邮寄香港茶市。经市场反馈回来的消息:有关人士认定所寄出的样茶,堪称国内红茶、绿茶中的上品。长江一带都不产冬茶,唯云南顺宁初冬季尚能生产这样的高级红茶、绿茶,确属难得。

十二月,冯绍裘转回昆明,向国民政府云南省经委汇报顺宁茶区茶叶产销情况和试制的红茶、绿茶样品,着手计划生产。国内原有红茶基地已成为沦陷区,国民政府急需新的红茶基地作为重要战略出口。所以,经省政府同意,由冯、郑负责筹建云南茶叶公司和顺宁实验茶厂,负责“滇红”的试制生产和运销工作。

1939年,凤庆茶厂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500担红茶,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品质突出。这批滇红茶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海外市场,为抗日战争换回了可贵的外汇。

新中国成立后,顺宁更地名为凤庆。凤庆人民艰苦创业,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空前发展。滇红特级工夫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我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

滇红茶是凤庆的,也是中国的。几十年来,凤庆滇红凭借“形美、色艳、香高、味浓”的特点一直被国务院定为外交之茶,专供中央外事使用。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昆明时,云南省领导人把凤庆生产的“滇红工夫茶”金芽茶珍品作为国礼,赠予女王。

临沧是天下茶仓,而凤庆滇红,则是临沧的一张世界名片。很多人熟知凤庆,都是因为滇红茶。滇红的美,似梦一样,长久以来以一个茶乡女子的形象,披着轻纱,笼着薄雾,入驻在我心里。一个滇红,就使天下的红茶逊色三分,那是怎样的一种茶呢?芽壮而肥,金毫显露,条形壮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玫瑰的色泽盛风情万种;几片绿色的叶子,既和琴棋书画诗酒平起平坐,又同柴米油盐酱醋相处一室;寒冬时为他人暖心,酷暑时为他人解渴。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