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毛店村风情风貌采风作品集
策划/王曙光 摄影/郑小平 陈静等
古樟巍巍村风淳
王茂兴
过天贶节,吃六月饼,是义南山区的三角毛店村历代相传的,如今列入了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一项民俗活动。岁月洗礼,越发显得青春焕发,邻近的村庄大有跟进的势头。为了探究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在农历六月六的前夕,我们走进了三角毛店村。
五里白溪从大小枫坑里汇水而来,经过村旁,一路欢歌往义乌江奔流而去。在溪旁的毛毛山庄,主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品尝由非遗传承人毛燕芳精心制作的六月饼。我们也认真地见识了六月饼的加工制作流程,聆听了“六月饼”与六月六的来历故事,加深了对三角毛店村的了解,感叹这个村的不简单。热情的村支书更是邀请我们参观村史展览,我们欣然前往。
暮色苍茫,一行人往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走去。新铺的沥青路面,平坦、广阔、整洁,两旁的民居,高低错落,精致、堂皇,不少庭院里花团锦簇,别拘一格,自成风韵。一路上,看不到古村的龙钟老态,没有丝丝衰竭,缕缕破败,处处透露出新村的勃勃生机、蒸蒸日上、无限潜能。而更吸引我注意的,恰是路旁的一排古樟:苍老而不失优雅劲节,苍翠更显其沉稳有力。枝繁而意味深长,叶茂而生命旺盛。虽暗夜将至,但轮廓分明,巨大的冠幅,挺拔的枝干,完全可以想象出其绿荫遮天蔽日,炎炎夏日里必定是避暑乘凉的好去处。你看看,在这夏夜里,吃罢晚饭的人们,三三两两,已经陆陆续续地聚拢到这些大樟树的脚下,或站或坐,进入了纳凉聊天的小模式。
“好大的一棵大樟树啊!”我轻赞了一声。走在身侧的毛毛庄主回应道,是呀,是明代的古樟树呢。
哦,明代的,不简单!我忙走近樟树,仰望挂在树身上的那块义乌市政府颁发的古树名木标牌。天色有些灰暗,原本的老花眼,看去字迹有些模糊。我靠近护栏,才勉勉强强看清了一些内容:树龄510年。至于树高、胸径、冠幅等,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了。不过,在我心里,这些内容都不要紧了,看上一眼,就震撼到心灵,感受到它的高大壮实。至于胸径,没有几个人手拉手,是不可能合抱它。
相距不远,又是一棵大樟树。我忍不住又问庄主,这明代古樟,不少吧?“是的,一共有7棵。毛毛庄主清清喉咙,深情款款地开了口:说起这排古樟,可大有说头。见我侧耳倾听,虚心求教,他当仁不让,声情并茂地介绍起来:从上辈传下来的毛氏族谱中,记载着这些古樟树的来历。明朝万历年间,毛氏长者召集族人,聚议植木垂荫,立约以昭后昆。随在村庄的东北一带,栽植松樟,以补其缺陷,实其空虚。村中父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事既成,公约也告之于众。约中申明,如有人砍伐、盗卖,绝不姑息;如敢有毁伤,罚银二两,备祭礼以告祖先。还要演戏二本,声其咎,且警众也。此约既出,众皆肃然。为达约出禁随,相传太公的小孙子不懂事,玩要时拔出了一株栽后不久的小苗。村人发现后,当即报至太公,询问如何处置。胸有成竹的太公拈须一笑,曰:按约处之。村里按照公约,罚银罚戏,训诫告示,一样不少。此头一开,风气一振,再无需多言,村人的自我约束,成为共识,遵章守制,渐成自然。从此无人把公约视为儿戏,全村上下,都一一谨从遵守。500多年来,当年种下的20多棵樟树,除了自然老死,如今健康尚存的7棵树,村民们都上招下接,视为村宝、共同财富,倍加珍惜,加倍爱护。
听着庄主的动情述说,让人不由得感到,这生存了500多年的古樟树,既是三角毛店村人的自豪,也是三角毛店村风的骄傲。从这些饱经风霜,见惯云卷云舒的古樟树身上,分明能让后人感受到契约精神,以及它所积聚的庞大力量。古人对约的敬畏,遵约的力度,实实在在让后人可敬可佩可效仿。而后来者追寻祖先的足迹,见贤思齐,借以发扬光大,是一代又一代三角毛店人的不懈传承。由此也可以感悟,民风教化,村风淳厚,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奏效的。作为长者,率先垂范的作用,历来不可小觑。三角毛店村的村风民风的厚度,正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套用一句名言,就是“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正是当年村里太公的无私风范和气度胸襟,影响着子孙后代,滋润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勤劳努力、正直诚实、邻里和谐、守望相助。这一切,都印证着曾考察过该村,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所言不虚:这个村历史悠久,村风民风淳朴。
时光如梭,岁月成歌。从宋时的俞村到明代的山角店,再洎如今的三角毛店否,悠悠千年,多少人物,刹那间都成了过往,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古樟群所传达出来,能传承不衰的淳朴之风,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依依不舍地将目光从古樟树上收回,跟随大家往村史馆走去。落在后面的我突发奇想:还用看吗?有了这屹立了500多年的古樟树为证,无论是深烙在男女老幼心中的六月六印记,还是那190多位子弟,毅然加入义乌兵的行列,嚼着“六月饼”征战沙场的壮举,三角毛店村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都一定会保持和发扬这淳朴的风气,在时代潮流中,行稳致远。
当吴溪淌过三角毛店
姚祎
三角毛店这个村名有点独特,想当然地认为村名来由应该是村庄形似三角,抑或地处丘陵三角地带而得名。村庄确实不大,人口不足两千,但三角毛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她特有的风姿卓然闻名义乌,后来才知道,三角毛店原名俞村,唐五代后周时期钱塘人户部尚书兼营田使俞公帛因公事过婺之义乌之风林乡,爱其山水乃率妻子定居焉,取名俞村。后改名毛店,又因重名改为三角毛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村不在大,有名则仙啊。
仙气飘飘形容三角毛店并不为过,尤其有清丽脱俗的吴溪江从村庄中央迤逦而过。
吴溪是麓溪与大寒尖山水汇入盘溪,一路蜿蜒而下,流经毛店、赤岸至佛堂汇入义乌江,其中因水底岩质的色彩,环境风物的变化,流经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美丽的名称,如枫溪、丹溪、白溪、清溪、声闻溪等等,光是听名字,就能想象这条小溪多变而神秘。清澈的溪水一路浅唱低吟,遇有浅石便打个漩,甩几朵浪花,潇洒而去,这其中的欢畅恣肆,有多么迷人,就有多么令人羡慕。
十多年前,曾读到一古佛堂人为吴溪作的诗句:“为爱依依在碧堤,飞花点点入吴溪”虽只短短两句,却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情谊相生的唯美场景,或许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或许这是一段甜蜜的回忆,无论如何,这段被载入族谱的诗句确实打动了我,想去一探究竟。
沿溪而行,但见溪的两岸柳絮飘飘桃花灼灼,迎春枝藤垂垂悬挂于堤岸,灿灿黄花星星点灯,而见七花细密的花瓣成团成簇,火焰般烧红了溪水。惠风和畅,空气清新,夹岸三三两两铺就几条预制板或者大鹅卵石,穿红着绿的女子,在埠头浆洗衣衫床单菜蔬水果,自来水哪有山溪水好?场面开阔,人多热闹,打趣说笑间,手里的活就干完了,心情好得飞起。
到了毛店段的夏季,则又是另一番风景,几座石桥通渠,高大的枫杨木茂密如盖,遮掩得小溪犹如绿廊,几许碎金般的阳光洒下来,波光粼粼中,水底的小鱼和游玩的小屁孩纠缠一处,分不清是人戏水还是鱼戏人。当然,重头戏还得是傍晚时分,斜阳西沉,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星光瞬间从桥栏和树干以及溪上横斜的枝桠间闪烁开来,照得溪上明亮又朦胧,劳作了一日的男女村民,携家带口鱼一样滑进小溪,享受丝滑的水质包围带来的清凉惬意,欢声和泳姿共舞,笑语伴水花齐飞,好一幅夏至嬉水图!
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建立的毛毛农庄,就在吴溪江边上,后花园一扇小柴门就到了江边台阶下,园内景色秀雅,老鹅雏鸭犹在,悠地自得梳理羽毛,不理会人来人往,幽池翠竹犹在,芭蕉睡莲犹在,曲水流觞的遗韵犹在,假山花木如挡如遮半映半掩,颇有些苏州园林的神韵。
农庄主人毛小康,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也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实干家,琴棋书画诗酒茶,都有着相当水准。难能可贵的是心有大爱胸怀大义,一直不遗余力在为毛店的文化传承献计献策,身体力行发掘毛店的人文资源,光大非遗物质遗产,找遗迹,查资料,自掏腰包编辑整理了多册资料,为毛店为赤岸文化历史遗产不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下大本钱,花大精力,耿耿赤诚可敬可佩可赞可叹。
就说毛店特有的“六月饼”吧。他说,“六月饼”源于宋朝,宋真宗在某年的六月六声称上天赐他一封天书,这天便定为“天贶节”,每到这一天,村里都会举行祭田公田婆游水龙泼水等活动,并制作六月面饼,祈祷子孙平安,五谷丰登,这一习俗延续至今。说起“六月饼”,还跟义乌兵有些渊源。当年倭患甚烈,民族英雄戚继光为抵御倭寇来到义乌南乡招募兵马,一日,戚继光夫人做了“六月饼”,欲辅以黄豆芽豆腐和红烧肉以飨宾客,小儿不耐肚饿,遂偷拿了饼吃了外面一圈,偷偷塞回其余饼中,有人挟到这个饼时才发现这个小饼,知是戚家小儿所为,都笑称以后就叫继光饼吧,继光饼的名称就这样传扬开去,饼筋道美味,耐饥抗饿,也从此成了义乌兵行军作战途中常备的干粮。现如今,六月六吃“六月饼”已成为非遗产品花落毛店。
申遗成功,少不了毛小康的努力,只是他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只看进园大门处五花八门的牌匾,义乌市作协创作基地、义乌市地方志培训基地、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义乌分院等等,就可窥见一斑,那都是他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如果说毛店村高楼林立古树参天道路规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那么,毛毛农庄就是旗帜上那颗闪亮的明珠。三角毛店村旧貌变新颜,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地干部的眼光气魄规划,也是百姓通力合作的结果,也少不了毛小康这些企业家的付出。
终究是吴溪灌溉的三角毛店,终究,是吴溪哺育的毛店儿女。
悠悠吴溪江,流淌了千年,将所有的沧桑和痛楚送得远远,唯独把历史的余韵和淳朴的民风留在了两岸。
好的山水和人之间,从来都是相互成就的。
非遗瑰宝“六月饼”
詹雪芬
义乌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赤岸毛毛山庄的毛燕芳五年前申报的“六月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市第七批非遗名录传统技艺单元。这让我们作协文艺创作小分队采风活动增加了一项丰盈的内容。
赤岸镇三角毛店村历来有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吃“六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由三角毛店村人代代相传。今年53岁的毛燕芳从小跟着母亲学做饼,每次看着一块块面团在母亲手里一点点擀开,变成一张张厚薄均匀、大小适中的面饼,而面饼在历经一道道精致工序后上桌,与各色菜肴一同成为家人口中的美味,就觉得幸福感爆棚,这是“妈妈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
“六月饼”有何特殊的历史渊源?毛燕芳的丈夫、义乌毛毛山庄的庄主毛小康对此侃侃而谈。他说,“六月饼”是三角毛店村人民在过六月六传统民俗节日时的主要食品。它由面粉加少量的食用盐和水,通过揉、和、挤、压、切、擀、烙、叠、过、蒸等多道工序而成。除了保留了原麦的营养和香味,还增加了持久耐放度,即是炎夏放几天也不会变质。
“‘六月饼’的制作环节的技艺已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包括厚度、圆度等都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在加水揉和的过程中,水的量直接影响着“六月饼”的质量。”毛小康接着说,制作“六月饼”,食用盐放的比例也相当的讲究,多了擀不开,少了又“挺”不住,在擀制的过程中,轻重缓急都对饼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多数人都需要漫长的一个实践过程才能真正把制作六月饼的手艺学到手。
采风中,我们了解到:“六月饼”的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六月饼”,以此庆祝小麦的丰收,并祈愿下季水稻也能丰收。这一习俗世代相传,至今仍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农历六月六期间,仅三角毛店村一带就能制作出数万份“六月饼”,供村民及游客食用。
当天,毛燕芳因有要事不在现场,毛毛山庄的厨房间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作了一番“演示”。只见揉、和、挤、压、切、擀、烙、叠、过、蒸,工序循序渐进。“制作好一张六月饼,需要制作者很大的耐心和传统的技巧。”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回答道。
午餐时间到了,我们品尝起了“六月饼”,桌面的盘子里有厚厚一叠“六月饼”,边上还有脆脆的豆芽、酥软的豆腐、弹性美味的红烧肉。吃到嘴里,一口咬下去,醇香满溢,其嚼劲刺激着味蕾,让人吃了还想吃。
确实,“六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先祖们的智慧和勤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六月六这一天,人们通过制作和品尝“六月饼”,传承着这一古老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同时,它也象征着团圆和和谐,寓意着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六月饼”这一传统美食已逐渐走出当地,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美食之一。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举办“六月饼”制作技艺培训班、开展“六月饼”文化节等活动。同时,一些商家也积极创新,将它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的产品和口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充满温情与喜悦的农历六月佳节,“六月饼”不仅是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灵深处的温暖寄托。每一口“六月饼”,都仿佛能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那些与家人围坐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幸福时刻。
欢迎大家来毛毛山庄品尝酥软香甜的“六月饼”。
传“六月饼”与义乌兵有渊源
王佳丽
相传,“六月饼”与义乌兵还有一段渊源。
据悉,明朝,跟随戚继光当兵的三角毛店村村民有190多人,当时交通基本靠步行,从村里到义乌城要走一整天,更别说还要到嘉峪关、秦皇岛等前线,路上充足的干粮是必需的。由于粽子易馊、清明果太黏,都不是干粮的范围,想来想去,大家就考虑用“六月饼”当干粮。
因“六月饼”柔软养胃,烙过的六月饼在三伏天放上三五天不会坏,可平摊,可曲卷,携带方便,可纯饼食,可卷入各种馅料吃,在艰苦的环境下,即使不加水、不加佐料也完全可以吃饱。因此,大多数从三角毛店村出去的义乌兵,都比别人多了一个装六月饼的包裹。
在异地他乡前线作战的男儿,每当看到天上升起圆圆的月亮,就会想起和月亮一样圆的“六月饼”,想象“六月饼”的味道,想念自己的家乡。他们盼望早日消灭倭寇,早早还乡与家人团聚。而每当“六月六”,这些义乌兵就会找机会,想办法在军中做一些“六月饼”吃。后来,由于习性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不同的地方有了不同的饼。2018年“六月六”民俗活动中,义乌情景剧《挥手征途》讲述的就是“六月饼”与义乌兵的故事。
吴溪五月
樵夫(毛小康)
凉风寒玉臂,湿翠罩云低。
鹭影回稀旷,蝉声满长堤。
曾奢洪武足,欲挽洛神霓。
若此蓬莱境,千年是白溪。
注:吴溪毛店村东段,明洪武帝赐名“五里白溪”。
毛毛农庄遐想
陈静
在毛毛农庄的怀抱中,我静静地沉思,
与那悠扬的五里白溪共吟,风雅的水波轻抚着岸边的树枝。
我们一起迎接六月的天贶节,
天降的恩赐,是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家乡味道,勾起了深深的乡愁。
笔墨在毛毛农庄书院中翩翩起舞,
竞逐着风流的韵律,将文化的种子播撒人间。
每一划墨迹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每一张纸张都承载着未来的梦想。
风吹拂过希望的田野,带来了收获的欢歌,
阳光轻轻洒落在斑驳的瓦片上,映照出岁月的宁静与祥和。
我们在这样的时光里相聚、分享,
感受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无限魅力。
毛毛农庄,你是时间的守护者,
用你的沧桑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连接着每一个心灵的跳动。
在这里,每一次深吸都是对生命的热爱,
每一次凝视都是对历史的尊重。
让我们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用心去聆听,用手去创造,用爱去传承。
毛毛农庄,你不只是一个名字,
你是心灵的港湾,是义乌文化高地,是精神的源泉。
在这里,我们一起编织着未来的故事,
一起谱写着生活的乐章。
毛毛农庄,愿你的风景永远美丽,愿你的故事永远流传,
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人记得你的名字,记得你的温暖。
诗词共清欢(两首)
吴优赛
七律•水畔鹅趣图
(平水韵/平起首句押韵/八庚)
绿波潋滟映天清,
鹅影栖翔绕水明。
白羽悠扬风送暖,
青峰远峙日新晴。
闲云自卷逍遥态,
静沼浮翎意趣盈。
柳线轻垂添秀色,
景光旖旎入诗情。
鹧鸪天•六月饼
月映疏窗暑夜燃,
久传馔味入心田。
夏时饼美情温暖,
卫戍南兵梦一筵。
歌悠远,舞翩跹,
非遗瑰宝焕新天。
何时再续当年约,
共醉花前月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