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一种文化——兼谈科普的文化内涵
谢小军
科学的力量在于改变世界,它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从工业革命开始,这种改变日新月异至今没有停歇,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的生活远离蛮荒、更加富足和富有尊严。科学成就了人类的独特,它使人类成为地球上唯一通过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的生命——而其他任何生命都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科学也改变着另一个世界——人类的精神世界,这种改变当科学知识不再被少数人垄断便已开始,科学使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迁移,使人类的理性更加清澈,科学已在社会文化建构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科学是一种文化”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共识。
科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科学文化中的许多东西是我们传统文化所缺乏的,漫长的封建历史使我们的民族个性趋于保守、畏惧权威、缺乏张扬、实用而功利,而科学文化中创新、理性、批判、求是、求实等精神元素将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强大的活力从而使她永褒青春,青春如百卉之萌动,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的文化必将催生出强大的国力和更为和谐的社会文明。
当前,中国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这种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建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如何将当代科学文化汇入传统文化的肌体,如何让科学去锻造个人的文化品格,进而锻造我们整个民族优良的文化性格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话题。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正经历解构和重建的历史阵痛期,这个话题更具有了恢宏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普及承载的是科学的弘扬,是科学社会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国把科普工作视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已经把它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科普工作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的科技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许多学者在呼吁,科普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更应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应是当代科普最具价值之处。然而,就是在科普功能最重要的这一方面,我们的科普工作一直有所缺失。
长期以来,不少科普工作者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科普的理解就是科学知识的大众化,或者是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工作,遵循国家意志,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获得高素质的劳动力,使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种传统的“普及科学技术”过于从科学的功利主义出发,强调和重视的是实用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转化和应用,其内涵十分狭窄,最重要的是,它否定了个人的主观需求,物化了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普通个体,缺乏人文关怀,更忽视了科学的文化内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学者们已开始进行较为强烈地反思,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国内相关科普学术思想的交融,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反科学、伪科学、以及一些大规模群体不理性行为不时掀起浪潮,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威胁。人们在疑问,学界在沉思,搞了几十年的科普,为什么还会不断出现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倒退情况呢?学者们认为,这与科普宣传中重科学知识普及,轻科学思想、理念和精神的弘扬有一定的关系,科普应有其重要的文化使命。
从科普的演变角度看,科普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再认识的结果。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是从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的,那场运动的目标就是要用西方舶来的科学与民主改造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唤醒封建思想束缚下的蒙昧国民,启发民智,使中国古老的文明焕发新生,显而易见,那时在先进的知识分子眼中,科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器物层面的东西,而是一个文化的符号,一百年后中国人对科普内涵的重新界定实际上是对科学之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这种螺线式上升的过程。
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科普应“顶天立地”,“立地”,它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的需求,这是科普的公众目标,它的实现应做到以人为本,科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在科普过程中,应关注人的存在、尊严和价值,科普应饱含对民众生存与发展、对民生多艰的关注,饱含对社会人生以及人们对幸福追求的关注,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协同进化,这使科普充满了人文内涵。“顶天”,它应通过传递科学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国社会新文化建构的工具,这应是科普的一种国家需求。科技是强国之用,而文化精神才是立国之本,一味地追求物质成功而忽视对人心的抚慰,那是在舍本逐末的强国之路上狂奔。应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思考科普的发展,以科普助力文化的净化和进化,科普不仅应是中国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组成部分,它更应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的组成部分。
本文原刊于《科技日报》,博文有改动。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0625-694347.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谢小军博客
谢小军,中国农大博士,现从事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和学术期刊编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