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行走古道】129:一条古道商贸兴 万顷青山万点金(作者:王茂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4  已读:215 次  文章来源:

一条古道商贸兴  万顷青山万点金

王茂兴

 

早就听说过一条古道,盘卧在义乌与永康交界的大山里。初夏时节,终于开启义方古道的行程。

义乌与永康接壤,在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有多条横亘彼此地界的峰、岭、坑、谷,同时也有多条连接彼此往来的通达之路。穿越小枫坑,就是不错的选择。

小枫坑位于义乌市南部,距义乌市政府驻地23多公里,属于八素山脉。从史料上得知,义方古道从义乌赤岸镇的枫坑口开始,沿着小枫坑蜿蜒盘旋而上,直至天山岭头与永康交界处,拾级而下,往永康的塘里坑方向而去。

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的枫坑水库,因座落在大、小枫坑之中而得名。它在枫坑口筑起了拦水大坝,圈住了丫溪等源于大寒尖的来水,汇合源于大门里双峰尖的西溪以及小枫坑里的溪流,库容200多万立方米。蓄水后,为赤岸镇毛店一带的乡村提供了灌溉便利,为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该进行除险加固扩容,并列为市重点工程,总库容达到了1638万立方米。现在库水除了发电、灌溉外,还为佛堂、稠城提供饮用水。由于水库大坝的矗立,义方古道的起点已无从查找,进山毅行只能从水库大坝靠枫赤公路一侧进入,经过大坝,才能开始登山。

微信截图_20240514211811.png

过了大坝,沿着水库边施工时留下的便道,往东南方向前行。水库边的这一段,虽然是石碴路面,坑洼不平,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古道。原来的古道,早已淹没在水库滔滔不绝的碧波下。也就走上十几分钟,在便道的一个拐弯处,路边出现了一条小溪,清澈见底的溪水,正欢快地汇进水库。路虽有点宽,但变得难走起来。有知情的同行人就说,这就开始正式走古道了。一路走去,可以见到洪水冲刷的痕迹,路基垮塌,路面凸凹,到处是千疮百孔。有些路段,已经看不出曾经是千百人走过,铭刻着历史印记的古道模样。脚下是磕磕碰碰,不敢健步如飞,头上还要时刻关注枯枝败叶、荊棘横生的袭击。

在一处稍微开阔的山道上,遇见从山上下来的一拨人。有人认得是赤岸镇南杨村的。大家互相打着招呼,他们说是上午进山的,上面有几段更不好走。看到他们的背兜里斜伸出几枚青叶,有认识的人说是七叶一枝花和黄精,都是很难找的中草药。他们也说找了大半天,才找到没几株。一个年约四旬的精壮汉子,指着周围的山林说,这一带都是他们村的,面积有5000多亩,直至天山与永康交界。以前山里出产的松枝、毛竹、杉木等山货,都是通过这条路出去的,山是名符其实的绿色银行,路是不折不扣的运输动脉。时过境迁,如今山里的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了,路也就年久失修。这时有人说他是我们村的老书记,精壮汉子就摆摆手,笑着说前任前任。大家都笑了,他就提醒我们,山路不好走,小心一点。攀谈片刻,道别后,他们一行向下,我们一行向上。

虽说山货有些贬值,但这满山遍野的绿色,难道不是巨大的宝藏吗?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不正是人们所要追求的吗。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是山区人民的共识,也是全民的共识。

短暂的交谈,让我们知道了义方古道这条山路,曾在当年扮演过重要角色。记得曾在书刊上读到,说起自义乌毛店、止于永康塘里坑的这条大道,历史是比较长远了。但始于何时,何人修造,却语焉不详,考无实据。代代相传的是义乌人到仙居挑盐回义乌,这是条必经之路;到永康方岩拜胡公爷爷,更是义乌、浦江等地很多人的优选之路。而永康人到义乌,也是有很多人走这条路,他们挑着麦、豆之类的农产品,到义乌交易,再把义乌出产的物品挑回永康。比如日用陶器,在历史上义乌产品就久负盛名,远销各地。永康的先民挑一担粮食到义乌卖出,再买一担日常用品的瓶瓶罐罐挑回去。可以想象,这一条商贸往来的通道,在漫长的岁月中,为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是后人不应忘却的。永康的豆腐干是很出名的,如今各地菜市场上是抢手货。赤岸镇一带的豆腐干,在义乌也是很出名的,是有名气的地方特产,很多义乌的城里人,都会专门去赤岸购买。据当地人的说法,豆腐干最早是永康人通过义方古道挑到赤岸一带售卖。由于好吃,口碑不错,民众的认可度很高。有活络的赤岸人就向永康人拜师学艺,得到真传,完全可以媲美永康出产的豆腐干。赤岸豆腐干的风行,可以毫不惭愧地说,义方古道功不可没。

微信截图_20240514211848.png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随着公路网的四通八达,古道也就逐渐荒废,湮灭在岁月的尘埃中。义方古道,自然也没能例外。我们走一段,歇一会,擦把汗,喝口水,鼓起勇气继续上行。在一处叉路口,赤岸镇政府推出的国际登山健身游步道路标,赫然挺立在路旁,圆柱形的桩上标注着此处山的海拔和行走方向、地点距离等信息,不让行走的人迷失方向,走错了路,也让行走的人知晓到达目的地还有多少路程。我在心里说,唔,干得不错,想得周到,只可惜缺少了点维护,否则会更好更完美。穿过密林,跳过小涧,拨开荒草,攀上陡坡,我们在一条有些隐蔽的古道上前进,就像走在一条怀古思幽的时空隧道:深山、古树、山花野果、断墙残壁,都成了大家眼中的唯美风景。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一行人先后登上了义乌与永康交界的天山凉亭处。在这方不大的山顶平地上,见识了用块石砌筑的圆拱形凉亭。同行的人都说不知道建于何时。放眼一望,就能明了它的沧桑岁月,一定经历了很多的风雨霜雪的洗礼,庇护过多少南来北往的商旅行人。绕着凉亭转了转,没有发现它何时来到世上,出自何人之手的痕迹,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又试着往永康方向的石阶走了几步。远处的永康塘里坑村在一片葱笼上若隐若现。轻风拂面,不禁让人想起永康方面流传甚广的一段轶事:相传义方古道的修建,是村民们自发开始的。以前村民想要生儿子,就来修建古道,以此来给儿孙添福,盼来日生个大胖小子。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却也表达了村民们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古道就越修越长,为后人的通行,商贸的交流,带来了许多便利。虽然如今古道失去了原来的功能,逐渐衰落荒废,但它的存在和曾经的作用,却是后人不应该淡忘的。2023年12月27日,浙江省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发文,认定义方古道为浙江省一级古道,就是对它过往的肯定和现在的保护。

一阵山风掠过,使人感到凉意。有人说时侯不早,该返回啰,大伙儿齐声说好。按照预定目标,已经圆满完成,永康段就留待他日吧。从天山顶下山,还是比较顺利,虽有几次小惊险,但也没有出现常言所道的:上山容易下山难。有些疲惫地返回到枫坑水库边时,已是暮色四合,倦鸟归巢,依稀还能看得见天水一色。

累是累了点,但不虚此行。义方古道留给我们的感受,实才是超级震撼:风景旅游资源丰富,优良的植被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充满传奇的筑路故事,厚重的商贸历史过往,都值得现在的我们,浓墨重彩的鼓与呼。

 

科普文化交流网 + 标志.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