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灶,感受岁月静好
潘爱娟
汉灶,一个村名,一段历史,一种生活。它不仅是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更是一段流淌在时光长河中的故事。
汉灶的村名源自汉代的灶烧制陶技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根据金华县志记载:“汉代婺州古窑址坐落在今雅畈镇汉灶村”。历史上婺州窑因其质地坚韧、釉色光润享誉海内外。唐代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这样描述:“碗,越州上,鼎州次之,婺州次,岳州次。”即婺州窑的陶瓷仅次于越州和鼎州,居第三位,可见其当时的盛名。
汉灶村的婺州古窑址,作为婺州窑文化的核心地区,见证着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相传汉灶村古时有18座龙窑,遍布汉灶村的“钻龙山、堂楼山、窑山、三十六虎头”上,历经千年风霜,这些龙窑大多化为尘土,唯有箭龙山窑址和汉灶窑址,依旧保留着那曾经辉煌的轮廓。其中箭龙山窑址201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间流转到了2014年,汉灶村的瑰宝——《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被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冠。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以他满腔的热忱和精湛的技艺,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然而,汉灶村并非只是一处孤静的历史博物馆,它在时光的流转中,如同一朵历经风霜的花朵,在婺城区文联的滋养下,悄然绽放出新的色彩。在雅畈镇文联的先行示范下,汉灶村成立了金华市首个村级文联。这是一个微妙而又深远的转变,意味着从村到镇,再到区乃至市,文化的力量正在一级级扩散、链接,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将汉灶村紧紧地编织在内。后续文艺家、创客们的入驻,更是为村庄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意。在这里,艺术与乡村生活紧密相连。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欢迎每一位来访者。来了就是家,原乡人与外乡人在这个淳朴的小村庄共同创造着诗意的生活。
春晓,是村民何阿姨的姓名,她将自家修缮的老宅命名为“春晓小院”,寓意对生活的热爱;“珏居”是一位来自丽水的姑娘小玉在村导大宝家租的房,在这个院子里,小玉用心照料着各种小花小草和小鱼小虾,让老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归零”是摇滚发烧友阿酷带着他最爱的音乐空间来到汉灶后随性给小院取的名字,这里音乐与自由交织,是一处可以完全释放心灵的天地;“婺林画社”是画家陆国飞追逐梦想的港湾,画社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心灵的倾诉和对生活的热爱;“人间浅睡”是作家桑洛亲手装修的农家小院,这个名字来自他的一本书,象征着宁静与美好。还有“积木咖啡”“窑烤披萨”“汪姐小院”“刘姐漆艺工坊”……在汉灶村,这样的院子有20多处,村文联在这些院子的门口挂上“文艺村民”的牌子。村民们坐在自己的院子里,抬头是天际,眼前是花草,耳旁是鸡犬声声,鼻尖是炊烟的味道。春来挖野菜,夏来赏荷花,秋来看晒场,冬来小火炉。又或者,春节里尝一尝刚出锅的糖年糕,四月亲手做几块清明粿,中秋和家人一起吃现做的月饼。偶尔,还可以赶在节庆里邀三五好友看一场斗牛,一场灯会。
在汉灶村“文艺村长”桑洛的院子门前,那块蓝底白字的指示牌静静告诉每一个过往的游客:“尘世太美 我在人间浅睡”。推门进入,目光所到之处皆书画。这里,是读书人的向往的圣地,四壁书柜,满园花草。桑洛的生活,便是围绕书籍与花草展开的一幅幅生动画卷。数以万计的图书不仅孕育了他的智慧,也慰藉了他的灵魂。坐在布艺沙发上,仰望着那满墙的藏书,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沉吟与文化的低语。院子里,枇杷黄得温润而诱人,木莲静静地蕴含着生命的力量。这里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他对于汉灶的热爱,这位在美好尘世中浅睡的文艺村长,他的生活、他的梦想,都在这个古村落中美丽绽放。
桑洛不仅是文化的策划者,更是连接村庄与外界的桥梁。他与村文联协同发力,向外引入资源开拓村民文化视野,对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的“乡叙读书会”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常邀请文化大咖和本地学者走进汉灶,在古樟树下为村民讲学。在他的引领下,汉灶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艺的馨香渐渐渗透进了村民们的生活。
“携一卷书,行十里路。”——这是桑洛散文集《半堤雨》中的一句话。汉灶村,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在这里,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可以很简单,很美好。那就让我们停下脚步,“选一块清净地,看天,看地,看书。累了,在草绵绵处寻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