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女儿》书评】01:小荷才露尖尖角(作者:何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06  已读:2734 次  文章来源:

编者语】不久前,义乌籍女大学生蒋睿典的长篇小说《女儿》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说分“田园”“家园”“校园”三篇,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连缀。作者用少女敏感细腻的心灵感受生活,用朴拙而秀雅的文字描写了家乡义乌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揭示了平凡生活的诗意和人间的大爱。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邀请了部分作家,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评析。从今天起陆续不定期刊发,以飨读者。

 

小荷才露尖尖角

——蒋睿典《女儿》读后感

○何 方

 

不久前,文友蒋永伦送来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让我既兴奋又惊讶。刚刚拜读完他的《蚕变》三部曲,又收到他女儿蒋睿典近31万字的长篇小说《女儿》,着实不易,值得庆贺。

这是一位还在读大三女生真正的处女作,锋芒初露,才华始展。翻开这本粉红封面的新书,细细品读流畅的优美文字,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乡土味道,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浮现在眼前,仿佛我的心也随之飘扬,慢慢地融合发酵,从大自然和平凡生活的诗意中,解读着乌伤大地厚重的人文历史。

《女儿》书名颇有寓意,第一人称书写,创作特点为散文化,谋篇布局,相互独立,分“田园”“家园”“校园”三个篇章,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构思精巧,相互连缀,形散神不散,通过几个关键人物,把整部作品连成有机整体。

女儿 书.jpg

童真之眼是人性之眼,映照星海璀璨。童眼看到的,童耳听到的、童心感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田园”篇主要写女童眼里充满纯真善良与天真好奇的美好世界。这里有童话般的古堡——王家老宅,老宅里有小鸡、小鸭、小猫,院子里的树上有麻雀、黄鹂、松鸦、布谷鸟和一只能把小猫的叫声模仿得惟妙惟肖的野八哥。弯弯曲曲的街巷里有爆米花、货郎担,可以提灯笼,放鞭炮,屁颠屁颠地跟在三个表哥后面在田野池塘里淘鱼摸虾,在义乌江里游泳,在江滨钓鱼;这里有散发着豆花香的水圳,有被红灯笼照得晶亮、洒金碎银的半月塘,有风筝飞过的一望望的田畴、五颜六色瓜果飘香的外婆菜园子,有王家宗祠里系着大红喜字的肥猪肥羊和大年祭时候的热闹场景:踩高跷,舞龙灯,社戏(婺剧、越剧),叠罗汉,抬阁跷,迎长旗、迎纸马、迎胡公、迎銮驾,走马灯,拉线狮子,秋千旱船……形形色色的风物民情由一个童眼的观察连结在一起,弥漫着浓厚牧歌式的田园气息。

家园是生命的起始与终点,是永恒的思乡梦,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是说什么都不为过的。

“家园”篇以来自北方戍守长城的义乌兵后裔到南方寻根开篇,装进许多与“家园”关联的陶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等内容,有义乌的山川地理,更有许多义乌南北四乡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当然,最重要的是,写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大表哥和他的战友吴冕、蒋保罗,外公外婆和他们的四个女儿,姑姑小青和王家人,“我”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从不同类型的“家”,凸显出时代洪流中“家园文化”的嬗变。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校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90后、00后的孩子,校园生活是他们成长记忆的绝大部分,总是令人怀恋的。

“校园”篇着重书写作者6年中学生活的酸甜苦辣。从颇受困扰的“买手机”开篇,塑造了教师、家长、男生、女生等几类典型群体,刻画了他们命运的起伏,成长的烦恼,现实和理想的矛盾。特别以深情的笔触,叙说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和朦胧的爱的情愫,自我意识的萌动,青春的觉醒、迷惘、苦恼、叛逆和抗争,当然还有青春的朝气和欢乐。

乡村.jpg

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是人格和信仰的培养。可以说,“校园”篇是最具批判精神的,无意间触及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毋庸讳言,现在的学校,侧重知识的灌输而弱化三观教育。内卷文化侵蚀的校园,已不再是一片净土。在作者看来,现在的学校似乎缺乏爱与美的教育,更严重缺乏生命的信仰教育。因为,生命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可以大大拓展生命的厚度与长度。信仰教育带来生命的厚重感,而对生命的尊重意味着自我的爱与防护。

《女儿》写作的语言特色是朴拙而秀雅。“田园”篇采用大量白描的手法,如同水墨画中的黑白线条,写出了“过去感觉过和描写过童年生活的全部魔力和诗意”。描写童年的生活,行文采用三五字的短句, 并且用大量的“儿”化音——豆花儿,小鸡儿、小兔儿、小鹅儿,非常符合儿童的思维特征。而在“校园”篇中,语言的情感色彩渐浓——人物的语言越加丰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渐趋激烈。

小说关键在于人物的刻画,真实可信。都说写作要从我们熟悉的人事物写起,作者正是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物写起,逐步拓展,他们全是时代洪流裹挟的“小人物”,都是走进“我”的生命、陪伴“我”成长的人。

整部作品写了近50位人物,从90多岁的耄耋老人到四五岁的懵懂儿童,老少妇孺皆有,按年龄分有曾祖母级的,有祖母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上一代的有舅舅舅妈、姨娘姨父,平级的有表哥表姐;按职业分,有农民、泥瓦匠、木匠、说书人、退伍军人、商人、老师和学生等;着重刻画且比较成功的人物有姑姑小青与生父“豆花佬”,木匠舅舅与舅妈,“老兵”外公与朱医生,大表哥与他的战友吴冕、蒋保罗,还有班主任“强哥”,四位女同学和四位男同学也可圈可点。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王家太婆的最后时光,作者从身材、头颅、头发、眼睛及走路、手杖、声音等多维度细节描述,让人感叹生命是一条河流。时光之水远去,岸边旧事仍在,一些事情成了轨迹,过去了数十年,依然会记得它的每一个情境,说出它的每一处细节,更多的事自然滑出飘然不见,则如爆裂的水泡,幻成空气。

“口舌无骨头”“弗灵清”“读书不如意,等于啃树皮”....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很“土”的方言俗语在年轻作者的灵活运用下,融入到小说之中,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得小说更灵动,更具生活质感,更展现文化趣味。

小荷才露尖尖角 07.jpg

移情心理,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文学创作者至关重要的品质。显然,作者是一位内心世界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的少女,她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大自然,已能比较出色地描摹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初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描写人物时,能代入更多的个人真挚情感,无意间触及并写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苦与抗争。

说不上悲悯,自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它就是艺术家的同理心同情心,对弱者的同情、对诺言的遵守和对社会公平正义追求。正如封面所写的,“作者用少女敏感细腻的心灵感受生活,用朴拙而秀雅的笔触语言描写家乡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大美和人间的大爱。”崇尚科学 传播文化 ,科普文化交流网标志.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