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店馒头
○潘爱娟
馒头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地方,馒头不仅仅是日常食品,它还承载着节日庆典和婚礼等重大场合的深厚文化意义。每有红白喜事,抑或春节、中秋、新婚还是家庭的添丁贺寿等重要时刻,馒头总是占据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
关于馒头的起源,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过了瓦口隘需要渡河。当时的风俗是要献上人头才能平安过河。诸葛亮不愿意杀害无辜,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命令士兵用面粉做成人头形状的食物,外面包上羊肉,蒸熟后放在竹筒里,漂在河上,以此来安抚河神。这种食物后来就被称为“馒头”。后人在《清稗类钞》的“饮食类二”中也有此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 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后汉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时,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之,取面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但实际上馒头的历史可能更加久远。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黄河流域就有人食用类似馒头的食物。
馒头在很多省份都有,而且各地都有其特色的习俗和风味。但在我所知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义乌市上溪镇的吴店馒头。吴店馒头是义乌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小吃,以口味纯正、做法独特、外形丰满而闻名。走进吴店,映入眼帘的是阵阵面粉与酵母混合的芬芳,那是馒头即将诞生的前奏。工匠们将面粉洒在案板上,添入恰到好处的温水,在一揉一捏间,让面团生机勃勃,如同春芽吐露。
吴店馒头的制作过程极为讲究,尤其是和面所用“水”的制作环节至关重要。先是用野蓼花和麦壳等原料通过发酵转化为白曲,然后将其与糯米结合经过酿造制成特有的“馒头酿”(即酵水)。这一步是形成馒头特有口味和质感的核心环节。在此之后,包括和面、揉面、发酵(酣笼)、蒸制、开笼及戳记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做馒头有一个神奇的环节,即戳馒头。馒头蒸好后,做馒头的人一笼一笼的打开,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签,飞快地在每个馒头上戳一下,动作越快越好,然后盖上。戳小洞是为了让空气进去,有空气的馒头就会鼓起来,外观也好看,咬起来也会更有弹性。至于馒头是否熟透,只要用手轻拍馒头,有弹性即可。
出笼的馒头最好吃,一个个又白又胖。热气腾腾带着鲜香的馒头外形为半圆状,柔软而带韧性。拿起一只制作得宜的吴店馒头,在手中轻轻一捏,松手后缩成一团的馒头立刻像海绵似地恢复其原形。
馒头在不同的场合,会以不同的形态登场。结婚需备两副五代馒头,粽子也是如此。这五代馒头五代粽连同其它礼物一并送到女方家里,寓意双方都能五代同堂。小孩满月用的馒头个更大,除常规的馒头外,还需加做“半斤头”或“一斤头”的特大馒头,谓之长生馒头,保佑孩子一生无病无灾健康成长。老人寿诞的馒头花式又不一样,制成蟠桃状,预示老人长福长寿。馒头出笼时,还要用专用盖上福禄寿喜等字样的红章。早些年,馒头店主人也有印上自己的名字或店号的。盖红章,视场合而选不同内容。婚事用馒头盖“双喜”;丧事用馒头盖“福”;造房上梁宴席上的馒头用“连叶桃子”。做馒头的人越是过年过节越是繁忙。馒头店最兴旺的时候,蒸笼堆起来到楼顶,堆放馒头的稻桶就有数十个,地垫上层层叠叠的堆上馒头,空气里都是馒头的香气。每年腊月至元宵前后,不少周边县市如东阳、永康、武义等地的客户,特意驱车前来吴店几百双、几千双地购买。高峰期一家作坊的日产量在1万双左右,还是会出现排长队、取号购买等现象。吴店馒头已经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地方“食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