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风云际会 吟生命沧桑
——行走里西岗到大畈古道
王曙光/文
从义乌苏溪镇到大陈镇,最有名的就是里西岗到大畈的古道,全长约5公里。由于抗战时期金萧支队坚勇大队在这一带活动和国民党军队在风车口遭到日机轰炸,很多抗日战士阵亡在此,而被称为红色古道。它不仅有壮观的崇山峻岭,还有重要的抗战遗迹,被列为义乌十大古道之一。
里西岗座落于苏溪镇东部,与屏风石、双溪、仙下、仙顶四个村,合并为六都行政村。据《义乌县志》记载,清朝时,村子一带统一称为六都坑,六都溪穿村而过,风光旖旎,很多人把这一带称为义乌的“神仙居”。古道出发前,先兴致勃勃游览普善寺及君溪古潭、“胸有成竹”等自然景观,尤为那毛竹从树身上挺拔伸出,越过树林,高过寺庙,感叹生命力之顽强。
里西岗到大畈的古道,基本上都是羊肠小道,蜿蜒曲折,沿途较为平缓。到风车口遗址段,古道均为上坡,两侧林木茂盛,野果挂枝,在崇山峻岭的半山腰穿行。走不多久,一座凉亭傲然矗立,内设纪念碑,文字简叙了当年“风车口”事件的真相。史料载,民国三十年(1941)四至五月,国民党暂编第13师等在苏溪里西岗村风车口处集合,准备驰援诸暨,与日寇作战。但由于情报泄露,遭到敌机狂轰滥炸,数千抗日将士全部伤亡。据村里当时亲历村民介绍,当时的河里的水都是血红色,漫山遍野的哀叫声和呻吟声,从三十六岗岗顶西侧山野铺天盖地而下,现附近的岩石上弹孔累累,村民可见当时风车口之战的惨烈,风车口之殇也因此得名。
在“风雨茅草亭”“弹痕石”标记前,默默追思,轻轻抚摸。虽未瞻仰“抗日阵亡将士之墓”,但心里静静念叨: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久远的岁月没有将它湮灭。
过了风车口遗址,见有茅塘和丁凉山的分岔口指示牌,上写“红色金萧”字样,丁凉山则为诸暨的方向。这里曾是当年金萧抗日根据地,党领导金萧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莽莽大山也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硝烟散去,历史鲜活如昨。
过了东高坞水库,大畈村映入眼帘。该村海拔600多米,位于义乌与诸暨交界处,是义乌境内最北边的村庄。它也是大陈镇重点打造的市级特色村之一,是竹韵九都精品线打造最美乡村慢生活区的终点。竹韵九都乡村精品线始于杜门,止于大畈,沿线共10个村,核心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竹海水韵滨水绿道、清新山府、云端北山、文化大畈等沿线特色漫游景观已经初显成效。
停留在村内的“会师亭”和金萧地委成立纪念碑前,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王茂兴讲解了当年的一些史料。古道旁的红色村庄,寄存着许多随风远去的历史记忆,也留下了众多人文故事。
大畈是诸义东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是中共金萧地委的成立地,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与金萧支队会也是在大畈村会合的。80多年前,这里发源的是红色精神,金萧支队、坚勇大队活跃在这里,打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战。村文化礼堂,村史民情廊、抗战历史廊、红色故事廊、生态文化廊,都记录着这些抗战故事。为纪念金萧支队、义乌抗日自卫独立大队在大畈村会师,及中共金萧地委和金萧支队在大畈成立,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新四军研究会于2002年12月在村口兴建了会师亭和金萧地委成立纪念碑。
历史硝烟犹在:1943年12月5日,浙东区党委作出以会稽、金华两山脉为支点,建立金萧铁路线两侧抗日根据地,配合四明地区第二次反顽战争的战略决策,决定派区党委委员杨思一率“三支六中”赴金萧地区,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诸北、金义浦和诸义东抗日武装组编为金萧支队,建立金萧抗日根据地。1943年2月15日,“三支六中”“姚江区抗日自卫大队(“小三八”部队)”“八大队”和“坚勇大队”会师于白峰岭(现红峰村),16日到达大畈村。1943年12月18日和21日,中共金萧地委、金萧支队分别成立。次年3月23日,彭林、俞慕耕率义乌县抗日自卫独立大队在大畈村与金萧支队会师,编为金萧支队独立大队。1945年2月,金萧支队全建制上调新四军浙东纵队。后中共金萧地委重建金萧支队……
大畈村的红色历史,还包括模范班成员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村民们舍身保护抗日英雄的壮举,至今被当地人民广为传颂。古道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每年都吸引不少热爱野营、骑行、登山的户外玩家,亲近这里秀美的森林与清澈的溪流。
据了解,该村正努力利用本村特色,挖掘资源,构建举目青山、轻抚柔水、勾起乡愁的“文化大畈”。这两年,经过拓宽道路,修整路面,建设文化礼堂,绘制3D彩绘,种植紫荆花,并对“会师亭”及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村民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致谢大陈镇大畈村党支部对本次采风活动的支持]
(摄影/郑小平 王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