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灶村的土葡萄
潘爱娟
九月份正是葡萄采摘的最好季节,约上三五好友,去葡萄架下摘葡萄品葡萄,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时光,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葡萄架下度过的,尤其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坐在自家门口的葡萄架下,喝上一碗清清凉凉的六月雪,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那时候的农村,许多农户都会在门前种一棵葡萄,一是可以遮阳,二是能给孩子们解馋。在农村的房前屋后,总能见到其婀娜多姿的身影。然而时隔数十年,经过大规模改造的乡村,和城镇一样,到处是高楼大厦林立,农家门前很难看到土葡萄的踪迹了。
几天前,听朋友说起,后宅街道的坞灶村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有土葡萄,有的人家甚至把葡萄栽到了屋顶。一到葡萄成熟期,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且大部分是回头客,尤其是这个村里那棵年近百岁的“葡萄王”,更是受到游客的青睐。
怀着好奇,走进村子,每幢楼房前都布满了绿油油的葡萄树,那高高的葡萄架下,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土葡萄。这个村的葡萄全部都暴露在天地之间,白天尽享阳光的沐浴,夜晚接受月光的滋润,吸收的是自然的养分,天地之精华集聚在小小的葡萄内。人们坐在葡萄树下,或聊天,或下棋,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一定无法想象,在义乌,竟还有如此生态的村庄!
后宅街道坞灶村位于德胜岩的山脚下,距义乌火车站不到一公里。由上、下坞灶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农户147户,常住人口 306 人。坞灶村种植土葡萄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前的坞灶村就像是花果山,樱桃、猕猴桃、青梨、枣子,应有尽有。在田野山坡上,葡萄藤缠绕乌桕树随意生长。只是那时候的葡萄不值钱,价格在一毛钱一斤左右,分田到户后,村里的葡萄树被砍伐一空。再次大规模的种植,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村每家门口都种上了葡萄。土葡萄两年结果,三年成荫。一般的葡萄品种8—10年就要更换,除了产量一年比一年少,葡萄的根部也会烂掉。而土葡萄却是越长越茂盛,一年长十来米不成问题,好的年份一年能长二十米,6层楼房两年就可以长上去了。几十年过去,坞灶村民家门口的土葡萄成了招徕各方宾朋的亮丽风景。
土葡萄,又叫山葡萄,野葡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山间地头,生长有不少野生葡萄,这种野生的葡萄虽然个小味酸,却是几代人童年的美好回忆。土葡萄便是从野生葡萄改良而来,改良后的葡萄不仅产量更高,口感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年,坞灶村的土葡萄销售形势非常好,价格也是逐年走高,平时一般8—10元一斤,最高时卖到了2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在上坞灶,有一棵树龄99岁的“土葡萄王”,这棵百年葡萄树是村中现存年份最长的葡萄树,主干有成人大腿般粗,树皮光滑坚硬,枝蔓延伸到30多米外,形成了一个巨大天然遮荫棚,一串串青紫相间的土葡萄,垂挂在绿叶之中,让人垂涎欲滴。刚坐下,山庄主人就端来一盘新鲜采摘的葡萄让我们品尝。我们连吃,边和主人聊起了“葡萄王”的来历。主人名叫张子明,现年71岁,他祖上是湖门下田村,爷爷年轻时给附近下畈村一富裕人家守护山林,在山脚下搭起一间临时房子居住。有一天,爷爷从山上挖来一棵野葡萄栽到门前,经过嫁接,年过一年,葡萄成了现在的样子。张子明儿子出生那年,他在自家门口种下了4棵葡萄树,如今也有50年了。2006年,张子明依托家门口这棵葡萄,开起了“葡萄王山庄”。山庄开业后,他又在山庄后山坡种植了二十来棵土葡萄,除了供前来用餐的宾客品尝和上门采摘的游客外,剩余的土葡萄每年都酿成土葡萄酒。
坞灶村的土葡萄有紫、绿两种颜色,个头与指甲盖一样大小,味道甜而不腻。绿色小葡萄肉多,口感清爽,紫色葡萄稍甜。土葡萄跟其他品种相比,吃起来更方便,它不用剥皮,只要拿起葡萄轻轻一捏,皮肉就分离了。因为个小,一口气吃上三五串都不会有饱腹感。刚摘下的葡萄皮上有一层白白的果粉,果农介绍说,这层果粉是葡萄本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从一定程度上说,带白霜是葡萄新鲜的标志。
一棵葡萄树,成就了一个村庄。如今,土葡萄已经成为坞灶村发展特色经济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坞灶村向上建立了土葡萄苗木培育、果品生产销售基地,一棵两年左右土葡萄苗就可以卖300余元,三年及以上的苗能卖到上千元一棵的好价钱;向下依托土葡萄形成了特色农家餐饮,葡萄王山庄、瑶铭山庄、喜洋洋山庄,包括后来转移至此的龚响春土鸡煲,坞灶村俨然成为农家餐饮“集聚点”。这些农家餐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农家土葡萄,最终还滋生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庭作坊酿制土葡萄酒,现在坞灶村的土葡萄酒也成了抢手货。土葡萄成了成了坞灶村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