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糍飘香迎中秋
潘爱娟
中秋时节,麻糍飘香。对于许多人来说,麻糍是童年印记里的一个符号,在他们的眼里,它不仅仅是一道香糯的美食,更是一种故乡情怀,家乡味道。
麻糍是一种由糯米加工制作而成、带粘性的甜食,是义乌人待客、过节的美味小吃,也是义乌传统糕点的代表之一。过去,许多农村人家在新糯米收到家后的空闲季节或春节期间,都会以打麻糍来营造节日的气氛。农村造新房、娶新娘、过生日以及每年的种田和开割,几乎都会吃麻糍。麻糍口感甜滑,食后耐饿,因为携带方便,也曾是农家上山下地出远门劳作时的干粮和主食。在义北一带,自古就有中秋“打麻糍吃麻糍”的习俗。
打麻糍(潘爱娟摄)
义乌做麻糍自北宋年间盛行,至今己有千余年历史。《义乌风俗志》载: 中秋又叫八月半,天高云淡, 月明而盈,桂子飘香,气候凉爽,城乡普遍赏月,家家备办时令糖食月饼,与当季果品梨头、石榴、香柚、糖梗、红枣、红 菱、鲜藕、芋艿及点心麻糍粽馃等,陈列几案,遍插清香,称为“排月亮”,或“请月亮姑姑”。到了中秋,家家户户打麻糍,互送亲友邻里,希望可以和麻糍一样,千万粒米粘在一起,通过送麻糍,增进亲邻友谊。
提起打麻糍,不得不提大陈镇马畈村钱有良的手工麻糍。他们家做麻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太爷爷,一开始只是逢年过节弄点家人吃吃,或在走亲访友时当作礼品送亲朋。钱氏做麻糍手艺从钱有良爷爷钱贞煜那里得到了升华。钱贞煜有个小名叫上海爷,他跑外经商,走街串巷,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到了钱有良这一代,更是把做小吃当成了事业,他们夫妻在大陈马畈长廊从事义乌手工麻糍的制作,儿子则在佛堂老街28号开了钱晨记麻糍店,女儿也在佛堂供销社做麻糍。钱有良成了第四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麻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麻糍需要现场制作,现做现卖。在马畈长廊,麻糍摊位前常常排起长队。主人几乎每天都要打好几石臼麻糍,用掉数十斤的糯米,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一整天忙个不停。
铺麻糍(王秀康摄)
做麻糍看似简单,其实也要有技巧。麻糍的主要材料为糯米、黑芝麻、白糖 。黑芝麻炒熟用擀面杖碾碎碾细,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备用。做麻糍的糯米必须是当地产的圆粒糯米浸泡后蒸熟。泡米和蒸米都有讲究,天热的时候泡上三个小时即可,天凉了,泡的时间就要长一些。等糯米吸足水分后捞出滤干,放到木桶里去蒸。糯米饭一定要蒸的熟,蒸的透。米泡的好蒸的软,做出来的麻糍又糯又细。
切好的麻糍(王秀康摄)
做麻糍需要一个干净的石臼,一把打磨光滑的的木杵,这两样是打制麻糍的主要工具。刚出笼的糯米饭要趁热倒进石臼里捶打。打麻糍,“打”是关键。这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过程,也是制作麻糍最重要的过程,麻糍有没有筋道,全看执木杵人的功夫。捶打是两人有条不紊配合的过程,一人蹲在石臼边不停地翻动米团,以保证捶打能够均匀,双手还要往糯米饭和木杵上抹水,不让麻糍粘住木杵。另一人有节奏地挥舞石杵。开始时要轻轻地打,直到把糯米打的看不出饭粒时再用力捶打。经过一遍遍地捶打,石臼里的糯米被捣成饭泥。然后,迅速拿起糯米饭泥放在铺着黄豆粉的木板上,再用擀面杖将米团往四周推开,变成一个圆圆的大饼。在热腾腾的糯米饼上面撒炒熟碾碎的芝麻和红糖,将大饼对折,用刀切成两指宽的小条。到此,光滑细腻、柔软如绵、香甜可口的麻糍就做好了。此时,抓一块轻轻一咬,那香香甜甜的味道,便会让人想起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争相购买麻糍的游客(王秀康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打麻糍这门传统手艺,也在慢慢被机器化所取代。麻糍也从节庆食品,渐渐演变成了点缀生活的美食小吃。不过,抡着木杵一捶一捶打出来的麻糍味道,机器是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