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
——写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吴优赛
相信很多人都与博物馆有过零距离交流,从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博物馆是一部人类“百科全书”,是获取海量知识的大讲堂,是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是公共文化空间和社会教育、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博物馆的定义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
2022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官网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中的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
《2021年中国博物馆产业全景图谱》中的博物馆定义是:为了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永久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以博物馆(院)、纪念馆(舍)、美术(艺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专有名称开展活动的单位。
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博物馆,一览数千年,于静默中诉说着沧桑与繁华。进入新时代,我国博物馆建设不断革陈出新,我国博物馆事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门类丰富,特色鲜明,专题突出,分布广泛。形成了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构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我国博物馆的机构数量、体系布局,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
2021年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3年2月22日,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文物博函〔2023〕6号)文件中:“2021年,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国有博物馆4194家(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3252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942家)、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比2009年2601家的增加了3582家,增长速度惊人。
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为2929.97万件/套,及至2019年底已经增长至4223.98万件/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9%。
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2019年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12.27亿人次,同比增长8.97%。2021年,全国博物馆平均每万人博物馆建筑面积243.85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124.2%;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31931个,比2012年增长58.7%;参观人次74850.45万,比2012年增长32.7%。
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新技术,对博物馆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重塑。VR、AR、AI等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增强了博物馆体验感和传播效果。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推进文物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尤其体现在非国有博物馆的快速发展。
博物馆中蕴含的历史智慧,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博物馆是我们所共有的社会结构中值得信赖的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创造连锁效应,促进积极变革,鼓舞广大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砥砺前行。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1983年,中国博物馆学会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近10年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分别是:
2014年: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5年: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2017年: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难以言说的历史;
2018年: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2019年: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2020年: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2021年: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2022年:博物馆的力量;
2023年: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对2023年“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这一主题进行阐释:博物馆是我们社会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贡献者,是我们社会结构中值得信赖的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国际博协2019年京都大会“关于可持续性与实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决议中所强调的那样,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在创造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发挥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研究来实现这一目标。
《博物馆建设》特种邮票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我国1905年创办第一所博物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各项事业的繁荣,我国各类博物馆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2002年11月9日,为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建设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博物馆建设》特种邮票(志号:2002-25)一套5枚。每枚面值均为80分。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
(5-1)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现代化大型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5-2)上海博物馆: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天圆地方”组合,创造了圆形放射与方形基座和谐交融的新颖造型,带来了特有的空间轮廓,给人以回眸历史、追寻文化的联想,引发人们对形象与技术碰撞后产生的建筑文化魅力的关注、憧憬。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5-3)河南博物院: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主体建筑由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冠部为方斗形,上扬下覆,取上承“甘露”、下纳“地气”之意,寓意中原为华夏之源,融汇四方。外部墙面为土黄褐色,取中原“黄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之意,主馆正面从上至下有浅蓝色的透明窗与自上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5-4)西藏博物馆: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博物馆墙体用花岗石砌就,上端为藏式女儿墙即镶嵌柽柳女墙,屋顶用琉璃瓦覆盖。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博物馆内部结构采用现代结构体,朝阳一面镶有进口落地大玻璃。馆内还装备有十分先进的监控和调温设备。极目回顾,整体布局结构严谨,馆区层楼叠阁,绿树成荫,斗拱实厚,回廊蜿蜒,整个建筑群碧瓦红砖,画栋雕梁,交相辉映,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显示出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和现代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5-5)天津自然博物馆:中国第一个主题单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学体验、科学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馆。展馆的外形设计以“方”与“圆”为构图母题,中心展厅采用乳白色金属壳体与玻璃半球体的吻接造型,构成“海贝含珠”的建筑外观,寓意人类面向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创作理念,同时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水平。玻璃球厅下部的台基采用30米长,3米高的花岗岩浮雕墙,与晶亮的玻璃半球体形成主题鲜明的虚实对比,将造型与中心展厅的功能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与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