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行走古道】18:戚宅岭古道上归来的四月春天(作者:刘晓玲)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18  已读:296 次  文章来源:

【行走古道】18

戚宅岭古道上归来的四月春天

刘晓玲

 

山绕村庄,叮咚泉响。倚东风,古道探访。

小径几许,收尽春光。

有杜鹃红,檵木白,菜花黄。

米粒苔花,密密草芒。无白日,兀自寻芳。

流水乘兴,空谷铃铛。

听莺儿啼,鸟儿鸣,蜂儿忙。

482A9466 刘晓玲.JPG 

4月的春天,已经过了萌动期,渐进成熟。城市的四月天已是姹紫嫣红一片,只是过于华丽繁闹,显得有些造作,有些逼迫,而古道的春天,则有另一番情趣,疏朗清丽,丰神俊逸。

当伙伴们沿着李祖村的游步道信步向前时,因贪恋村口的那一个脆皮豆腐饼而落于队后的我,疾步赶上,只见他们已在题诗小亭边驻足,慢慢转动那六角大木轮,如同转动魔方,以便让每一个诗眼对成诗章。

戚宅岭古道的入口在游步道的一个分叉处,左边直达岭脚,右边入山可达浦江。

李祖于我是老友故交,疫情期间曾经每周到此徒步,一则,游步道两侧的景致赏心悦目,田畴载绿,花木扶疏,春天油菜花黄,樱花落了梨花白,秋天稻谷金黄,山林枫红;二则,家里的六六可以在此狂奔不羁。当脚步踏上古道的入口时,无比诧异于自己的视而不见,居然在经过无数次的路口错过另一个天地的存在。其实,见与不见又何尝不是缘分使然呢,释然。

沿着原始小道蜿蜒前行,几个转弯便进入密林深处,路面是有人清理过的,并无树木杂枝牵绊,或许,也有不少人来此幽谷探谧吧。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视若珍宝的林间灌木,早已无人问津,茂密无隙,交错层叠的枝梢繁盛地舒张,颤动的叶子交织成碧绿的云。经年的鹅卵石泛着青光,因着前几日绵延细雨,小石还留有些许湿滑。小道边低洼处的积水潭,小小一方如镜的水面,倒影出树木参差,舒朗清丽。山间的泥土散发着雨后的清香。四月的草叶花木已在树根,在灌木丛,在脚下,在目光所及处疯长,蔓延出一片鹅黄,一片浅绿,一片水粉。群山起伏,山色葱茏。山壑间有一涧流水,淙淙潺潺,与林间的百鸟和鸣成一曲天籁。

482A9369 A.JPG

四月是山间所有植物的狂欢季。五节芒已开始抽出绿芽,历经冬日的绿色枝叶,依然彰显出挺拔的傲人姿态;带着毛绒绒锯齿型叶子的蓬蘽开出五瓣卵型白色的花,淡黄色花蕊舒张松弛,清新雅丽,全然不见夏天缀满枝头的红果那般浓烈火热;白檀那淡淡的白色花朵簇生在一起,蓬松飘逸,抬首花叶斑驳光;攀附于树木上、岩石间的络石,叶子如橘子叶般细浓而圆短,五条细短的花瓣依着花蒂风车般展开,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真是“风车满墙挂,缘是络石花”;峨参则抛开所有的拘谨,以羽状锯齿型叶子为矛,向着一切空间大片大片地肆意蔓延,大有扼杀一切挡道者之势;如果说清雅,要数那一丛丛的芒髯薹草,细长的碧绿叶子向四周散发样披下,遗世独立。此时的山林,最热闹的应该是那一树树的檵木花,鹅黄色细细长丝状的花瓣,盛放于枝头,如火如荼,似乎是我们这些古道探访者渡河的船引路的幡,收纳了我们对于春天所有的言语和期盼,她们既是寂空中的一道虹,旷野中的一缕风,让人欢喜愉悦,同时也让人唏嘘感叹,在不久的时光里,如此的华丽也将决绝地谢幕;那不食人间烟火的紫藤,如腾空而降的紫色烟雾,垂挂着梦一般的迷幻;每年四月必开的映山红在山林中一丛丛地绽放,被细雨淋透花骨的她,应是山野里独立的思考者,高山上,悬崖旁,石缝里,那一抹不大合群的红色告诉我们,孤独是相对的,热闹是自己的。

如果说,在一山的植物中还有更令人惊艳的,便是如米粒般的苔花了,那些隐于台阶间草缝中的绿苔,在春雨的滋润下默默地萌动着不倔的生命,开出细小晶莹的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细小平凡,虽不与百花争艳,但也从不错过春天,兀自享受属于自己的春天,这又何尝不是大千世界里平凡尔尔的渺小个体呢。

茂林幽谷间,曲径蜿蜒,雨洗山骨碧草鲜,一湾清泉映苍穹,叠翠云烟。

在泥土山花的芬芳中拾阶而上,朱天平老师背包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在空谷中悠扬回荡,一路诉说着戚宅岭古道的前身今世。

古道连接义乌与浦江两地,一边是义乌的大方村,一边是浦江的戚宅村,曾是两地村民来往的必经之路。数十年前,浦江的一些村民习惯挑着担子,翻越戚宅岭,将满满的山货销往曹村或后宅集市,大方的村民也在古道上赶往戚家村走亲访友,山川泉水层叠群峰曾记录过他们的欢声笑语满身汗水。曲折幽长的戚宅岭古道,也有数不尽的历史故事,留下热血澎湃的“抗战史料”:资料记载,接壤戚宅村的义乌大方村,抗战期间是义乌与浦江连通的一条“红色通道”,是金义浦兰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大方——浦江塘岭头——何里鲤鱼山,系第八大队的一条秘密情报联络线,当年,第八大队还在大方村附近开展游击战,村民们为抗日武装队伍提供物资运输、情报收集等工作。如今,大方村已下山脱贫,仅余十余户人家伴着晨辉暮色留守,而戚家村却依旧固守着一方毓秀青山,观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奇峰云雾,龙潭瀑布,看潺潺云溪之水由南往北穿村而过。其实,戚宅岭古道名称与戚继光无关,而戚宅村的大多戚姓村民却与义乌一脉相承,他们系明嘉靖年间从义乌西门迁徙,与当年戚继光招兵有一定渊源,村前流过的云溪也自义乌分水塘涌出,流经戚宅而汇入浦阳江。

482A9421 戚宅岭 A.jpg

往事越千年,马蹄声远,抗倭戚军存诗篇,群峰犹书当年事,青山作笺。历史在时光中远去,时代在变迁中更迭,只有那一涧谷壑中的清泉见证了一切,却依然水流从容,如一位阅尽沧桑的睿智老人,历尽风谲云诡,却依然神态自若地静坐于崖石间,笑观人间花开叶落,天上云卷云舒。

不管你喜欢,或是不喜欢,季节都在按自己亘古的节奏从姹紫嫣红步入绿树荫浓。草木欣欣,鸟语嘤嘤,无论是苍松翠柏还是苜蓿、苎麻草,无论在高山云顶,亦或四野乡舍,都在执守着属于自己的一方春天。

古道是寂寞的,曾经的喧嚣已随远去的脚步声消弥于历史的长河中;古道也是热闹的,无论人声鼎沸还是空谷烟少,花草树木群鸟百兽始终将万千依恋揉碎于四季的画面里,在色彩变幻中抵达,在每年四月必开的杜鹃花上,归来,停下。

采一束山野里的百合花放在四月的古道边,让她们捎去我对离人的怀念;收集一路叮当作响的铜铃声献给戚宅岭,让它们传达我对群峰层峦的感谢,它用一路的诗情画意,澄澈了天地,通透了市井风情。


崇尚科学 传播文化 ,科普文化交流网标志.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