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行走古道】01:重走驿道活动侧记(作者:缪文中)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11  已读:2622 次  文章来源:

3月9日义乌作协“重走驿道 踏访古迹 寻觅乡愁”活动侧记 A.jpg


/缪文中

 

“惊蛰时节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春气萌动,万物复苏的惊蛰时节,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绿柳迎风,玉兰璀璨,水流潺潺,鸟雀欢唱,春天已带着花儿的梦想和蜜蜂的期盼,在东风的催促下,袅袅娜娜地走来了。

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商城的各行各业也开始在复苏中寻求着一份欣喜,义乌市作家协会(以下简称作协)的广大文朋诗友也不例外。3月9日,作协文艺创作小分队联合雪峰文学院和佛堂作协,在义乌作协原副主席王曙光老师的精心组织和金秋旅行社何洪波先生的大力支持下,一行二十多人在赤岸镇薛乔村松瀑山景区开展了“重走驿道  踏访古迹  寻觅乡愁”活动。

 

一、山 水

中巴车在国贸大道上欢快地奔驰,整片油菜花泛起金黄色的波浪在眼前一闪而过,似乎不想让我抓住它们的身影,粉红色的桃花三三两两地睁开了眼睛,一副惺惺忪忪的模样。

半个小时后,抵达薛乔村。下车,顿觉耳目一新。两年前,我曾来过这里,当时的游步道是条断头路,河道周边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不堪入目。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河水清澈见底,道路宽敞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变化之大,令人咂舌。随后我咨询了担任本次活动向导的赤岸镇退休干部朱天平老师,他告诉我,新一轮行政村规模调整后,薛村和乔溪两个自然村合并成了如今的薛乔村。村两委班子在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声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原动力驱动下,根据党和政府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通过规划建设把游步道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生态观光长廊。这一举措,不仅拉近了两村之间的距离,也坚定他们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

是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光辉论断已深入人心。

在短暂的启动仪式后,朱天平老师向大家做了活动线路和注意事项的简单讲解。义永古道是前人往来义乌和永康的必走之路,我们今天走景色最美的一段,沿途有许多历史遗迹,已成了市民游山玩水和接受文化洗礼的最佳选择。随后带我们从乔溪村国际登山健身步道进入松瀑山景区。

石头铺就的古道依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风貌,我们趟过小溪,来到一块巨石旁驻足。天平老师的告诉我们,这块巨石所处的地方叫“金布机”,巨石上刻着一段文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面对“金布机”的摩崖石刻,我忽然想起,诗友毛小康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和毛斌超合撰的《探秘浙中峡谷松瀑山摩崖石刻》一文中,有一段关于“金布机”摩崖石刻的记述:“‘金布机’摩崖石刻,镌刻于山脚一块单体岩石上,文字石刻部分体量约为二百厘米见方,讫今为止,义乌境内未发现有规格超过它的”。后经他和王春平、朱天平等多人坚持不懈的探索和考究,终于揭开了“金布机”摩崖石刻的文字之谜,判定为一首描写松瀑山胜境的七律诗。原来,摩崖石刻上的文字记录了“松瀑山”这个称呼的由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临其境后,我对陆游这句诗中蕴含的哲理多了一分感悟。

老天似乎知道我们今天要来,昨晚特地下了一场雨。眼前,一座座山峰在层层浅雾中忽隐忽现,像羞涩的少女在霞光中沉思。有人说,春天的美,美在一个情字里。它既有“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的酣畅之喜,也有“人在天涯,春在天涯”的浪漫洒脱;既有“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般的爱惜,又有“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不尽期许。

于是,我们闻着春天的气息走进古道。一路上,有端庄娴雅的山茶花相伴;有高贵娇媚的木姜子同行;和深幽寂静的竹林相拥;与充满灵气的泉水接吻;缕缕清香令人陶醉,声声鸟鸣让人动心;粽叶上精致的露珠不屑地注视着乱石缝里晦涩的松针;路边的小草在春雨的呼唤中已探出头来偷窥早春的世界;习惯了雪雨风霜,被磨得光溜溜的石板,却在不动声色地感受着群山醒来的欢喜;一切都是那么灵动,又是那么随意。我想,没有一个季节,会像春天这么充满生机;没有一个季节,会像春天这么富有诗意。

淙淙的流水声就是一曲春天的赞歌。我们安享着美妙的乐曲,吮吸着比市区多几倍的负氧离子拾级而上。在汗水的灌溉下来到了松瀑山半山腰的彬峡桥,扶栏上望,在山道拐弯处的流纹岩上,赫然镌刻着“松瀑泉石”四个大字,字约四十厘米见方,笔迹遒劲有力,灵活舒展。天平老师说,这是古道上最大的亮点---“松瀑泉石”摩崖石刻。它的上方,是浙江籍著名书法家、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金鉴才先生题写的“浙中峡谷”四个字,它与“松瀑泉石”珠璧相融,交相辉映。

心随景动,情因景生。沿着台阶继续上行,九曲十八弯后,我们来到景区的核心点位——松瀑山瀑布脚下。

大自然的神奇在于它对美的奇特创造力。万物因水而灵动,而瀑布则是水精灵的美化体,向世界展示着水的灵性,因此,每一道瀑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眼前的松瀑山瀑布,虽然没有谪仙笔下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气磅礴,唯美壮观,却有一种风飏轻烟,热情奔放的神韵。它从山顶的断崖中喷涌而出,似一幅白绫,摇曳空中;又似万斛明珠,从天而泻;其势动人,秀丽奇特;其声爽耳,清脆动听。难怪先贤用“松瀑泉石”来命名她,因为这四个字概括了它的精华所在。你看,万亩青松环绕,一叠飞瀑忽出,脚下泉水叮咚,身边奇石林立。面对这视觉受到极大冲击的至美胜境,同行的文友纷纷打开手机,把她的灵动和秀美定格。被浪漫主义侵蚀已久,重回到现实主义的我,竟然感到词穷,只有默默的注视着她,用心灵跟她对话,我知道,她能懂。因为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每个人都有。

在瀑布的目送下,我们来到她身边落差五十多米的悬空栈道,观赏了苍松迎客、鹰嘴岩、古松化石等形态逼真,意趣无穷的景点。百步峻是古道中最为险峻的一段,通过百步峻的耐力和毅力测试后,领队王曙光老师总结出此次活动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走好脚下每一步,就是不曾对生命的辜负。

短暂休息后,队伍在百步峻右侧石拱桥边的岔路口分成两队。一队沿瀑布左侧下山,我们九男四女13位勇士则立下了征服双尖锋的誓言,向浙江陆地轴心点进发。行进中,我心里猜想,既为轴心,必然灵动,其境定美。于是,一股不达轴心点不甘心的豪气涌上心头。

先人足迹犹可循,欢快流水更协音。我们13位勇士在枯枝的磕绊中跌倒,在鸟雀的鼓励下爬起,一步一个脚印,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成功登顶,傲视群山。

我坐在双尖峰顶的浙江陆地轴心标志柱旁,徐徐清风不请自来,吹干了额头的汗水,拂去了一身的疲惫。于是站起来极目远眺,卯足劲顺风而呼,一种旷淡释怀、酣畅淋漓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是攀爬路上的披荆斩棘,是许多次滑倒站起;是用汗水浇灌,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身边的白云轻轻飘过来,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我想,这是对登顶勇士们最好的抚慰和奖赏。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登顶需要毅力和体力,下山却需要方法和智慧。人生如登山,有上必有下。路上难免会遇到一座座山,一道道坎,我觉得,只要对新事物、新领域有探索的欲望,在耐心、信心和恒心同频共振中,人一定会不断成长。经验的积累是一种营养,它能助你走向诗和远方,岁月的沉淀一定回馈你,因为路是走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二、人 物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志趣相投者在一起,言谈中也会流露出不同的韵味。

登上百步峻时,我看到一片槭树皆为同根三枝分叉状,就笑着问站在身旁的佛堂作协副主席兼挚友王和清:“老哥,这些树好像是从《三国演义》里走出来的,每棵都长得像刘关张三兄弟,这么有特色,我觉得应该叫结义林”。

老哥是个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

他拉着我的手,指着其中一棵回答道:“老弟,你看看,这明明是一对恩爱夫妻,那个是谁?”

“是小三!”不知是谁在旁边抢答道。

“对!就是小三,所以,应该叫小三林”。

“只不过现在是和谐社会,小三和原配和谐了。”老哥补充道。

老哥风趣而幽默的话语,影射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引起旁边各位文友的共鸣。一阵哄笑,笑声在“小三林”中回荡。这真是:“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

《论语》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山河之壮美令人赏心悦目,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却能激起心里的浪花。

来自教育系统的金佩庆老师,是义乌市教育研修院的高级教师,也是浙江省中小学学生减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教育之江评论员。这个沉稳中不失优雅的知名教育专家,一回到大自然,瞬间就变成一个帅真可爱的顽童。洒脱的举止中带有些许张扬,含蓄的言语里露出三分滑稽,我不知道,是春天唤醒了他的萌真,还是他以萌真催动了春天。

当他发现几株菖蒲在涓涓细流中跳跃时,“嗖”的一声扔下背包,鞋子也不脱就跳了下去,双手齐下,左右开弓,把菖蒲从清水中请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装进王老吉的空罐里,裹上几层塑料袋后才放进背包。上岸时,因鞋湿而滑到,他爬起来,若无其事地拍掉身上的泥土,朝我们做了个鬼脸。那个动作,现在想起来,依然令人忍俊不禁。回家后,他将菖蒲做成了一盆精美的盆景,还特意发照片来给我分享。从双尖峰的下来时,他就地取材,用小拇指粗细的翠竹,制成了一个竹哨,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吹了起来。“呜……”的一声,吓了我一跳。镇定之余,一种莫名的惊喜在我心里浮起,这声音太熟悉了,熟悉得让我无所适从。哦!来自儿时的声音,这是小时候清明节出门踏青时的必备物品。如今,这种四十多年未听见的声音,在双尖峰下重新响起,带着我满满的回忆回荡在群山里。

下山途中,我看到佛堂作协秘书长王哈娜在活动群里发了一句感言:“感谢金老师就地取材制成的竹哨,让我品尝了吹着竹哨走古道的乐趣......”猛然想起,哈娜见杨芝玲老师滑倒时说的那句话:我们要是有翅膀就好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义乌作协和佛堂作协的两位秘书长是一对俊男美女,也是黄金搭档。两人都是80后,有着共同爱好和追求,思想观念雷同,工作配合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登山路上的相互支持和鼓励,更在于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彼此的心领神会。

此次活动的领军人物是义乌作协原副主席王曙光老师。在他的强大号召力之下,义乌文坛的大部分精英都赶来参加活动,可谓是高手集结,胜友如云。你看:资深的党务工作者王茂兴老师,义乌传媒界的大咖龚昌明老师,雪峰文学院院长鲍川老师,佛堂作协主席王春平老师,还有义乌第一代播音员王健红老师,古朴典雅的杨芝玲老师,活泼可爱的义乌才女骆春英老师,60后才思敏捷的贾良友,80后的青年才俊梅海东老师......

文友齐聚,不亦乐乎?今天,追随先贤足迹,拥吻明媚春光,观赏山河盛景,明天,定有精彩文章相传送,登杂志,上报刊。

 

三、乡 愁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把令人沉醉的山河之美装进我的口袋,这是我儿时的梦想。而如今,我把眼前的整个世界装进我的手机,却不用当心合不拢袋口的拉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之美让人永久回味,“唯不忘相思”的情感之美却在慢慢消退。“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的慨叹让我感觉一丝疲惫,那“诗酒趁年华”的文化之美却还在心里鼎沸。

在时光的流逝中,只有一种情怀会伴随终生,那就是乡愁。曾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了繁华都市。乡愁之余我,不仅是傍晚屋顶上的那一缕炊烟和池塘边通往枣林的那一段泥路,还有眼前这一片蓝天和脚下这一方沃土,还有秋光里的一山一水和春雨后的一草一木。

走过古道,我只留下足迹,让它去跟先人对话。心里泛起的着一缕乡愁,却久久不能停息。听了千百年流水声的石头拱桥旁,先贤的呼唤声已经已远去;被岁月褪去光华的禅福寺遗上,傅大士的传说依然在流传;淹没在乱草丛中半梦半醒的古井还在懒散地看着天上的云卷云舒;老爸带着扁担和午饭去山里砍柴的情景却只能在梦里回放。古道上的每一块石头都隐藏着沧桑往事,那些保存至今的遗迹才是真正的宝藏,他们不仅见证了过往,还要陪后来人一直走下去。

走完古道,思绪缱绻。我想,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应满怀豪情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以手中的笔,歌唱新时代,歌唱新生活。以实际行动去践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和担当。

意犹未尽之时,只怪纸短情长。欲搁笔,总不舍,摘人民日报一段金句作个结尾,与此行诸友共享:也许你现在做的事情,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忘记,树成长之前也要扎根,也要在漫长的时光中沉淀养分。静下来想一想,哪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那些让你羡慕的优秀的人也都曾默默地翻山越岭。

“毅行寻古迹,协趣觅乡愁。恼乱随风去,清明化影留。”赋诗一首,对同行诸友的关心和鼓励表示感谢!

 

2023-03-11 

 崇尚科学 传播文化 ,科普文化交流网标志.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