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金虎一跃乘风去,玉兔轻盈送福来。科普文化交流网向各位科普作家致以新春的祝福:兔年吉祥,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所想皆成。为繁荣科普创作,活跃新春佳节的气氛,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与科普文化交流网联合推出《玉兔贺春》作品系列,欢迎各位科普作家踊跃创作,稿件请发至:823596203@qq.com。今天,首篇推出义乌市科协原主席陈炫华先生的作品《拜年》。
拜 年
○陈炫华
再过几天,又要过年了。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拜年。
我出生于1962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感到拜年最有幸福感的时光。我感到有个奇怪的悖论:拜年的满足感、幸福感与物质的丰厚成反比,越是贫穷的年代拜年的幸福感越强,反之,越弱甚至了无。
在当时的农村,拜年是件十分隆重的事情,仪式感也很强,十分虔诚。从我家情况看,年初一,一般是合家合族几十个人,走五六里路去祭奠爷爷奶奶,年初二开始拜年。拜年也有个次序,有个轻重缓急,而且,哪天到哪家拜年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年初二到外公外婆家拜年,而吃饭一般到大舅舅家,因为大舅舅在学校教书,家庭条件较好,另外,大舅妈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人又热情大方。我大姨娘的表哥表弟们也基本上选择这天来,因此,十分热闹。
尔后是到大姨娘、小姨娘家拜年。母亲有三兄弟四姐妹,二舅在杭州工作,基本上不去拜年,他也不来拜年,二姨娘也嫁的很远,基本上不拜年。另外,爸爸只有四兄弟,没有姐妹,我们也就没有姑姑家可以拜年。但我爸爸有个舅舅,我们叫舅公,与我们关系走的特别亲,他只生了三个女儿,家里条件都不错。二表姑招了个上门女婿,夫妻俩人好又勤快,招待客人既热情又大方。因此,我们都十分乐意到舅公家拜年。
似乎是约定俗成,每年的正月初四到舅公家拜年。父亲兄弟四个,叔叔在宁波工作,一般不回家。大伯父、二伯父加上我家,大人小孩十几个,年初四上午九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到舅公家拜年。大约有十二里路,途经四个凉亭。那时候拜年走路靠双腿,一边走一边在数凉亭,盼望早点到。舅公早年丧妻,因此我从未看到过舅婆。舅公十分重情重义,看到三个外甥及子女过来,十分高兴,连忙招待喝茶吃点心。一般人家的点心,大多是瓜子、花生、麻糖,而舅公家往往会有葡萄干、桔子之类,这在当时可是希罕物。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吃是不远十几里前来拜年的最大诱惑。一般到亲戚家拜年,虽然满桌是肉,但有的只能看不能吃,一个馒头一块焐肉一块羊肉加上鱼冻是可以吃的,像鸡肉、鸭肉之类是凑碗头摆样子的,切莫伸筷,如果伸手去夹,必定会被带自己来的大人用眼神制止。在我的印象中,焐肉老笋夹馒头是吃的最过瘾的美食。而舅公家的焐肉切的特别大块,有一年拜年,我在用筷子夹焐肉时,焐肉从筷子里溜走掉落在地上,父亲一个手指板栗落在我头上。然后捡起焐肉用开水泡一下自己吃掉,另外夹一块焐肉给我。虽然过去了四十多年,我记忆犹新!焐肉其实就是肥而脆的猪头肉,每个人一块有定量。
拜年都要拿拜年包。一般是义乌红糖,也有白糖、油枣、红枣、冰糖之类,这是比较高档的。拜年包一般用稻草糙纸包裹,包扎用的也是原生态的草席草,拜年包呈梯形,上窄下宽,中间还扎进一指多宽的长条红纸,寓意吉祥。扎拜年包绝对是个技术活,有的干脆到集市街上付费请人扎,我的父亲小时候曾经在副食品做过伙计,扎拜年包又快又好,许多街坊邻居都过来请他扎。
拜年包一般是礼节性的用途,回年时往往是将同样的包拎回来,也有的调换同档次的包,如红糖对红糖,但如果拎去的是白糖,拎回来是红糖,那就会有意见了。因此,就产生了一个真实的笑话,有个光棍家贫如洗,没钱买红糖、白糖,就用田里色泽金黄的干泥包了去拜年。亲戚发现后并不道破,回年时用了真的红糖,这个光棍既惭愧又感动!
拜年一般有回礼,大多是逢双的红鸡蛋、逢双的馒头。六七十年代不可能有苹果、桔子之类的水果回礼。
拜年时有酒喝。喝的是家酿红曲糯米酒。米酒一般盛在锡制的酒壶里,放在灶台上两锅之间的“汤罐”上热一热,便端来客人喝。盛酒的是瓷酒盅,一量左右一盅。酒量大的可以喝个三五斤,酒量小的一盅即脸颊绯红。为了助兴,喝到后期大多猜拳喝酒,有道是“拳输酒不输”,输的人喝酒。猜拳采用“四六”分输赢,一套拳共十下。双方起拳先是“全家福,勿留情”开头,然后对拳吆喝。各地拳经各有不同,但多是吉利话,如“一点恭喜”“两家好”“三元及弟”“四季发财”“五朵梅花”“六六大顺”“七巧图”“八仙过海”“九魁首”“全家福”等。请客的大多喜欢热闹点,有点响动,有人脸红,来年可以红红火火。因此,主人家往往会窜掇客人猜拳行令,热闹一场。
如何去拜年?也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先是走路去,后来慢慢变成骑自行车去,到后来开车去。走路去拜年,一天只能拜一户两户,骑自行车就快的多,进入到开车时代,差不多一天就可以将所有的亲戚拜过来了,但往往也丧失了一种仪式感和虔诚度。
我十分怀念小时候的拜年!
(2023年1月19日,腊月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