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书评】乡情——读王少杰《献给乡村》(作者:沈文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4  已读:1736 次  文章来源:

乡情

——读王少杰《献给乡村》

沈文华

 微信图片_20221204213236 A.jpg

 

《献给乡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权保委主任王少杰新近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诗歌集。全书分为四辑,共收入108首新诗。一是对家乡兰溪一些乡村风景的抒写;二是对八婺金华、杭州以及浙江省内外其他一些乡村景物的赞美;三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诗记录;四是对一些乡村、山野气息的灵感捕获。一溪、一塘、一山、一树、一村、一寺、一茶……都是看得见的乡情。乡情人皆有之,它甚至是一种铭心刻骨的记忆,是永远抹不去的内心烙印。

王少杰的新诗集,比起以往的诗集,最大的不同是作者怀有更加深挚、丰沛的诗情,这束诗情绽放出的浓浓乡情。家乡江边、溪岸、平原、丘陵、山区的乡村,不但使诗人感怀无限,而且让读者身临其中,一起感受诗人家乡这些年来道路交通、农业业态、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精神面貌的长河逐浪,沧桑巨变。

诗人的诗情、诗句没有虚意浮华,诗中的景物、情结以至细节,无不真切到结实的程度,是诗人切身的亲历,是踏实的脚步声和思想火花的喷发。因为是亲历,所以也是埋在诗人心里多年酝酿、滋养出来的果实。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诗歌,最适合表现诗人疫情下“更加想念乡村,想念离乡村最近的小城”的乡情感怀,和对快意人生的不懈追求。疫情,裹得住人们远行的脚步,却裹不住人们对乡村的奔赴,裹不住诗人内心对华夏农耕文明、乡村文化的致敬。这种触景生情催发的表达,没有任何商业的功利,诗人对待诗歌的态度是纯粹的、真实的。

诗人臧克家说过,有散文的诗,也有诗的散文。无论写景,写物,写人,都必须有真情,才能写得动人。王少杰的《献给乡村》,正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具有散文美的诗歌集。在这一点上,诗人自己也表现出充分的信心,他没有,也不需要依靠题材的新奇去取得诗情的突破,乡情中自然呈现的诗意,就足以表现这种信心。比如《芝堰》一诗:“渠水潺潺/绕过九堂一街/绕过历史的沟沟坎坎/留下一幅三五百年的老画/挂在青山绿水之间/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坐在老屋门囗的石板路旁/笑眯眯看着游客们走来逛去/那黑黝黝笑眯眯的模样/跟三五百年前的祖上/会不会,一模一样?”乡情,有时是一种古老的记忆和想象。世代居住在芝堰村的村民,可能讲不出什么道理,而诗人却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和认知,寥寥数行,便描绘出数百年绵延不尽的传统和守护心灵的那份纯净,晶莹剔透中,继续守护、滋润着故乡人脚下的这片土地。

诗歌是用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情、意、境的融合,是艺术地表现真、善、美。这些,诗人已经做到了。他用大量的乡情作品,向我们证明了诗歌创作的多样性。不但在内容上体现了当今世界的时代感,形式上也富有新意。他说:一首好的新诗,尽管形式上看去比较自由,但实际上每个字、词、句、段,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都无不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都有一种内在韵律、节奏感的追求。

《献给乡村》的魅力,还在于乡情的抒发能够勾起读者,尤其是兰溪人记忆中的种种美好思绪。这本诗集中,作者除了语言上保持自己一贯的鲜明风格外,在诗歌的形式结构上也有新的探索。紧扣主题,通过联想、想象、抒发,诗人笔下的景、物,甚至人,都有诗意的蕴含起伏。诗人的乡情倾诉,往往是直白、凝炼的,感怀是哲理的,这使诗歌的可读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因为真实,因为触动,许多诗句读过之后,仍觉余音缭绕,拨动心弦。如《且停亭断想》:“话说得很对,停下却不容易/停下得有本钱,或者得有本事/缺本钱的,不敢停下歇力/为浮名所累的,又不肯停下歇心/停下得先放下,放下才能坐下/放不下心,便停不住脚/一生在矛盾中碌碌奔波/除非只来不往,除非去而不归。”

好诗创作很难,好而轻松、明快、晓畅,更难。诗人坦言,当今社会,能够静下来用心写诗不易,能够静下来用心读诗,同样不易。王少杰的诗,之所以能不断有自觉的艺术上的创新,之所以能不断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就在于他恰好是少数始终清醒的、能够乐观面对人生的诗人之一。


推荐 美文佳作 02.jp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