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读书随笔】读潘爱娟的《皂角树下》新书有感(作者:吴优赛)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30  已读:1466 次  文章来源:

她从乡土走来

——读潘爱娟的《皂角树下》新书有感

吴优赛/文

 

11月26日下午,应邀走进福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加潘爱娟老师的《皂角树下》新书首发仪式。在座位坐下后,就被放在桌上的32开本的新书所吸引,封面设计清晰,布局层次分明,构图简而舒张,色彩淡雅而温和。会上听取了潘爱娟老师的创作感言、各位老师的点评,收获良多。 潘爱娟与《皂角树下》 a.jpg

(一)

品读潘爱娟老师的《皂角树下》,心中荡起了涟漪,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岁月,往事在脑海中呈现,童趣、乡土、乡音、乡情、乡愁……

《穿着蓑衣去种田》,这是农村劳作的一部分。那个岁月,每个农家必备蓑衣,我家有三件。雨天耕田、平整水田、拨秧、种田、耘田、除草等都少不了。记得有一次,春耕时节雨纷纷,头戴凉帽、身穿蓑衣、手戴塑料袖套,在石溪滩烂泥田种田。寒风凛凛,春雨不停,是身上这件蓑衣挡住风雨,成了保暖服。农作虽辛苦,但能解决温饱。

“案袯襫,农家以御雨,即今蓑衣”(清•郝懿行《证俗文》)。不少古画中,蓑衣还是钓鱼爱好者的必置装备。蓑衣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背脊,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又不使雨水淋湿衣裤。蓑衣的保暖性,对于当时贫穷的人们来说是很实用的,初春或深秋下雨,穿着蓑衣下田、耕作、拉车都非常暖和。蓑衣外形和功能所体现的编结设计思维,成为体现中国南方农耕社会中,极具地域特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证。

《挑水烧饭的岁月》,唤起了我童年的记忆。当时我的老家根本没有水井,生活用水均取自村后的“水木塘”。那时水塘里水,清澈干净。早晨起床后,先把水缸里的水挑满,年少时,用小水桶挑,一般一口水缸,大人用正常的水桶挑五担,如小水桶就要挑十次。到秋后洗番薯粉,那个用水量就很大,有时肩膀都挑肿起来。

在农村自然环境条件和原生态生活方式下,“挑水”是农村家务劳动中最为平常最为辛苦的事情,煮饭、做菜、洗澡、洗衣等都离不开水。挑水也有讲究,一般会选择在清晨。因为清晨水里的杂物较少,水质干净透明,这种水喝着也放心。目前偏远农村,偶尔会看到村民挑水这一简朴的生活方式。

《家乡的青枣》,青枣是义乌的特产木本果树。在我的家乡,村东南“梦尖山”上的那片枣林,曾是村民的一大收入。魂牵梦绕千百回,颗颗枣儿甜又香。在曾任三届县政协委员、生产队长光福爷的传帮带下,我学会了枣树根蘖苗嫁接和基本管理知识,并成为一名生产队农科员。

枣是最有灵性的“圣果”,也是《诗经》中提到四种果品之一。义乌枣树过去主要分布在义乌江两岸紫沙土区域,其枣栽培区域形状很像“枣核形”。一江两岸,成片枣林,绵延数十里。义乌大枣核有两室两仁,一室代表江南枣区,一室代表江北枣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义乌江两岸的枣树很少见到,大多集中在低丘缓坡和山区。由义乌大枣加工而成的义乌南枣,乌亮透红,花纹细致,肉质金黄,个大均匀,滋味甘美,为枣中之珍品。曾列为“贡品”,誉满中外。

 

(二)

《皂角树下》是潘老师的第15本新书,230多页,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乡音缭绕”“岁月悠悠”“时光流影”“舌尖味觉”四卷。每篇文章都充满活色生香,让读者产生共鸣。作者通过亲身经历,以优美的文笔,向读者呈现那段岁月的村景、村事、村人、村貎、村趣,且审美视角广阔、文章情调高雅、艺术技巧娴熟,对乡土文化作了忠实的记录。

走出《村后防空洞》,穿过《那一片松树林》和《后山坡的草坪》,来到《那个叫殿前的村庄》,在《老宅十八间》《故乡的水井》旁,看到了《瓦背上的炊烟》,约上《皂角树下的童年》与《弄堂里的童年》,走过《架在池塘上的桥》,在《桨声里的门口塘》《池塘摸螺蛳》,晚上观《红红火火迎灯龙》。“灯笼长龙在晒谷场上,绕成一圈又一圈,远近看上去似一条火龙围成一团,……”, “盘龙灯”需要智慧、引领、协同、配合,更需要体力和奉献。“迎龙灯”是一项重要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仪式感、庄重感、自豪感很强,寓含希望美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美好之意。

乌桕树、煤油灯、铝饭盒、红缨枪、打夯、穿蓑衣种田、晒稻杆、叠稻蓬、挑水烧饭、提篮赶集、剃头老师、老鹰抓小鸡、过家家、暴风雨的夜晚,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记忆,伴随着我们度过童年、长大成人、走向社会。

摇麦杆扇、唱新闻、打花鼓、拎“斤头”拜年、穿喇叭裤、涂雪花膏、端饭碗串门、看露天电影、烘火熜暖身、掸尘、上学堂、求学、骑自行车、当教师,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特点和文化娱乐特色。这些经历,也是当时最美的风景线。

猪头肉、年糕、麻糖、豆腐、鱼冻、羹、棕、白米粥、三花梨、青枣、爆米花、乌饭、荠菜、六月雪茶、义乌南蜜枣、酥饼、红糖,这些乡村特产和美食,既丰富了乡村百姓的生活,又满足了百姓的舌尖味觉,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传统特产与饮食文化。

《皂角树下》,从乡土中走来,记录了乡音,展现了乡情,诉说了乡愁。《乡愁》一曲中写道:“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她唤起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绵长思念,更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潘老师的《皂角树下》,乡情爆棚,温厚纯净,耳目全新,富有浓浓的乡土气息。

 

(三)

《皂角树下》是“风起江南”的第六辑。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主任陆春祥在《总序》中写道:作者“如饥似渴地扑向经典,努力汲取营养;……倾力扑向大地,扑向生长养育又骨肉相连的故土,尽情撷取自然的芬芳;……身姿矫健,一路奔跑着穿过光阴,且行且歌。”潘爱娟老师没有任何背景,凭着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坚持数十年,在夜晚的灯光下编织着文学的梦想,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力作,在文学殿堂遨游,攀登一座又一座文学高峰,谱写人生的辉煌赞歌。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会长罗文超第一次手捧《皂角树下》翻阅,就深深吸引住了。他说:“太精彩了,书中的人和事,我基本上都经历过或感受过,唤起了我们这代人的记忆。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辛劳着、生活着、快乐着,在农村广阔天地里与天斗与地斗、背着书包上学、帮助父母料理家务、数星星捉迷藏、摘水果拾稻穗……”他当即定了一百本,要送给同龄人,与他们分享。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提出中国社会总体上具有乡土本色,从“乡”与 “土”的社会特征入手来谈乡村社区如何从家庭这样的种子长成中国基层社会的参天大树。乡土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传统模式,早已渗透进我们的文化中,甚至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时至今日,经过需要的思想变革,这种乡土社会的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皂角树下》也是一本讲述义乌农村的“乡土故事、乡土文化、乡土风俗、乡土美食……”,从中可以让你更深刻地了解“乡土社会”的过去和未来。

《皂角树下》中的义乌红糖、义乌南蜜枣、豆腐、麻糖都已列入不同层级的“非遗”项目。这些农耕智慧,继续助力共富乡村建设。

从事文学创作的女性都美丽的。潘爱娟老师有万般华服也抵不住的自信与从容,温柔与贤惠。能让你感受到舒缓的浪漫与古典的雅韵,含着玫瑰的柔情与百合的清雅,这份独树一帜的美,不是现代流行的精修图美女可以比拟的。

潘老师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写道:“记忆中那些乡村场景,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常常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作为一名基层的作家,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一个个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那个时代生活。”这就是一种时代的担当,也是文艺工作“三贴近”的生动体现。潘老师根植于乡村丰厚的沃土,辛勤耕耘,创作出“土而不俗,土中有雅,土雅交融”和具有“乡土韵味,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优秀作品。

文学创作成就了潘老师的事业,也增强了她的气质。潘老师对乡土之美的书写,对人类农耕文化价值的坚守,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原乡隽永的魅力。

翻开的书.pn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