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蜀墅塘边等你
潘爱娟
【作者简介】潘爱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主任,义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今生错过》《脱轨》、中篇小说集《别无选择》《醒着做梦》、散文集《分一点阳光给别人》《花开的声音》等10多部。
蜀墅塘位于义乌市赤岸镇塘边村,其建筑特色与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认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山地型水库的鼻祖。
蜀墅塘是一座大型的水库,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为义乌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蜀墅塘的规模,明代宋濂有这样的记述:塘周围长3600步,东西北岸临山,堤坝有70多丈,合72道溪流汇入。蜀墅塘总面积四顷五十三(相当于453亩),下游的灌溉区域达到7000余亩。“东至蜀山,西至飞来山,南至小山,北至塘下洋,周围十里。”就是古蜀墅塘的大致范围。
说到蜀墅塘,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宋代翰林出身的王槐。据王氏家谱记载,王槐字植三,历官大理寺卿兼翰林学士,他为官清廉,直到86岁获准告老还乡。退休的王槐叶落归根,回到故里田心后塘村安享晚年。但不久他发现自己家乡所处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较高,原有的池塘规模过小,遇洪水只得任其泛滥,一到干旱季节,却又面临无水灌溉农田。看到百姓庄稼歉收,王槐心里产生了拦水建坝、蓄水为塘的念头。他把蜀墅塘水利工程选择了塘山,带领乡民捐资疏浚水塘,并利用塘山边上一处飞来山作障, 四周总长3600步,四面环山倚山筑堤蓄水。据史料记载:“秦末有三山飞过,堕一于此,蜀人来言,蜀中所失即此。”这座来自蜀地四川的山,后人称之为“飞来山”。飞来山是蜀墅塘的天然屏障。在永康籍好友“康侯”的协助下,蜀墅塘水利系统于嘉泰二年(1202)全部建设完成。完工之日,依“蜀地飞来山”的传说,给它起名蜀墅。因为四川的李冰修建都江堰,后使成都平原成为富“蜀”之地,王槐也希望通过兴修水利,使下游灌溉区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他取塘名为“蜀墅塘”的另一层含义。建成后的蜀墅塘可灌农田3万余亩,水渠过处,沿途10余里农田受益。“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王槐本人也因治水有功,在嘉泰四年(1204)被宋理宗御封为“塘神”。
蜀墅塘建成后,一个又一个外姓从他乡迁到灌区附近,这从现在仍沿用的“塘西”、“塘边”、“塘角”、“塘下洋”、“塘下”等村名中可以得到佐证,同时也可看出蜀墅塘在当时的影响力。
在蜀墅塘的大坝上,还留下了另一名治水者——元代名医朱丹溪的足迹。元至正四年夏(1344),朱丹溪发现蜀墅塘北堤溃缺,他就亲自赴县里报告灾情,倡议修蜀墅塘,并写下《重修蜀墅塘记》。
蜀墅塘边,水波粼粼,青山倒映,苍翠如墨。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到此一游或隐居,元代大儒金涓晚年就隐居在蜀墅塘边,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蜀墅头》:“溪头自舒散,天澹夕阳微。挽石松边坐,看云水上飞。旧矶双鹭下,小棹一渔归。不觉吟成久,苔痕湿上衣。”
时光流逝,岁月更替。跨过800多个寒暑的年坎,蜀墅塘旁的塘山依然挺立,蜀水依然长流,夏日里,蜀墅塘中一池的荷花更是让人陶醉。“康湖(蜀墅塘)环十里,半世乐吟身。白屋居寒士,青山是故人。松高天不暑,瀑近地无尘。颇得渔樵趣,生涯日又新。”此时此刻,我仿佛又听见了金涓轻声的吟唱。
我在蜀墅塘边等你,陪你一起听山涧流水叮咚,望天空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