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学术研究】浅谈拓展黄大仙茶文化的现实意义(作者:苏洪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17  已读:758 次  文章来源:

浅谈拓展黄大仙茶文化的现实意义

苏洪生

平时和朋友交往中经常说起黄大仙的掌故,知道了黄大仙“出生在兰溪,得道于金华,弘扬于香港,誉满于全球”。笔者作为金华茶文化研究会成员,对黄大仙茶文化及对浙江金华茶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文化价值就多了一层关注。

一、有关黄大仙的史料、传说及现状

1、史料。

(1)据史书《金华府志》二十二卷《仙释》记载:“黄大仙,名初平,东晋金华兰溪人,自幼牧羊,十五岁遇道士,引至金华北山石室修炼,以茯苓、茶叶、山泉,充饥解渴,终得仙道。其兄初起寻之四十年遇道士,引入山中相见,问羊安在。其弟对洞外之石叱之,皆成羊。后,黄大仙云游各地,做了许多佑褔平安、普济劝善的好事,被世人尊奉为财神、吉祥之神、万能之神。”

(2)上溯约376年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上溯约816年至宋·倪守约《金华山赤松山志》、上溯约1220年至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一直上溯约1720年至晋·葛洪《神仙传》《抱扑子》,悠悠史鉴,名倾海内外的道圣黄大仙是同金华山一起名载典籍的。

(3)兰溪市黄湓村为黄初平的出生地。村名黄湓之黄即取之其姓黄字。湓字取义于沧海桑田,兰江河道变迁,水冲沙涨,变原汉唐时期的深泽为泥沙淤积成的湓地。民间有五百年前石骨山,五百年后黄湓滩的说法。黄与湓结合,逐渐形成今天的黄湓村名。村中的二仙井,由黄初平兄弟所挖,村民在这里取水,洗衣烧饭泡茶。据《光绪兰溪县志》载:“晋黄初平兄弟所开凿,味极甘美”。井栏上刻有“二仙井”三字,为明崇祯癸酉年(公元1631年)重修立。井旁墙壁上嵌有“仙井”石碑,为乾隆年间遗物。

(4)金东区赤松乡二仙桥村。晋朝时,二仙桥被赤松溪隔开,分成两个村,东面的叫溪东村,西边的叫溪西村。自从初平、初起造起了石桥,溪东村就改名为桥东村,溪西村就改名为桥西村。两个村的百姓来来往往,货物流通,日子一日过得比一日好。后来,百姓为了纪念造石桥的黄初平兄弟,还在桥头建了一所“二黄君祠”,把他们造的桥叫作“二仙桥”,两个村合并成一个村,也称“二仙桥”。

2、传说。

在金华九峰山的达摩峰顶至今仍有黄初平“叱刺成茶”的仙迹。传说黄初平一次患眼疾,到葛洪处求医,葛洪大仙用九角刺煎汁,初平喝了之后,苦涩难咽之极,而眼疾得愈。葛洪说:“你有‘叱石成羊’本领,何不施法叱刺成茶为民造福呢!”初平听后,就爬到九峰山的达摩峰顶,面对岩洞玲珑、蜿蜒挺秀、蔚为壮观的九峰群山吼叫着:“九峰山茶,色香味形俱佳!”黄初平的话音刚落,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一阵狂风暴雨之后,又是艳阳高照,九峰山满山遍野的九角刺全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茶树了。后人采摘这些茶树的嫩芽炒制成的茶叶,把它称为九峰银毫,而更多人说就是金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茶叶——婺州举岩。婺州举岩茶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名茶评比会上曾连续三次获得省一类名茶荣誉称号;婺州举岩茶2008年被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经商务部核准为国礼茶赠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现状。

(1)香港黄大仙祠。建于1945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庙宇供奉的黃大仙,据说有求必应,求签者多在殿前膜拜,附近有解签的摊子,为人求神问卜,特别是农历新年或节日期间,信男善女们蜂拥而至,香火特别旺。黄大仙祠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极尽中国古典庙宇的特色。庙宇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大雄宝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等。祠内的九龙壁仿照北京九龙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增添了黄大仙祠的中国传统特色。大雄宝殿辉煌宏伟,雕刻精细。殿内有碑文一则,简介黄初平成仙的经过。除了大雄宝殿外,祠内其它建筑也充满传统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吕祖(吕洞宾)、观音和关帝,并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谓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黄大仙祠平时赠医施茶,也参与不少社会活动。

(2)浙江黄大仙祖宫。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资2000多万元在金华山修复了江南最大的道观——黄大仙祖宫。巍峨的黄大仙祖宫坐落在国家级双龙风景区内鹿女湖畔,占地7.9公顷,宫殿建筑群占地1.8公顷,海拔562.8米,进深716米,七进阶祖庭由19处宫楼、阁、台组成。宫境深邃,成了中国之最。1996年(道历4693年)9月28日(农历丙子八月十六日),纪念黄大仙1668诞辰暨黄大仙祖宫开光大典隆重举行,几百名来自香港、美国、瑞典、加拿大、台湾的客人和万余群众、善信熙熙攘攘走过会仙桥,在《牧羊登仙》照壁和灵宫殿之间汇成人山人海。这天的天气千祥云集,普降甘霖,10时18分开光通灵时刻,天突然绽开云雨,云中出浴瞬阳,分外妖娆。人们为之兴奋为之惊叹,真所谓“心诚则灵”。

(3)金华赤松黄大仙宫(简称赤松宫)。赤松宫坐落在金东区山口冯水库旁边,是黄大仙得道的地方,始建于晋代,据《赤松山志》记载,“二君既仙,同邦之人相与谋而置栖神之所,遂建赤松子庙,偕其师赤松子而奉事焉。召学其道者而主之。”至唐代,赤松子庙改名为“赤松宫”,后宋真宗御笔赐额“宝积观”。历代香火绵滋,道士常盈百,敬奉之心未有涯也。自晋而今,赤松宫兴废之事不可胜算,尤宋代规模最为恢宏,香火极为鼎盛,被誉为“江南道流冠冕”和“江南道宫之冠“。山中青峦巍峨,古茶树生机盎然,云霞障漫,藏风露水,明堂开阔。“绿野仙踪”之境可供信众悠游以清心。境内亭台楼榭古朴幽雅,曲径回廊幽意古邃。赤松宫以传承弘扬道教文化,践行发扬黄大仙“普济劝善,济世救人”的圣慈精神为宗旨。如今,黄大仙信仰远播港、澳、台及欧美各地,赤松宫又成了众多黄大仙仰慕者归宗认祖的朝圣之地。

二、什么是黄大仙茶文化的精髓

黄大仙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是“茶禅文化”独特的体现,也是集文化、宗教、旅游和对外联络于一体的品牌。黄大仙茶文化资源可以说是浙江中部茶文化的灵魂,如将金华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同黄大仙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金华的旅游业前景将会出现新的活力。

现在对黄大仙茶文化有两种认识值得注意。一是黄初平是传说人物还是历史人物,认为既然找不出是历史人物的充足根据,那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扬黄大仙茶文化;二是认为信奉黄大仙有迷信色彩,同一般的求神拜佛区别不大,应该加以限制。笔者认为,这是认识上的两个误区。黄大仙是位传说人物,他羽化成仙自然也是一种传说。但是自晋代以来人民群众崇敬、信仰黄大仙,歌颂、宣扬黄大仙茶文化,创造了具有鲜明人民性的黄大仙茶文化,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社会现象,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客观存在。黄大仙茶文化是浙江省金华市特有的根底深厚的区域文化,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其研究、拓展的宝贵价值。

在祀奉黄大仙活动中,有物化载体宫观祠庙,又有烧香拜佛的宗教仪式,这是宗教文化的传统内容,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黄大仙茶文化脱胎于道教文化,但已超越了道教信仰的范畴。其历史的延续性,流传地域的广泛性,文化内涵的深刻性以及道德思想的现实性,都说明了黄大仙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认并尊重人民群众是黄大仙茶文化的创造者,从传承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弘扬黄大仙茶文化是符合唯物史观的。

那么,对黄大仙的信仰为什么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广泛的空间不断地发展呢?什么是黄大仙茶文化的精髓呢?

从历代文人颂扬黄大仙的诗文和古代黄帝的诰书,以及海内外广为流传的黄大仙传说故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概括和表述,不少学者也有研究成果。其中“扬善惩恶,普济众生”这一表述,笔者认为与“茶人精神”不谋而合,体现了黄大仙茶文化的美德,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黄大仙茶文化的精髓,这也是黄大仙茶文化易被信众理解和接受而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将黄大仙茶文化的美德视为理想境界,视为精神寄托,且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茶至无味仍余香,人若无妄心自清。品茶,乃至品人生,要的是平实简约,雅致纯清。游走浮生,凡事要看清,看淡,且行且珍惜。意境如茶,浓时不骄,淡时而有余味,心境如禅,般若清栏,自若自清。禅在茶的余味里得道,茶在禅意里衍生。禅茶一味,亦是人生滋味,淡久生香。

三、拓展黄大仙茶文化的现实意义

茶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汇聚一个地区的经济、风俗、艺术、观念、宗教等精神文明内容于一炉。黄大仙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婺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弘扬金华本土茶文化可以丰富大众生活的文化内涵,对促进金华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提升本地茶企的品牌识别度和竞争力,助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显著价值。

1、黄大仙茶文化是浙江金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集文化、宗教、旅游和对外联络于一体的品牌。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是加强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是浙江金华特有的城市金名片,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推销金华茶叶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将金华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同黄大仙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金华的旅游业前景将会出现新的活力。黄大仙茶文化又是联系“三胞”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极强的联谊功能。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有利于海峡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有利于“三胞”的联谊沟通,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从浙江省金华市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金华文化大市的建设。根据习总书记“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的指示精神,以“传承、创新、融合、共享”为理念,助力金华茶文化传播,促进金华茶产业发展,推动金华茶科技进步。金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黄大仙茶文化是金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应是继承发扬金华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作为加快建设金华文化大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金华市《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的有力举措之一。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弘扬黄大仙茶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黄大仙茶文化“扬善惩恶,普济众生”的精髓,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黄大仙茶文化作为民间真善美的化身,他的美德和善行,正是从宗教信仰的方面符合了人民群众企盼公平、和谐的美好社会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我们弘扬黄大仙茶文化是符合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四、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

黄大仙茶文化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成份。浙江省金华市是黄大仙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拓展黄大仙茶文化资源方面,这几年已做了较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是,拓展潜力还很大,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有待深化。

1、要在统一思想,理顺体制,形成合力上下功夫。金华市的黄大仙资源分布于双龙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九峰山省级风景旅游区、金东区和兰溪市等地,涉及宗教、旅游、文化、海外联络等部门。目前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有的场所还未经宗教部门审批,有的由于投资业主与宗教团体及风景旅游区的关系尚未理顺,经营困难。因此,建议在金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从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打造品牌入手,协调各方利益,着力完善管理体制。要强化“金华山”作为道教名山,黄大仙茶文化的“源”、“祖”“根”及信众“朝圣”之地,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黄大仙茶文化资源的科学综合开发和利用,推动婺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2、要深入挖掘黄大仙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做好弘扬黄大仙茶文化的宣传工作。金华茶文化研究会是研究婺文化的主要力量,以“挖掘茶文化历史内涵,培育有本地特色的茶文化,以文化提升金华茶产业,促进茶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使命。因此,建议金华茶文化研究会把“黄大仙茶文化”列入专项课题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挖掘精髓,提升品质,充实内涵,使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精心打造黄大仙茶文化品牌,大力开展黄大仙茶文化的宣传工作,扩大其海内外的影响,提升其知名度,以增强黄大仙茶文化对海内外信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充分发挥“侨仙”优势,做活黄大仙茶文化这一独特资源。政府在做好黄大仙茶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和完善相关设施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民间力量,参与对黄大仙茶文化资源的拓展,尤其要重视海外信众对黄大仙茶文化信仰的力量,组织海外黄大仙茶文化社团开发利用浙江金华黄大仙茶文化资源。如香港啬色园、元清阁等,汇聚了一大批香港的大集团和社会名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他们一方面将巨额资金“奉献”黄大仙,另一方面,又将善款用于兴办学校、医院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慈善事业。既是黄大仙香火旺盛,又提高了社会的公信力,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黄大仙作为“侨仙”,而金华又是“仙源”,把地方民间力量与海外信众的力量有机结合,做好这篇文章潜力巨大。

4、把弘扬黄大仙茶文化和开发黄大仙茶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黄大仙“普济劝善”的精神与“茶性”是完全相通的,而黄大仙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很有市场。如黄大仙在香港的影响就是多方面的,香港现有黄大仙区、黄大仙村,还有以黄大仙命名的道路,公交车站等。以敬仰黄大仙而形成的社会群体人数之众、凝聚力之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把黄大仙茶文化作为一个载体开发茶叶新产品,肯定很受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欢迎。现在的婺州举岩茶生产基地就在黄大仙祖宫对面,鹿女湖旁边,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可以尝试开发生产黄大仙益寿茶、黄大仙禅味茶等新产品。

1635729846949739.png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