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含笑绘山盆
文字/张光川 手机摄影/红景天
山盆村,是义乌南部著名的杨梅之乡,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以朱熹后裔为主的村民,在此扎根繁衍,耕读传家。这里,有秀丽的自然山水,有珍贵的古代建筑,有难忘的历史故事。
现在,这美好的一切,都呈现在了山盆的角角落落,也收藏在了来访的宾客心中。
昨天, 我们一行应邀来此采风,在山盆文化礼堂,遇到了来自“浙江老字号”义乌三溪堂的中医师、药师们,正为村民送上一堂春季健康养生讲座,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大家实行隔位听课。在讲座间隙,村民一边向医药工作者咨询健康问题,一边学习中药方面的鉴别知识和消费维权常识。讲座结束时,村民们还意外收到一份礼物——三溪堂赠送的连环画《三溪堂》,以及市作协、雪峰文学院赠送的系列文化丛书《风雅绣湖》、《苏溪诗词选》。
活动之余,村两委工作人员陪同各路访客,一起参观。据介绍,山盆村现有古厅堂4栋、牌楼1座、古井4口、古桥1座,其中,时思祠、开一公祠堂、牌楼被列为义乌市文保单位,江桥为义乌市文保点。
位于村口的时思祠,是山盆朱氏大宗祠,祀义乌始迁祖朱权(1256—1334年),字广术,号丹岩,是宋朝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理学大师朱熹玄孙。相传,朱权敬奉伯母,抚育幼孤,帮助乡邻,村民一直感其恩德。
村里的五间砖雕门牌楼,高5.5米,宽20米,清乾隆年间建造,“凝和”等字迹明晰可辨,砖雕、石雕异常精美,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位于村中心的开一公祠,坐北朝南,它分前中后三进五开间左右厢房连一戏台,占地面积772.5平方米,祠堂修旧如旧,与村文化礼堂连为一体。
山盆村素以“重教育,出人才”著称于义乌南乡。据不完全统计,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至2019年全村有200余名学子被各地高校录取。此外,还有更多的则是自学成才、回报社会的佼佼者。每年暑假,村里都要举办升学礼,乡贤们回乡对优秀学生表示祝贺,奖学金由三溪堂老总朱智彪个人捐资,以此激励学子们更加奋发向上。
村党支部书记朱江春用方言告诉大家,“山盆下水碓,杨梅整大堆”,每年的端午到夏至,村里2000余亩的杨梅就迎来大丰收,来到山盆的游人络绎不绝,娇艳欲滴的杨梅笑迎宾客。
朱书记说,除了做好传统产业,目前村里,还正在努力落实老年协会修缮、毛山线修复、前山脚旱改水等工作,接下来,还要争取年前完成有机更新微改造选位工作,这些,都是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的乡村振兴工程。
如今的山盆,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交融的新农村。
她犹如村边那条沐浴着春风的石桥,连接着先人的祝福和后人的努力,一起激励着人们,正迈向更加阳光的未来。
【作者简介】先后服务国企、媒体和社团,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浙江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摄影家协会会员,偏好自然格调、热爱平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