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六连展览馆”寄情
● 陈正明
我不止一次地流连往返于“硬骨头六连”展览馆内。这是一个闻名全军全国的英雄连队,是我军历史上惟一被最高统帅部——国防部和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也是我年轻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壬辰龙年春节前夕,我和我的战友、刚刚履新不久的驻金华某部部队长陈亮再次来到20年前就职的杭州留下某部队时,不约而同地提议再到“硬骨头六连”展览馆看一看。
一切依旧,但一切如新。占地4000平方米、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硬骨头六连展览馆”坐落在西子湖畔的青山绿水之中,人们称赞她是“再现历史的舞台,教育后人的基地”,是我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活教材。
走近展览馆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竖着的一尊硬骨头战士铜铸头像,由各种子弹壳焊接而成,目光炯炯有神,设计之精巧、逼真,让人叫绝!馆内大厅两侧悬挂着两面锦旗:一面是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的“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一面是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的“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令人肃然起敬。
展览馆的主体由荣誉篇、战史篇和建设篇3部分组成,共展出200多幅图片,陈列着12个展柜的实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党的三代领导人关怀接见六连官兵的3幅照片。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六连奉命随部队先后3次转战,抗击敌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1946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机场检阅了保卫边区的部队,其中就有六连。此后,六连参加西北野战军在真武洞召开的三战三捷大会,周恩来副主席亲临大会,代表党中央、毛主席表示热烈祝贺。第二幅是1989年9月,邓小平主席在全国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座谈会上,与六连副指导员、特等残疾军人、一等功臣展亚平亲切握手的照片。第三幅是1991年10月26日,江泽民主席视察六连,并题词“弘扬硬骨头精神,全面建设部队”的照片。
这3幅珍贵的照片,在六连展览馆熠熠发光,举足轻重。在展览馆内,最动人心魄的是陈列柜里面展出的那些从烈士身上取出的弹片和一封封指战员请战的血书、感人至深的家书,以及一件件血染的军装。战士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在血书上也不过是“我一定要参战”,“战士要死在战场上”,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默默无声的奉献。
从馆内墙上那一幅幅褪色发黄的图片上,我和我的战友陈亮仿佛看到了战争年代,老一辈们转战南北、浴血奋战,悲壮激烈、血染战旗的战斗情景;仿佛目睹了我们的先辈们,靠小米加步枪赶走了蒋介石八百万大军的军史上罕见的动人壮举;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六连官兵在1984年参加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发扬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光荣传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投入战斗,为保卫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和平劳动立下了赫赫战功。命名48年来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常常浮现在我眼前。我想说,想叫,想喊,这种硬骨头作风、硬骨头精神,在我们第四代、第五代乃至第六、第七代人身上是多么需要继承和弘扬啊!
近百名业绩突出、功勋卓著的英雄、模范和功臣们的照片,列队式地在展览馆里整齐地排列着。我们仔细地辨认着每一位的面庞,想从他们脸上、目光里去寻找那过去的岁月中留给我们的嘱托和希望,好让他们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众多的群英们,他们跃入天际前,都曾蹒跚学步在这里,是六连帮他们插上了钢铁的翅膀,他们为展览馆增添了光彩。
小小展览馆,只记录了连队多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侧面。它不可能也记录不下所有在六连战斗过的官兵。时至今日,有多少人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她。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写全一份完整的供后人追念的名单。那些没有创造过惊天动地业绩的默默奉献的普普通通的官兵,在展览馆里连个姓名也没留下。当我们缅怀、称颂、铭记留在展览馆里的英名时,千万不要忘记那更多的甘作辅路砖、奠基石的平凡无名的先辈。
如今,我和我的师职战友陈亮再次来到了“硬骨头六连”展览馆。我们不是为了踏青看柳,这里没有鹅黄嫩绿可赏玩。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和一篇篇文字,编织出一幅幅凝重的画面;松啸山幽,烘托出一个萧穆的氛围。展览馆前,岩石雕嵌的展馆碑文沉默不语,所有的绚丽早已浓缩在勇士倒下的瞬间。
这里没有雕琢的风景,然而人生风景线却很长很长。先辈和英烈们用血与火铸就的钢筋铁骨,托起了昆仑、泰山的巍峨;枪林弹雨中勇士抛洒的每一滴鲜血,都描绘出北国的雄奇和江南的秀丽,每一场战斗都是一章壮丽的诗篇,点缀了人生的辉煌。
正是因为有了英烈的牺牲和奉献,西湖才有那么多迷人的色彩,华夏才有那么多奇异的风光。有了老者练拳、挥剑的场所;有了恋人畅叙柔情的天地;有了人民休养生息的乐土;有了儿童嬉戏玩耍的乐园┅┅
生命谱辉煌,热血铸军魂。我们驻足、徜徉在“硬骨头六连”展览馆里,瞻仰良久、追思无限,信心、勇气和力量油然而生。看那高远的云和天,听那云天上的呼唤。松涛起伏,那是对昨天与今天在这里交织的赞叹;群山静默,那是大自然对英烈英灵的悲悼。遍地野草正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向世间昭示春风春雨的多姿多情。
我对自己说,这是造就人生故事的地方,也是延续人生故事的地方。
再披一次征程,更经一次磨砺。如今,我虽然已转业10周年,回到了家乡义乌这个闻名全球的商贸城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但是,在未来的征途上,我也要像,也能像先前的一位位官兵一样,用心、用力、用爱、用情、用泪、用血,为她续写光辉壮丽的新篇章。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以示对昔日烈士战友的怀念。
(作者系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