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说老物件】
瓦 甄
张金龙
请看照片,这个有两根分开的长柄的圆筒状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我告诉你,从秦汉以来,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房子覆盖的瓦片,就用这个东西做出来的,叫做瓦甄,也叫瓦筒。甄就是做陶器的转轮。做起来的瓦叫鱼鳞瓦,义乌人叫小瓦。瓦甄是用杉木板拼成的,用棕线连接,可开可合,像个小木筒,有弹性。
我们泉塘村从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就有人开砖瓦窑,烧制砖瓦。据1987版《义乌县志·附录一·日军暴行》统计,从1941年5月17日12架日本飞机在县城上空投下35颗炸弹至1944年5月10日吴店村放火烧毁民房200多间为止,共计炸毁烧毁房屋18518间,几百户百姓流离失所。
抗战胜利后,再穷再苦,也要想办法把屋顶盖回去,否则,怎么度过雨雪天?全县砖瓦奇缺。我们泉塘村的洵豪爷、樟龙爷,从义驾山村请来一个泥瓦匠,利用村西楼塘底的黏土作为原料,烧制砖瓦。解放初,我的二爷朱豪和三个儿子接手砖瓦窑,一直到人民公社仍然开砖瓦窑。1967年春季下冰雹,全县许多房屋瓦片被砸破。副县长韩涛到我们村,要求加快瓦片生产,支援受灾户。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承包砖瓦窑为止,办了四十年。后来因为县政府出台了保护耕地,不准用黏土制砖瓦,才停办。张荣盛成了最后一个砖瓦窑承包户。村里先后有三分之二的男劳力都跟朱豪爷的小儿子介春叔学做砖瓦,起码有十几个人会烧窑。
瓦甄这东西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做砖瓦的人先用大水牛把从塘底挖上来的黏土加上水,让牛脚踩均匀,背进稻草扇盖起来的篷里,否则会干掉。然后先把粗土布(粗洋布)做的瓦衣布套住瓦甄。用推尺割下一条长方形的泥块,有1公分左右厚,长度刚好能包住瓦甄,往瓦甄的纱布紧紧贴上去,把瓦甄都包起来。一只手握住带弧度的木手用劲上下刮泥,使之光滑,里面没有空隙。若发现有石子或硬泥块,就摘掉。刮平之后用推尺(上下带勾头)刮一下,多余的泥条就会掉下来。再把瓦坯和瓦甄一起拎到晒场上,轻轻转动瓦甄,瓦甄取出后,用瓦衣针轻轻一挑,瓦衣布就出来了,成为一个瓦筒,让太阳光、风吹干。然后做瓦的人又把瓦甄竖放在平台上,接着下一轮的瓦坯制作。由于瓦甄外部有四道棱,有棱的瓦坯泥比较薄,风干之后,就可以把瓦坯掰开,就有四片瓦,就可以把瓦坯一排排竖着叠在一起,再让风吹。收工时一定要把瓦坯用草扇或者塑料布盖好,防止晚上下雨,会淋坏瓦坯。等做好够装一窑的 瓦坯,就装窑烧。这是做瓦第一难。
第二难就是烧。先把制好的生砖叠在底部,上面再叠瓦。先烧三天冷窑,就是用树根之类燃料慢慢烧,把砖瓦中的水分烤干,再烧三天紧窑,就要用上好的木柴烧。瓦烧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看火候。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温度计,全靠师傅的双眼判断。若火候未到就停止烧,砖瓦就会夹生,强度就受影响了。若过火候了,就会烧坏砖瓦,使之软化,成了什么也没有用的“狗耳朵”,就是废品。所以有的人学了几年还不敢离开师傅单独烧窑。看火候才是真本领。若此时待温度降下来,也可以出窑。不过砖瓦的颜色是火红色的,若要青砖白瓦,还要放三天三夜水花,就是在窑顶灌水冷却。青砖白瓦不但好看,而且经得了风雨侵蚀。农民都喜欢青砖白瓦。只有皇宫建筑才用红砖瓦。鱼鳞瓦盖屋顶,就如一队队小姑娘或伏着,或仰着,整整齐齐排着队,为屋主人挡风挡雨挡冰雹。
制砖的技术要简单的多。对黏土要求也不高。把踩好的泥用手弓割下一团,高高举起泥团,猛烈往砖框上砸,只要力度够,角度对,就行。否则就会缺角。跌好的砖放在晒场上一行行错开叠,容易晾干。
无论做瓦还是跌砖,都是重体力劳动,而且污染大,对木柴需要量大,使王大坑和东溪坑的山光秃秃的。幸而后来踩泥用搅拌机,烧柴改为烧煤。随着平瓦的大量出现,煤渣砖、水泥砖大量出现,泉塘村的砖瓦厂就倒闭了。只有少量古建筑维修才仍然用鱼鳞瓦、青砖。瓦甄、砖框成了文物,进了村文化礼堂。
20年前,我与同事金善富、孙青土到辽宁、河北的长城脚下寻找义乌兵后裔。在抚宁县板厂峪见到了许国华先生。他在不久前挖掘出了叠长城的砖窑。我一看,与我们泉塘村的砖瓦窑差不多。只是我们村的窑建在地面上,板厂峪的砖窑在地下,挖一个地洞打窑。长城砖比义乌的砖重得多,每块有二三十斤,一个人挑两块砖上险峻的燕山,够累的。许国华的祖先是江东街道许宅村人,是这些义乌兵把烧制青砖白瓦的经验带到北方。九千九百多守长城的义乌兵都成了泥瓦匠。自山海关至北京的长城有我们义乌砖瓦匠的功劳呢!
202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