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盛桂迪
义乌赤岸镇神坛村村后半山腰的山坳里,冯雪峰与妻子何爱玉一同葬于此处。他的墓很特别,没有墓碑,青山绿树丛中只有大小不一的三块石头,呈“品”字排列。品的上半部即冯雪峰墓,品的下半部分左边是妻子的墓,右边是子女们叩拜的刻石。冯雪峰墓的墓碑由朱鎔基总理题词。整个墓地没有宽敞的广场,没有豪华的陵园,没有高耸的墓碑,一切随形就势,藏于深山中,与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加雕饰,毫不张扬。此墓正前边有两棵树,像笔竿子,稍远是一口池塘,意寓写字的砚池,再远群山错落有致像笔架。放眼远望有浓浓的书卷气息,长眠于此的冯雪峰仍热衷自已喜欢的事业,笔耕不止。
魂归故里是冯雪峰的愿望,因为年轻时长年奔波在外,没能好好尽孝,死后希望自己能陪伴长辈,守望家乡的绿水青山。
冯雪峰是很有骨气的硬汉子,集义乌人敢说敢想敢干,不怕苦、不怕累,有韧劲的优秀品格于一身。他出生于1903年6月2日卒于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解放后先后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
从神坛村出发,投身革命,走完了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百年洗礼,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红军精神薪火相传。
因为当时冯家经营小生意,冯雪峰的父亲认为家里必须要有个能断文识字,会记个账的账房先生,但是,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从小天资聪颖的冯雪峰,直到9岁才得以上学,他是这个农民家庭唯一的读书人。1927年,年仅24岁的他在革命低潮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在上海经柔石介绍认识了鲁迅,从此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发表了译作《花子》《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等,并奉党组织之命,与鲁迅先生商谈,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实现了进步作家的大团结。在上海,他在边逃避通缉边翻译作品和创作,满腔热情地投入革命生涯中,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起国人的觉醒。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提纲,是由冯雪峰起草的,从此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思想和方向。
抗战爆发后,冯雪峰回到了老家,他开始静心创作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小说《卢代之死》。1940年,这部关于长征的小说初稿基本完成。正当他感到一大心愿即将完成时,却突然被国民党特务暗中逮捕,押送到了金华,而后又被送到江西上饶集中营。庆幸的是由于书稿藏得好,并没有被特务搜去。“被抓前,他曾交代家人,家里阁楼上的几担米要好好看管,别烂了。其实那里藏的就是写好的书稿。”
如此位高权重的人,把后世看得如此洒脱清淡,足见冯雪峰胸襟博大,品格高尚。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冯雪峰用他诗意的潇洒谢幕。
诗人藏克家说:“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