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伤剪影,非遗传承
余军进先生的剪纸精品在市博物馆展出
王曙光
《鸡毛换糖》《义乌木糖车记忆》《古宅》《绣湖的变迁》《新丝路、中国梦》……今天上午,义乌市博物馆书画厅人头攒动,“乌伤剪影”——余军进剪纸艺术展在此展出。29幅地域特色浓厚、乡情浓浓的剪纸精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前来观看。
今年50岁的余军进,出生在上溪余车。作为“义乌工匠”、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金华市和义乌市的非遗“义乌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剪纸题材,大多取自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松风古道、桃花美景、悠悠水韵……这些年,他的剪纸作品立意新颖,取材广泛,将义乌的人文历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剪纸艺术完美加以呈现,并连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和金奖。
以上的这幅《馒头的制作技艺》的剪纸作品,画面上割麦、打麦、晒麦、磨麦、揉面、蒸做馒头,将义乌上溪镇一带农民制作馒头的技艺用艺术予以展示,28个人物形态各异,跃然纸上,可谓是“义乌民俗风情的诗意勾勒”。
古宅在江南义乌比比皆是,有时不用刻意去寻找。剪纸作品《古宅》,让人一睹便进入深深的巷子,巷路与宅墙色泽似浑然一体,白与灰的视觉“气”自风雅,凝结成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怀而深刻难忘。“我构思、创作了一个多月时间,试图呈现她的独特之美。”他感叹地说。
余军进的经历颇为坎坷:到企业打工、赴天津经商……然对于他选择学习剪纸艺术,却是个“财富”。后来,他远赴河北、广东、山东等地学习各地的剪纸风格、流派及制作工艺,与当地的剪纸艺人探讨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于是便有了“立体剪纸”“有胶层剪纸”“彩色点染剪纸”等技艺,前两项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这些年,义乌涌现出一大批剪纸艺术家,剪纸作品相继荣获全国剪纸展金奖,并漂洋过海赴德国、奥地利等国展出,不少学校还把剪纸技艺引入校园,开设剪纸课程,成为非遗项目传承教学基地。
据了解,2012年7月,余军进与我省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携具浓厚浙江地域特色的非遗精品,赴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进行非遗工艺展示活动。他的含有中国元素的中国龙、关公、义乌特色的鸡毛换糖和民间传统剪纸等作品也一并展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就是“钥匙”,来自国外的剪纸爱好者在欣赏与动手的体验中,深深感受到中国剪纸艺术。2016年3月,他的首次剪纸艺术作品展以及现场剪纸绝活,亮相故乡上溪桃花坞,各地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民间文化和剪纸艺术的熏陶。
在一座幸福的城市,可以触摸历史,也可以预见未来。余军进的纸剪心中画,刀刻义乌景,意蕴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