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风采

返回 > 网站首页

岸上风树水中影——记义乌作协主席何恃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08  已读:923 次  文章来源:

岸上风树水中影

——记义乌作协主席何恃坚

 

作者刘俊义

 

作家协会,一个可以干出点事业的地方。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何恃坚是真正把它当作自己的家看待的。他开朗地笑起来,让人觉得舒心,笑里蕴含着实诚、率真的温暖。伴随着这笑容的是快速的语调、直露的言语,在与大家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距离。他应该是没有染上什么文坛的臭习气,至少我了解的,他没有贬低谁或抬高谁的恶意,也没有盛气凌人的霸道或指鹿为马的专横。他有他的风格,他以热心对冷淡,以真心化前嫌。既然走上了这个舞台,在共同的文学路上需要大家的抱团,大家也就走在了一起。

出身东河农家,世代耕读的家风,浙东人的脾气里透着温和的坚韧的品格,始终脱不了农民式的朴直与乐观,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情,纯朴而又坚定。而且多了几分不服输只服理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多年的磨砺——担任义乌作协秘书长、副主席到主席多年,才能逐步积累起这样一种内涵。这一点,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领会到的。

他的散文作品主要是纪实主义的,或者说是历史的诗歌的写实主义。他把有云式的散文创作进一步弘扬及拓展。两代作协主席在义乌文坛的担纲与披荆斩棘,使义乌散文艺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骆有云主编的乡土散文集有《风华上溪》《风怀廿三里》《苏溪情怀》《又见福田》等,何恃坚主编的乡土散文集有《赤岸微地理丛书》6册。

这类散文,不同于抒情散文或议论散文。它是一种文与史的交汇,是一种诗意与散文的结合。既然写的是乡土的历史人文,那么应是历史的乡土、真实的乡土。不仅要明了古镇的风貌,粉墙黛瓦、茶楼酒肆、书院戏台,乃至民间生活种种形态,而且从古镇仅存的历史骨架中去还原本地的骨子里的文化元素。《赤岸微地理丛书》虽然小巧,但也不乏精悍作品,如描绘市井的荣衰,如描述儒家的浸染,如讲述古镇的味道,让人回味那份独立于世的情怀,那份出世入世的沧桑。这是一种对乡土人文的眷恋,也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奢望。花开花落,芬芳仍存人间。传统的牵挂和人文的失落,总萦绕于作者的心间。

这种创作的好处很明显,相当于文史“轻骑兵”,短小精悍,亦文亦史,成为散文创作的又一翼,为发挥人文、宣传乡土、留住乡愁,发挥了文学的精神之力。

我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这也许就是作家的坚守,写作的初心;就是坚持创作从现实主义中来,到服务人民中去。何恃坚的过往,就像一场旅途,从这座山到那座山,沿途的风光没能让他停留,但唯有土生土长的故乡让他沉醉!义乌,这是个谜一样的地方,更是改革激荡、风云变幻的起航地。换句话说,这是新旧时代的十字交叉口,好像各种颜色的集成,绘画出一个时代五彩迷人的背影。而用笔墨、用真情实感来完成这一巨幅画卷的作者正是准备了多年的何恃坚,他与何建农合著的《谢高华》一书也早已经面世了。

这本书写作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生在义乌的故事。保守与改革不时轮流坐庄,倒退与前进不时交错呈现,但廿三里市场的那一声啼鸣,听起来不甚宏亮反而低沉,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可能光明的曙光。有些人期盼的总是抱残守缺、山河依旧,有些人却在焦急等候与历史一战;这一战,注定由人民来完成,由新任县委书记谢高华来发令。这一切的历史纷纭,演示了历史拐点的必将到来。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向何恃坚提出了几个问题:如何定位谢高华的历史贡献?如何定位义乌老百姓的群体力量?如何抒写谢书记个人的客观性格和改革的关系?如何解析历史的种种演变与义乌的命运?他的回答很明确,也很中肯:用真实的资料说话,用辩证的思维说史,用写史的笔法记事。

这段话,实际就成为该书的一大本质特征——即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基本奠定了该书的基调。在1982年4月到1984年11月,保守与改革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但在改革的潮流面前,改革的声音占据了主流。该书没有回避历史的矛盾和改革的艰难,从谢高华下车伊始调研县情到找准义乌一大优势,从开放市场到“四个允许”,从十条流通渠道到“兴商建县”,这些经济战略层面的改革举措,作者以历史真实的视觉,充分剖析了这些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和推开这些阻力的困难,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汹涌的改革一一呈现于世人面前。

这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从改革的视觉高度,对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历史感知,因而该书内容与时代相衔接,同时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该书反映了人民大众求生存、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为他们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的对待辩护,为他们寻求经济出路、摆脱束缚的努力鼓与呼,这始终是该书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为‘两户一体’站台”一节中,作者连续例举七个群众先发的“样本”——点点滴滴的先行者汇成改革的洪流,有势不可挡的力量。该书对义乌人民先发先行的独创精神给与了赞美。

同时,该书没有停留于这些史实的记述,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以其独到的思辨性和深刻的理论性来阐述各种改革的探索,因此,该书又总是充溢着作者对于经济改革的热情及其美好的豪迈诗情。围绕谢高华书记提出的义乌一大优势论;打破“大锅饭”,把国营企业赶“下海”的层层思辨;放水养鱼,定额计征的“一言堂”;温州之行的“五个启示”;学习佛山大讨论的理论探讨,等等重大思路和决策,作者以逻辑的力量和敏锐的眼光,浓墨重彩地对谢高华的改革思维层层解剖,揭示出主人公谢高华对待改革的胆识和智慧。由此延伸开来,义乌这场以农民致富、打破“铁饭碗”为出发点的改革,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史上势必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笔”,也是义乌腾飞的奠基石。

 

来源:印象义乌2021-02-08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