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五柳桔农宋办民喜吐“种桔经”(作者:王曙光)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2  已读:777 次  文章来源:

义乌赤岸盛现丰收景

五柳桔农宋办民喜吐“种桔经”

 

(王曙光)

 

年年金秋话丰收,今年的丰收不尽同。在一年一度的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昨天,我们作家行来到了浙江省轴心点的山清水秀之地——义乌赤岸镇,五柳、杨盆、乔亭……所到之处,稻谷金黄,板栗丰硕,桔园飘香,鱼儿欢畅,处处呈现千姿百态的秋收全景图。尤为登上五柳村高高的横山岩,片片桔林“橙黄橘绿时”,宋办民向我们吐露一番“种桔经”,让人看到农业繁荣、农村美丽、农民富足的些许欣喜。 

宋办民今年60岁,种植柑桔已有近20年光景,一百四五十亩桔园投产近半。“今年收成怎么样?”朴实的宋办民眉宇间露出一丝笑容,“应该有20万斤,与去年基本持平吧。”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曾到这里采访过宋办民,片片桔林绿黄相间,硕果累累,“丰收调色板”将盘山公路抹上雍容灿烂的暖色那一幕,今天在此重现。山区的土层难说肥沃,但土地从不亏待勤劳的人。

早些年,老宋曾到稠城承包土地种植葡萄,效益尚可,但故乡情结促使他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率先在村里栽培起柑橘,种下了特早熟“大分”新品种,让村里农户惊讶不已,于是纷纷效仿……

我们自然延续去年的话题,“蓄水池建了没有,滴灌设备增加了吗?”宋办民说,“那是自然,仅滴灌设备投资就花了好多万……”

种植柑橘在品种引进、肥水管理等方面非常关键,得下一番苦功夫。宋办民同我们聊了许多,边聊边总结起经验来:“品种引进稍不注意,六七年、七八年就没有收入了,我一片桔园品种便存在这个问题,后来重新作了栽培,损失就比较大……”

有时,农民对“丰收”的感情,无疑是刻在基因里的。创造丰收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这一切带着阳光烘热的香气的词,意味着物质的充裕,也意味着无可替代的安全感。

走过去年的那条熟悉小路,蜿蜒曲折,但桔树茂密,果垂枝头,山风袭来,还传来“咯咯咯”的鸡鸣声,“好一幅生态种植的果园景致!”穿行在柑树之间,我们时不时品尝果品:皮薄、肉多汁甜,还少有渣,口感与众不同。不远处,从各地赶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硕果累累,是独属于秋收季节的最美碰撞…… 

时光匆匆,我们告别了五柳村,告别了桔农宋办民,去追寻更有“丰收味儿”的画面。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