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萃

返回 > 网站首页

【德胜古韵采风】09:走马观花逛上方(作者:王锦豪)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02  已读:997 次  文章来源:

【德胜古韵采风】09

走马观花逛上方

 

王锦豪

 

“香溪绿水润上方,稠岭青山佑街坊。宋脉纹纹盛古今,乡愁绵绵连炊烟。”这是文友笔下的上方。不过,最让上方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不仅有“袖珍版”的石拱桥,有威武挺拔的进士第,更有点燃义乌“星星之火”的仁人志士,被当地人所津津乐道。 04.jpg

作家文友领略上方村红色精神 王军生摄

 

不一般的五常堂

位于义乌市后宅街道上方村,建筑坐北朝南,总占面积1092.70平方米。硬山顶,五花马头墙。由前三合院、后三进两厢廊组成的二层楼的院落。

门楼三间二层,明间敞开,次间隔断。设外开八字台门,前置抱鼓石,檐枋上悬挂有“进士第”牌匾。进大门为一天井,直通前厅。东侧为一小三合院,天井院墙辟随墙式石库门,左右厢房各一间,堂楼面阔五间,前檐设廊,廊道两端分别与外界、前厅相通。

前厅二层,面阔三间。明间敞开,穿斗式。前檐辟随墙式石库门,后檐顶棚设天花。后檐柱间用大额枋,雀替雕和合二仙图案;二层后檐设“步步锦”纹栏杆。次间隔断,后檐设槛窗,开小门。

正厅二层,面阔三间。底层敞开为厅堂,明间四柱七檀,抬梁结构,次间及二层为穿斗式。前檐设廊,廊柱施牛腿支承重檐,牛腿雕拐子龙纹和戏曲人物等图案。廊道两端设拱顶龙虎门通厢房。明间后檐枋悬挂“五常堂”木匾,后檐墙开一石库门直通堂楼。

堂楼二层,面阔三间。明间敞开,次间隔断,用五柱七檩,为穿斗式。前檐设廊,廊柱用通柱,廊柱间用大额枋搭牵。

左右厢房各十间,二层,穿斗式,前檐设廊。主体建筑的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靠近屋顶处的支柱、横梁上雕刻着各种花鸟鱼兽,不但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且鱼兽多为勇猛者或其神态,这估计与方家崇尚武学有关。据方氏后裔称:清咸丰年间,方聚星中进士之前原有三合院一座,中进士后出资与兄弟合建,新增门楼等建筑。正厅通往两侧厢房的门与大门一样呈现顶部弧形,并镶画有青灰色边框,这种弧形的门窗与马头墙一样在整个建筑得到普遍应用,构成了整个府第的一大建筑特色。

 

别具一格进士第

进士第为该村咸丰乙卯年(1855)武进士方聚星所建,设外开八字台门,前置抱鼓石,檐枋上悬挂有“进士第”牌匾,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整座建筑风格简洁大方,整齐典雅,雕刻细腻,充分展示出方氏族人崇文尚武、耕读渔樵的风貌,蕴藏着方氏后裔的勤劳与智慧。

它虽已褪去了昔日的色泽,但上面图案依然清晰可见,各种雕花栩栩如生。门前有流水相绕,对面有青山相望。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建造,在义乌域内的古宅中十分罕见,更具建筑、文化等历史研究价值。

 

袖珍经典香安桥

香安桥体型小巧轻盈,是清代民间桥梁建筑的代表作,建于清光绪甲申年(1884),为义乌最小的石拱桥。该桥南北横跨香溪上,为单孔石拱桥,全长2.35米,桥面宽1.56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1.95米,矢高2.1米,桥面用条石,并列铺设,桥拱券石上阴刻楷书“香安桥”、“光绪甲申年”字样。

该桥建造纪年确凿,构造牢固,保存尚好。游人至此,三步而逾,因此又称“三步桥”,实属义乌为数不多的袖珍版石拱桥。

 

 “星火圣地”别样红

点燃义乌“星星之火”的风云人物,是上方的知识青年方城顺、方元永。 05.jpg

村文化礼堂内的方元永事迹陈列馆事迹选登 王曙光摄

1926年暑假,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参加共产党的义乌籍学生方元永,遵照中共杭州地委的指示,回到义乌东河乡香山小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方元永是在义乌本地活动的第一位共产党人。经过一番努力于12月,在稠城镇阜亨酱园孟允庆家建立了中共义乌阜亨酱园联络站,这是义乌第一个党组织。后受反革命政变,方元永不得不与敌进行隐蔽斗争。

摸索前行多磨难,义乌盛开幸福花。1927年10月,中共浙江省委遵照中央八七会议关于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的指示精神,派中共党员、杭州市总工会秘书方城顺回义乌恢复党的活动。自此两人并肩作战,积极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义乌市作协会员,现为《义乌科普》编辑,曾参与采写和编辑《世界义乌》礼品书、《那山那茶》等书籍。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 主办  
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  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