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古韵采风】05
在生机花园谱写田园牧歌
王 月(义乌商报记者)
沿着“德胜古韵”精品线,往大片紫色马鞭草盛开的方向走,一片占地18亩的生机花园农场便出现在眼前。农场内花团锦簇,草木繁茂,金鸡菊、绣球、飞燕草、大丽花、百合等时令鲜花恣意绽放,在风中摇曳生姿;木绣球树丫上,绿叶吐出新芽,吸引着路过的鸟雀停驻栖息……千余品类的花苗、果蔬植株将农场装扮得生机盎然。
生机花园农场(义乌水务集团旅游公司提供)
此刻,一位80后女生出现在我们面前。经交谈得知,她叫朱佳莉,1988年出生。最初从事的是对外贸易工作,但她从未停止对园艺的喜爱。2015年,朱佳莉将自己贸易工作室的屋顶天台改造成了一座“空中花园”。小花园尽管只有55平方米,却容纳了铁线莲、绣球花、天竺葵等近百种花卉植株。她说,“久居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之中,对自然与田园的召唤更是向往。”
朱佳莉收获的第一茬郁金香 (王月摄)
许多喜爱花艺的女生慕名而来,在空中花园里举办茶会、雅集等活动。在朱佳莉的热情召集下,拥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相聚相知。不少人还成了花园的“铁杆粉丝”,在花园的日益变迁中一路相随。
很快,空中花园已不能满足朱佳莉的“野心”,“生机花园研究所”诞生了。比起局促的空中花园,生机花园面积扩大到了300平方米,朱佳莉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不但花卉种类日益增加,花园配置也日趋精美——花藤攀爬架、花架秋千、田园风雕像一应俱全。这一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花艺同好前来观赏游玩。举办花艺插花分享会、花园烧烤派对等活动,成了这里的常态。
农场一角(王月摄)
随着种植花卉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培育植株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朱佳莉再次动起了扩大花园的念头。“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更多的可能呢?”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一座面积12000平方米的花园农场于2019年4月终于惊艳四方。
朱佳莉的农场不仅是芳草鲜花的天地,还是鸭、鹅、羊、狗的欢乐场。此前,她对小动物的饲养技巧并不熟练,怀抱着对每一只小东西的无限柔情,她不断从书中学,从网上查。
农场大门(王曙光摄)
“这个小家伙是三天前刚孵出来的,毛茸茸的,特别可爱。”朱佳莉手托着一只灰扑扑的鹅幼崽,满眼欢喜。对她来说,每一次挑战新鲜事物,都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获得感。“从鹅蛋到幼崽,见证它每一天的变化,真的很奇妙。”除了尝试孵化鹅蛋,朱佳莉还首次将边境牧羊犬和波尔山羊一同放养,体验真实的牧场生活。
“农场看似‘世外桃源’,它背后的每一个脚印都充满泥泞。”朱佳莉说,2019年4月初,她第一次来到李祖村,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空地,放眼望去只有满地的黄土。怀抱一腔热情,没有建筑经验的她和父亲一起琢磨探讨。从整理土地,改良土质,安装自动喷灌系统,再种植花卉,“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她每天最真实的写照。
农场一景(李祖运营团队方晓生提供)
而一旦爱上了收获的成就感,就停不下来,今天做了芍药花床,明天就想加把劲再种上一片番茄苗……在这片农场里,朱佳莉与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努力耕耘,体验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通过数月的艰苦改造,这片荒地终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农场。
今年元旦,这片绿意浓浓的农场里,迎来首次大型文艺聚会。暖融融的篝火边,吉他声宛转悠扬,歌手浅唱低吟,一场草地音乐会,吸引了众多文艺爱好者。朱佳莉说,当农场被一步步充盈时,新的念头又冒了出来,“把农场打造成为一座文艺乌托邦”。
作家采风(王军生摄)
人们久居城市,更期待在自己的生活里加一些不一样的精彩。为了缓解城市生活的焦虑,大家都迫切地向往一片田园净土来放松心情。近年来,“德胜古韵精品线”建设如火如荼,曹村花间乐园、李祖创客园、大傅宅森林绿道等都成了市民追逐的网红打卡点。农场作为精品线上的一环,正处于精品线中心附近,连接着曹村点道乡吧、李祖创客园等沿线文创项目。
“我想把农场打造成为精品线上最佳的文创纽带。”在闲暇之余,朱佳莉放下手中繁忙的农场工作,与义乌当地的多位文创达人交流,学习相关理念。于是,农场文创集市的构想应运而生,通过文创聚集起城市中乐活的年轻人,为不同群体交流、多种文化融合提供平台,搭建文化艺术的“理想国”。
朱佳莉(左一)与女诗人骆春英在农场合影(吴优赛摄)
人至山水处,寄情花草间。清晨在花田里采撷鲜花,水塘里放养鸭鹅,午后在田间收获番茄和草莓,傍晚在篝火边与三两好友清谈闲聊……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对乌托邦的最美想象,也是许多人追寻的归园田居梦。而在义乌,在“德胜古韵精品线”,朱佳莉这位女生却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花的海洋(王曙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