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09
愿科学“灵通” 科普“永烈”
浙江省科协 季良纲
5月15日,15:45,我从澎湃新闻里看到叶先生去世的噩耗,很是惊讶,马上上网查实了一下,就迅速传发在浙江科学文化研讨工作群中;16:24,我在朋友圈发了第一条微信“小灵通之父、《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中国科普界的大家,浙江人的骄傲,叶永烈先生去世”,迅速得到许多人的回应,有证实的,有转发的,有评论的,有志哀的;17:38,我在朋友圈里再发一条:“读大师的书,是向他最好的致敬”,配上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封面,长长的28卷本《科普文集》,以及一张我们与叶先生的合影,迅即有人关注,有了上百条的评论互动。网络里、报章上、广播里,连海外的科学网站上,都有对叶先生离世的沉痛悼念,一篇篇极有分量满含真情的文章,表达失去这位科普名人的惋惜和思念。
就在一个多朋前,群聊中大家还提起,似乎有好久没有叶先生的音讯了,台州的章伟林主席也说,打了他的电话也没有人接听。大家都觉得有些担心,纷纷说让上海科普作协的同志了解一下。万万没想到的,就在众人挂念之时,竟然听到噩耗传来。大家是多么希望,这一次也如平时一样,只是他的一次寻常的往返出差,一次常有的科普讲座,一切都是悄悄的,自然而然的,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回来的讯息,然后再听到了他精神的讲述,又听到什么好消息,又看到了什么新奇东西了。可是这一次,叶先生真的走了,放下了那支几十年不曾停下的笔,悄悄地走了。他最最聪慧的大脑,再也不能回答这个特殊的“为什么”了。
浙江文化发达,向来名家名人众多,各地都能列举出有影响的作家、书画家、科学家等等,如他那样,从上大学的青年时代开始,始终把传播科学作为毕生自觉行动,“我与科学如影相随”,生命不止,创作不断,佳作频出,著作等身,自如地游走在科学与文学、艺术之间,实在是少有的奇才。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超一亿册,整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激发了多少人的科学梦想;三写漫游未来的“小灵通”,开启了科幻世界新天地,昂然奔跑在众人的前头,激发了无线通讯的创新热潮。曾几何时,钱江一桥畔的那片现代建筑里,研制了取名于先生作品的“小灵通”,玲珑小巧,便捷实用,价格实惠,曾是移动终端兴起之初许多人难忘的记忆。令人敬佩的,是他八十年的人生履历里,不会因受了委屈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受了挫折而自怨自艾,始终有着坚强而韧性的品格,始终保持着一颗朝着光明的心,在平凡中闪亮,在进取时辉煌。当编剧,拍电影,办刊物,写传记,一样的激情横溢,一样的高峰迭起。180多本出版物,成就了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身份;“旧闻记者”的精准搜询,写成了几十本名人传记,破译了那个时代多少秘闻故事。厚厚文集二十八卷,煌煌文字四千万言。他的创作时间之长、作品之多、发行之广、影响之大,近现代的作家之中,应该是无人能出其右。他完全遵循着科学家的严谨,理性归整理自己人生档案,精心整理、收藏着个人文稿、书信、照片、笔记、采访记录等,分类保存,甚至写作时全都用复印纸,留下了珍贵的手稿。这些宝贝,他没有留给子女,而是全部无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竟然有整整一卡车之多,设立叶永烈图书资料专区,以供学习研究之用。叶先生以独特的人生步履,超前的科学思维,影响了青年者的人生选择。他是真正的科普大师,学界楷模!
叶先生是浙江温州人,说着浓厚的“温腔”普通话,一直以来与浙江科协组织、科普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凝聚着浓浓的故乡情愫。从省会杭州到温台各地,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也有一大批受他教诲而成长起来的后辈。《科学24小时》创刊时,叶先生应邀出任编委,多次担任专题主编,经常撰稿以壮声色。特别是当这份科普期刊历经风雨艰难之时,总有他在热情相助和鼎力支持。他对《科普作家报》《中国科普小作家报》这两份科普小报,同样是呵护关怀有加,亲自担任名誉顾问,为出版的科普读物作序,体现了对科普、对故乡、对朋友的一份特殊情谊。他与浙江科普作协渊源浓厚,与老中青作家中不少人是同道好友,情投谊合,他对浙江青年作家,更是经常的无私指导,一俟协会有重要活动,总是愿意在百忙之中热情参与,辛勤奔波在杭温台等地,为家乡学子、科普同仁作创作讲座,分享经验,提供帮助,不计得失,不论劳苦。2003年,浙江省举办首届“科普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参加会议宣布开幕,参观神舟飞船科普展。叶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安排在主席台就座,出席隆重的开幕仪式,随后专门主持了一场专题科普讲座,畅谈《十万个为什么》及“小灵通”创作体会,成为“科普节”中媒体与公众追捧的热点。
我之前与叶先生并不熟悉,但一直敬慕在心。2018年8月22日,我与省科普作协赵宏洲秘书长、章伟林常务理事一起,作为浙江代表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叶永烈科普作品研讨会”。那时,我正担任《科学24小时》杂志社长兼总编,有机会参加这一文化活动,自然是很高兴的。一则可以聆听仰慕已久的叶先生的教诲,二则听到各路专家学者对科普作品的解读分析,三是也想借此机会,对叶先生长期关怀与支持杂志发展表示由衷感谢。
那天,参加研讨会的除了上海、浙江、江苏等作协代表以外,还有中国科普作协、科普研究所、在沪高校代表,以及研究科普及科幻创作的青年专家,大约有三四十个人。叶先生刚出院不久,身体明显虚弱,脸色发黄,行动也不太利索,叶夫人在他身旁细心照顾,但是,他一直面带着微笑,沉浸在大家参加作品研讨的喜悦之中。我抽空特意上前向叶先生问好,并提出能否合影留念,叶先生马上就答应了。拍过后,他十分关切地问我:“看一看,拍得好不好?不好的话,可以再拍一张”。他拿过手机看了,画面清楚,挺满意的,又对我说:“你可以加我的微信,把照片传给我,可以留作纪念”。顿时,我感到有一股暖流传遍全身,一位大师级的作家,如此细心关切,如此谦逊有礼,让我十分感动。平时在工作中,见过不少重要领导或名人名家,如此平易近人的,真的难得一见。后来,宏洲、伟林等几个人过来,作为浙江代表一起,又与叶先生合影;会议结束时,全体代表大家一起合影。一次研讨会,三次与先生合影,我看到的叶先生始终是微笑着,平和的,如同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更是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长者。
会上,叶先生作了创作经历简要的回顾,对研究者特别感兴趣的一些问题,一一进行解释。他特别真诚地对上海科普作协策划的这次活动,邀请各路来宾参加研讨,一再表示感谢。研讨会气氛很活跃,大家纷纷发言,从叶先生的科普创作、作品风格及对今后科幻创作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广泛研讨。我对叶先生谈的一些创作过程的细节,特别感兴趣,如,他11岁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在北大读书时已经出版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中900多个“为什么”,三分之一是他写的;他自称是“码字匠”,最多时摆放四台电脑同时写作;最多一个时期,一月写一本,一年要出十多本书;即使下放农村劳动时,白天劳动都很累,他却写了一本如何除虫害的科普书……,在他这里,是一片科普天地,是一座知识迷宫!
他说:“科普兴,科学兴。科学兴,中国兴。中国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科普作家。期望新一代年轻科普作家后来居上。”
我当时就在想,做一名科普作家,绝非会写这么简单,像叶先生这样的科普大师,我们需要学习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科学“灵通”,科普“永烈”!
以此怀念尊敬的叶永烈先生!